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启蒙第11讲 有趣的测量与重叠
姓名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有关“等量代换”的问题,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图形算式等量代换。你见过图形算式吗?那就是在算式中用图形来代表不同的数,要我们通过计算把图形代表的数求出来。
【学一学】1: 【练一练】1: ☆+☆+☆=18 ☆=( ) △+☆=14 △=( ) △+〇+〇+〇=20 〇=( )
【学一学】2: ☆+☆+☆+△+△=22 △+△+☆+☆+☆+☆+☆=30 △=( ) ☆=( )
【学一学】3: △ +□=9 △+△+□+□+□=25 △=( ) □=( )
【学一学】4: 〇×△=□ 〇+〇+〇=□-〇 △=( )
〇=△+△ △=( ) 〇×△=18 〇=( ) 【练一练】2: □+□+〇+〇=14 □+〇+□=11 □=( ) 〇=( ) 【练一练】3: (□-△)×(□-△)=36 △=10 □=( ) 【练一练】4: ☆×△=〇 ☆+☆+☆=〇+☆ △=( ) 第 21 页
1. △+△+△+○+○=23 △=( )
△+○=8 ○=( )
2. ☆+☆+○+○+△=25
☆+○=10 △=( )
3. ☆+☆+☆+▲=25 ▲=☆+☆
☆=( ) ▲=( )
4. □-△=5 □-○=17
○=8 □=( ) △=( )
挑战自我 举一反三 1. (□-△)×(□-△)=81
△=5 □=( )
2. □+□+△+△+△+△+○=○+○+○+4
○=△+△ □=( )
3. △×○=15 ○×□=30 □×☆=24 △×□=18 △=( ) ○=( )
□=( ) ☆=( )
第 22 页
二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启蒙第12讲 分组与组式
姓名
课本上的算题,多数是已经列好算式要求计算出结果。但在这一讲里,往往是知道结果或要达到的目标,请你回答如何才能得出这种结果或达到目标值。为此就要求同学们在掌握好以前所学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做到:仔细地观察,发现题中给出的一些数中存在的规律,并且大胆地进行尝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例1 如下图所示把1、2、3、4、5、6、7、8、9九个数字分成两部分,再组成两个数,填入下面的两个方框里,使两个数的和等于99999
例2 给你1、2、3、4、16、17、18、19这八个数,要求: ① 把它们分成四组,使每组的两个数相加之和相等。
②再用这八个数组成如下的两个算式。
□+□-□=□ □+□-□=□
例3 在1、2、3、4、5、6、7之间放几个“+”号,使它们的和等于100,试试看。
1 2 3 4 5 6 7 =100
例4 某公园里有三棵树,它们的树龄分别由1、2、3、4、5、6这六个数字中的不同的两个数字组成,而且其中一棵的树龄正好是其他两棵树龄和的一半,你知道这三棵树各是多少岁吗?
例5用1、2、3、4、5、6、7这七个数字组成五个数,使组成的两个 两位数与三个一位数相加之和正好等于100,你能够办得到吗?
第 23 页
练习12
1.用10、11、12、13这四个数编两道加减顺序不同的混合算式,要求算式符合下面的形式。
□+□-□=□ □-□+□=□
2.用2、3、4、5、6、7、8、9这八个数,每个数只准用一次,编两道加减混合算式,要求算式符合下面的形式。
□+□-□=□
□-□+□=□
3.见图。有一天,电钟从墙上掉下来,钟面摔成了三块。小明一看,
三块的形状虽然不同,但三块上的数相加之和却相等。你知道钟面碎成了什么样子吗?每块钟面上的数相加之和是多少?
4.把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分别填到下面方框里,每个数只准用一次,使下面的三个算式都成立。
□+□=□ □-□=□ □×□=□□
5.在1至9的九个数字中,已填入方框的三个数字除外,选择适当的数字填入方框中,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第 2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