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冉娜说,“女邻居西蒙死了。” “是吗?”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可能昨天就死了。唉,死得真痛苦。一定放心不下孩子,不知心里多难受啊!两个孩子,都还是小不点儿,一个还不会说话,一个刚会爬??”
冉娜不做声了。渔夫皱起了眉头,神情变得认真而忧虑。
“嗯,是个问题!”渔夫说着搔了搔后脑勺。“你看怎么办?我看抱过来吧,要不然孩子醒来看到死去的母亲会是什么情景?对,就这样,想个法子抱过来!快点去呀!”
可是,冉娜一动也不动。
“你怎么,不愿意吗?你怎么啦,冉娜?” “他们已经在这儿了!”冉娜说着掀开了帐子。
7.【题目】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冉娜的形象。
【答案】冉娜是一个穷苦的渔妇。她勤劳质朴,热爱家庭,关心丈夫和孩子;她心地善良,在自家生活已十分艰难的情况下,毅然收养了女邻居遗留下的两个孩子,表现出崇高伟大的爱心。
【解析】先总体把握冉娜的形象,然后再根据其言行举止及心理描写等手法简析,“渔妇冉娜在灯前织补一张旧帆”,可得出“渔妇”形象;“ 她自己也是从早到晚地干活”,得出勤劳性格;“ 孩子们仍旧没有鞋穿,无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可得出贫穷家境;“他现在在哪儿呢?保佑他吧,上帝啊,发发慈悲吧!”可得出冉娜关心丈夫;收养女邻居遗留的孩子,表现出其伟大爱心。
【考点】15.1.1 欣赏人物形象,揭示人物个性特征及作用 【难度】中档题 【题型】解答题
8.【题目】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这篇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1)铺设背景,渲染气氛。故事发生在一个风暴肆虐、又黑又冷的夜晚。(2)推动情节的发展。渔夫打鱼迟迟不归和最后一无所获,冉娜担心外出察看天气,女邻居悲惨死去,都与风暴有关。(3)衬托人物形象。恶劣的天气加剧了渔民夫妇生活的艰难,却没有改变他们善良的心灵,美好的行为。
【解析】不同语段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也不同,开篇第一段“风在呼啸,轰鸣”“风暴”“外面又黑又冷”,渲染了恶劣的气氛,为下文做铺垫;中间语段“风掀起了她的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拍打着邻居小屋的门”引出了女邻居惨死的情节内容,故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结尾“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里”,“清新”与收养孩子相联系,可想到他们善良的心灵,故起着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考点】15.1.4 欣赏小说的环境描写,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难度】中档题 【题型】解答题
9.【题目】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探究作者以“穷人”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 【答案】(1)小说写的是发生在穷人之间的故事,渔民夫妇和女邻居都是穷人,以“穷人”为题切合人物身份。(2)与经济上的贫穷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小说主人公精神上十分富有,心地无比美好,以“穷人”为题突出了人物形象。
【解析】可结合着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从情节和表现手法的角度探究作答,“穷人”顾名思义,指的是渔民夫妇和女邻居都是经济上的穷人,从下文可知,主人公伟大的形象与经济的贫穷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强有力的突出了主人公的善良美好的形象。
【考点】15.1.6 探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难度】较难题 【题型】解答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