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化工原理(上)自测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3:38:50 本文由婵炲本鍔栫粊锟�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在一过滤面积为0.01㎡的小型板框压滤机中,对悬浮液进行过滤实验,以测得过滤常数K和qe。实验测得数据如附表所示。

?,s 滤液体积V,m 过滤压差?p 过滤时间3KPa 120 100 600 4.5?10?3 18?10?3 322q?1.125mmK?0.01215mse(答: ; )

3、在实验室中用一个每边长0.162m的小型滤框对CaCO3固体的质量分率为0.0723。测得每1m3滤饼烘干后的质量为1602kg。在过滤压力差为275800Pa时所得的数据列于本题附表中。

习题2附表

过滤时间θ/s 1.8 4.2 7.5 11.2 15.4 20.5 26.7 33.4 41.0 48.8 57.7 67.2 77.3 88.7 滤液体积V/m 3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试求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体积Ve,滤饼的比阻r,滤饼的空隙率ε及滤饼的比表面积a。已知CaCO3颗粒的密度为2930kg/m3,其形状可视为圆球。

4、用BMS50/810-25(38个框)板框压滤机过滤含CaCO3的水悬浮液。已知条件为:料浆中固相质量分率为13.9%,滤饼中水的质量分率为32%,且每m3滤饼含固相1180kg。在200KPa下测得恒压过滤方程式为(q+3.45×10-3)2=2.72×10-5(θ+0.439)式中θ的单位为s。试计算: (1)滤饼充满滤框所需时间

(2)滤毕,用1m3清水于过滤终了相同条件下洗涤,所需洗涤时间; (3)每批操作的辅助时间30min,生产能力Q(m3滤液/h)。 [答:(1)277s;(2)515s;(3)5.77m3/h]

5、用叶滤机处理某种悬浮液,先以等速过滤20min,得滤液2m3。随即保持当时的压力差再过滤40min,问共得滤液多少m3?若该叶滤机每次卸渣、重装等全部辅助共需20min,求滤液日产量。滤布阻力可以忽略。 [答:V=4.472m3,日产滤液80.5m3]

6、在一直径为300mm的标准旋风分离器中分离空气中的尘粒。空气温度为300℃,处理量为

800m3/h,尘粒的密度为2000Kg/m3。试计算; (1)分离尘粒的临界直径; (2)旋风分离器的压力降。 (答:(1)8μm;(2)960Pa。)

第四章 传热

一、选择或填空

1. 多层壁稳定导热中,若某层的热阻最大,则该层两侧的温差___ 。

2. 一定质量的流体在f25×2.5mm的直管内,作强制的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ai=1000W/m2·℃,如果流量和物性不变,改在f19×2mm的直管内流动,其ai为___ W/m2·℃。

A.1259; B.1496; C.1585; D.1678。

3. 水与苯通过间壁换热器进行换热。水从20℃升至30℃,苯由80℃降至40℃,则最小值流体为___ ,此换热器的传热效率e=____ 。

4. 列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内设置折流挡板的作用在于_________ 。

5. 有一套管换热器,在内管中空气从46℃被加热到50℃,环隙内有119.6℃的水蒸气冷凝,管壁温度接近___ ℃。

A.35; B.119.6℃ ; C.77.3 。

6.消除列管式换热器温差应力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在壳体上加 、 或 构 ;翅片管换热器安装翅片的目的是 , 。

7. 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b1>b2>b3,导热系数?1

8. 在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 ,减少热阻的最有效措施是 。

9. 对膜状冷凝传热,冷凝液膜两侧温差愈大,冷凝传热系数愈____ 。

10. 在列管换热器中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有:甲)传热管的壁稳接近加热蒸气温度;乙)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将接近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则:

A.甲乙均合理; B.甲乙均无理; C.甲合理,乙无理; D.甲无理,乙合理。 11. 在蒸气冷凝传热中,不凝气体的存在对a的影响是______ 。

A.不凝气体的存在会使a大大降低; B.不凝气体的存在会使a升高; C.不凝气体的存在对a无影响。

12. 对在蒸气-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在工程上可行的是____ 。 A.提高空气流速; B.提高蒸气流速; C.采用过热蒸气以提高蒸气流速; D.在蒸气一侧管壁上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液。

13. 在两灰体间进行辐射传热,两灰体的温度差50℃,现因某种原因,两者的温度各升高100℃,则此时的辐射传热量与原来的相比,应该____ 。 A.增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14. 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 ),可节省壳程金属消耗量。 A 壳体受压;B 流速过快;C 流通面积过小;D 传热过多。

15.在管壳式换热器中,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 ),且蒸气较洁净,它对清洗无要求。 A 及时排除冷凝液;B 流速不太快;C 流通面积不太小;D 传热不过多。

16.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 ),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值(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A 管内;B 管间;C 管径;D 管轴。

17.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若两流体的温差较大,对流传热系数较大者宜走( ),因壁面温度与 大的流体温度相近,可以减少热应力。 A 管内;B 管间;C 管径;D 管轴。

