2.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共同特点是什么?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我们笔下的节日:
1.你想表现什么节日? 2.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3.作业要求:表现一个节日活动,要表现出节日的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 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5.展示我们的作品
6.拓展:了解更多的民族风俗习惯。
教学意图: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感受制作过程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12、好吃的水果
教材分析:
不管是在温暖的南方还是在季节变换明显的北方,各种各样有营养又味美的水果永远是孩子们的最爱。在南方,有披着\鱼鳞\的菠萝、金黄的芒果、成串的香蕉、红红的荔枝、毛茸茸的红毛丹、大大的菠萝蜜、形状奇特的榴莲;北方有诱人的水蜜桃、黄澄澄的柿子、脆脆的梨、红瓤的大西瓜、玛瑙般的葡萄??提起这些,孩子们准会垂涎欲滴!这些水果不但看着诱人,吃起来还有各种不同的味道。那么多种的水果,或香香的、或甜甜的、或酸酸的,还有的水果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却香香的??享受这些水果时,同学们的感觉也是各不相同的。本课设置的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回忆,不但表现不同水果的特点,而且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物体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2、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 3、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学习材料:
1、师生各自找来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作为感知材料。课件。 2、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现工具。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教学
老师带来一个百宝箱,谁愿意来摸一摸里面有什么?也许会咬人呦!(学生摸,发现各种各样的水果) 二、看课件,欣赏各地水果。
1. 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你知道新疆有哪些特色水果?(学生回答有哈密瓜、香梨、葡萄)
2. 介绍火龙果、人生果。了解不常见的南方水果,观察不同的水果外形特点、色彩。
通过“摸”来感受水果的外形、特征。在体验中,营造一种宽松、快乐、自由的气氛,并且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并引发回忆、联想。(学生谈看到果实的感受。)
三、说说你带来的水果形状、颜色、特点、味道。
1.学生介绍,表现吃不同味道水果的表情。
2.你们相信水果会变吗?看能变成什么?(出示课件)
西瓜变成了西瓜城堡,苹果变成了苹果精灵。你的水果能变成什么?(学生畅想汇报)
看老师变成了苹果姐姐,我开着椰子火车,带着香蕉汽车来接你们的水果精灵快快来水果乐园吧!
四、尝试着自己发挥想象,把自己带来的水果“变”一个样画出来。(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品尝自己带来的水果。
教学反思:
童话是低年级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他们乐意想象自己就是某一个童话中的主要人物,这种趣味的想象可以更直接的表达出他们对某种事物的真实感受,也更容易引发他们的相关联想。
13.刷牙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造型 表现”为主的课程。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己生 活情景的联想,不同表现角度和不同人物特点的学生作品可以帮助和启发同学们 的创作思路,特别选择了表现能力有一定差异的学生作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激 发同学们的创作欲望。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细节,并以生动的观察和回忆作 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和记忆能力。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作的精神。本课以一般的绘画创作为主要上课形式, 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尽可能细致地回忆和 大胆地表现。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学生的作品表现形式既可以生动的动态形象 为主, 也可以以表现某个具体的细节为主。同时, 在生动表现自己生活的基础上, 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同学们认识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帮助他们养成适时刷牙的 好习惯。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内容虽然可以借助相关的影像资料,但是关键还要看教师的启发引导。可以在课前布置观察作业,还可以在课程启发阶段以教师和同学们即时的动作进行启发。 四、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录像、牙刷、刷牙杯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电脑课件:《小松鼠刷牙》。
2.提问:看完动画片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要天天刷牙? 3.揭示课题:画刷牙 (二)探究学习
1.观察:听刷牙歌,表演刷牙,同桌互相观察对方刷牙的方法是否正确,刷牙的姿态是怎样的?
2.看课本,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画自己刷牙的样子。 3.先请几位学生板演,并指出他们的优缺点。 4.请“小老师”上讲台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