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 托尔斯泰》精品教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1:24: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1.“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目光犀利,有准确的洞察力。 2.“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引用高尔基的话,夸张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 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3.“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 波……”——写出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度和深度,展现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二、 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一是相貌平庸丑陋,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和眼睛的深邃;二是大众化,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2.本文第一部分为什么作者要着力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和普通? 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和普通既是对他肖像的真实刻画,同时又揭示出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反衬了他灵魂的高贵。突出了他是一个矛盾体的统一体:进一步探究,可以发现,他形貌和思想精神的矛盾统一,也是他人生追求、态度和其贵族身份的矛盾统一,以及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的。列宁曾说过:“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 3.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

9

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义?其中,“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地抨击。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去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晚年托尔斯泰的面部表情的变化比作“悲凉之地解冻”,形象地揭示了托尔斯泰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 4.说说“所以说,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刻含义。 这句话是对上文外貌描写的总结升华,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心路历程,点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喜爱、敬佩之情。 三、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缺少 “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 【交流点拨】不矛盾。幸福的标准是能认识事物,认识世界,那么托尔斯泰这个智者能看清真相,他是幸福 的。从另一方面说,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看清了造成人间 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最大的努 力去改变它却徒劳无功,这是痛苦的。托尔斯泰是不幸的,从托尔斯泰晚年厌弃贵族生活,毅然放弃财产,以至 于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离家出走,客死在火车站这一经历可以看出这一点。

10

四、赏读课文,归纳评价 1.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2.本文是如何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突出重点的? 托尔斯泰是作者崇拜的艺术大师,可是他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描写自己心中的伟人平庸、粗陋的一面,那与普通人毫无两样的一面。但联系全文就可以发现,作者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眼睛的无比精美的,反衬他灵魂的高贵的。第一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欲扬先抑,使托尔斯泰的眼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通过大量的比喻、夸张,描绘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平凡而又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从而表达出对他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1. 课外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并有计划地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三大长篇小说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2.请为这位伟人写一篇墓志铭。 板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

11

崇敬 赞美 教学反思

12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列夫 托尔斯泰》精品教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6mab39eff83hrt8bf1m52amw9lhr30084s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