18. 当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一定时,判断下面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逆流时,Δtm一定大于并流、错流或折流时的Δtm; B 采用逆流操作时可以节约热流体(或冷流体)的用量; C 采用逆流操作可以减少所需的传热面积;

D 温度差校正系数φΔ t 的大小反映了流体流向接近逆流的程度。 19. 327℃的黑体辐射能力为27℃黑体辐射能力的____倍。

20. 物体黑度是指在___温度下,物体的___与_____ 之比,在数值上它与同一温度下物体的_____相等。

21. 在卧式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冷凝加热原油,则原油宜在___流动,总传热系数接近___的对流传热系数值,传热壁面的温度接近于___温度。

22. 列管式换热器的壳程内设置折流挡板,以提高___程流速。设置隔板以提高____程流速,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管程流速的选取,对一般液体取___,气体取____,如果该换热器用水蒸气冷凝来加热原油,那么水蒸气应在____流动。

23. 斯蒂芬─波尔茨曼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 ,该式表明____ 。

24. 在蒸气—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的__在工程上可行。 A 提高蒸气流速 B 提高空气流速 C 采用过热蒸气以提高蒸气温度 D 在蒸气一侧管壁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 二、计算题

1. 有一套管换热器,长为6m内管内径为38mm。环隙间用110℃的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湍流的空气(Re>104)。空气由25℃被加热到60℃。若将内管改为f25×2.5mm,而长度仍为6m,试计算能否完成传热任务。若欲维持气体出口温度,定性分析可采取的措施(计算时可作合理简化)。 2. 一卧式列管冷凝器,钢质换热管长为3m,直径为?25×2mm。水以0.7m/s的流速在管内流过,并从17℃被加热到37℃。流量为1.25kg/s、温度为72℃烃的饱和蒸气在管外冷凝成同温度的液体。烃蒸气的冷凝潜热为315kJ/kg。已测得:蒸气冷凝传热系数?0=800W/(m2·℃),管内侧热阻为外侧的40%,污垢热阻又为管内侧热阻的70%,试核算:(1)换热器每程提供的传热面积(外表面为基准);(2)换热管的总根数;(3)换热器的管程数。[计算时可忽略管壁热阻及热损失,水的比热为4.18kJ/(kg·℃)]

3.一内径为0.34m的空心球形钢壳容器,其内壁表面温度为38℃,外壁外面用100℃热水加热。钢壳的导热系数为45W/(m2. ℃),热水对外壁的给热系数α=500W/(m2. ℃),试计算钢壳厚度是多少mm时传热速率达最大值?最大传热速率为多少?

4.某气体混合物(比热及导热系数均未知)以90Kg/h的流量流过套管换热器的内管,气体的温度由38℃被加热到138℃。内管内径为53mm,外管内径为78mm,壁厚均为2.5mm,管外为蒸汽冷凝使管内壁温度维持在150℃。已知混合气体粘度为0.027mPa.s,其普朗特数Pr=1,试求套管换热器的管长。

5. 设计由f25×2mm的136根不锈钢管组成的列管换热器。平均比热为4187J/kg·℃的溶液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流量为15000kg/h,并由15℃加热到100℃。温度为110℃的饱和水蒸气在壳方冷凝。已知单管程时管壁对溶液的对流传热系数为ai=520W/m2·℃,蒸气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ao=1.16×104W/m2·℃,不锈钢管的导热系数l=17W/m ·℃,忽略污垢热阻和热损失,试求: (1)管程为单程时的列管有效长度;

(2)管程为四程时的列管有效长度(仍为136根)。

6. 有一单程列管式换热器,内装有f25×2.5mm的钢管300根,管长为2m。要求将质量流量为8000kg/h的常压空气于管程由20℃加热到85℃,选用108℃的饱和蒸气在壳方冷凝加热。若蒸气的冷凝传热膜系数为1×104W/m2·K,忽略管壁及两侧污垢热阻和热损失。已知空气在平均温度下的物性常数为Cp =1kJ/kg·K,l=2.85×10-2W/m·K,m=1.98×10-5Pa·s,Pr=0.7。试求: (1)空气在管内的对流传热系数;(2)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以管子外表面为基准); (3)通过计算说明该换热器能否满足需要;(4)计算说明管壁温度接近哪一侧的流体温度。 7. 有一传热面积为3 m2由f25×2.5mm的管子组成的单程列管式换热器,用初温为10℃的水将机油由200℃冷却到100℃,水走管内,油走管间。已知水和油的质量流量分别为1000kg/h和1200kg/h,比热分别为4.18kJ/kg.K和2.0kJ/kg·K,水侧和油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2000W/m2·K和250W/m2·K,两流体呈逆流流动,忽略管壁及两侧污垢热阻和热损失。试求: (1)通过计算说明该换热器能否合用;

(2)夏天,当水的初温达30℃时,该换热器能否合用?如何解决?(假设传热系数及水的比热不变)。

8. 有一传热面积为20m2换热器,用温度为20℃,流量为13200kg/h的冷却水,冷却进口温度为110℃的醋酸,两流体呈逆流流动。换热器刚投入使用时,冷却水出口温度为45℃,醋酸出口温度为40℃,运转一段时间后,冷热流体流量、进口温度不变,冷却水出口温度降到38℃,水比热为4.2kJ/kg·℃,忽略管壁及两侧污垢热阻和热损失。试求:传热系数下降的百分率。

9. 有一列管换热器由f25×2.5mm的120 根钢管组成。110℃的饱和水蒸气在壳方冷凝以加热在管内作湍流流动的某液体,且冷凝水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已知液体平均比热为4.187 kJ/kg·℃,由15℃加热到90℃。管内对流传热系数为ai=800W/m2·℃,蒸气冷凝的对流传热系数ao=1.1×104W/m2·℃,忽略污垢热阻、壁阻和热损失,每小时收集冷凝水2100kg,在饱和温度下蒸气冷凝潜热g=2232kJ/kg,试求:

(1)每小时可处理的液体量;(2)管程单程时的列管有效长度;

(3)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将120根钢管改为两管程,列管有效长度为多少。

10. 有一壁厚10mm为的钢制平壁容器,内盛80℃的恒温热水,水对内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为240W/m2·℃。现在容器外表面覆盖一层导热系数为0.16W/m2·℃、厚度为50mm的保温材料,保温层外为的空气所包围,外壁对空气的联合传热系数为10W/m2·℃,试求: (1)每小时所损失的热量kJ/h·m2;

(2)容器的内表面温度TW。(钢材的导热系数为45W/m2·℃)。

第五章

一、 选择或填空

1. 为蒸发某种粘度随浓度和温度变化较大的溶液,应采用_____流程。

A 平流加料 B 并流加料 C 逆流加料 D 双效三体并流加料

2.蒸发器的生产强度是指_________。欲提高蒸发器的生产强度,必须设法提高________。 3.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1)_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 4.多效蒸发与单效蒸发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 。多效蒸发操作流程有______ 、_______ 和______ 。

5.循环型蒸发器的传热效果比单程型的效果要________ 。

6.要想提高生蒸汽的经济性,可以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7.计算温度差损失时以__________ 计算。 二、计算题

1. 用一单效蒸发器将1500kg/h的水溶液由5%浓缩至25%(均为质量%)。加热蒸汽压力为1

蒸发

90kpa,蒸发压力为30kpa(均为绝压)。蒸发器内溶液沸点为78℃,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为1450W/(m2·℃)。沸点进料,热损失不计。

(1) 完成液量;(2)加热蒸汽消耗量; (3) 传热面积;

2. 浓度为2.0%(质量)的盐溶液,在28℃下连续进入一单效蒸发器中被浓缩至3.0%。蒸发器的传热面积为69.7m2,加热蒸发为110℃饱和蒸汽。加料量为4500Kg/h,料液的比热Cp=4100J/(Kg.℃)。因为稀溶液,沸点升高可以忽略,操作在1atm下进行。 (1)计算蒸发的水量及蒸发器的传热系数;

(2)在上述蒸发器中,将加料量提高至6800Kg/h,其他操作条件(加热蒸汽及进料温度、进料浓度、操作压强)不变时,可将溶液浓缩至多少浓度?

3. 一并流操作的三效蒸发器用以浓缩水溶液,加热蒸汽为121℃饱和蒸汽,末效蒸发室的操作压强为26.1Kpa(绝压)。原料预热至沸点加入第一效内,料液的浓度很低,沸点升高可以不计。各效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为K1=2840W/(m2·K);K2=1990 W/(m2·K);K3=1420 W/(m2·K)。各效传热面相等,试作某些简化假定以估计各效溶液的沸点。

4. 在传热面积为50m2的蒸发器内将18%的水和盐的溶液浓缩至38%。原料液的流量为4000kg/h,比热为3.8kJ/(kg. ℃),温度为20℃。蒸发室的温度为60℃,汽化潜热为2355 kJ/kg。生蒸汽的温度为110℃,汽化潜热为2232 kJ/kg,D=2600kg/h。试求:(1)溶液的沸点升高;(2)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计算时刻忽略热损失。

5. 双效并流加料蒸发装置中,第一效浓缩液浓度为16%,流量为500kg/h,汽化潜热为2238kJ/kg,温度为108℃;第二效完成液浓度为32%,汽化潜热为2268kJ/kg,温度为90℃。进入第二效溶液的比热为3.52kJ/(kg. ℃)。忽略热损失、沸点升高及浓缩热。试求:F0和x0。

6. 三效蒸发器内浓缩某液体。可忽略沸点升高。进入第一效的蒸汽温度为,最后一效溶液的沸点为51.7℃。各效的总传热系数分别为2800、2200、1100W/m2.℃。试确定第一、二效中溶液的沸点。

搜索更多关于: 化工原理(上)自测题 的文档
化工原理(上)自测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6kxc5d5za5a66i6tkwb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