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网-大家论坛
第十八章 作业成本计算
本章考情分析及教材变化
从考试来说,考试的题型客观题、主观题都有可能性。
本章大纲要求:理解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掌握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最近三年题型题量分析 年度 题型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分析题 综合题 合计 2008年 1题1分 2题2分 1题8分 4题11分 2009年(原) 1题2分 1题1分 1题15分 3题18分 2009年(新) 1题1.5分 1题1.5分 2010年 1题1分 1题1分
本章与2010年教材相比删除了作业成本计算中预算分配率法、删除了作业成本管理的有关内容。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的含义与特点
测试内容 (1)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2)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 (3)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一、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并无差异,只是直接成本的范围比传统成本计算的要大,凡是可方便的追溯到产品的材料、人工和其他成本都可以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尽量减少不准确的分配。不能追溯到产品的成本,则先追溯有关作业或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 相关概念 作业 资源 要点 作业是指企业中特定组织(成本中心、部门或产品线)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操作。 资源是指作业耗费的人工、能源和资本资产(车床和厂房等)。 【提示】执行任何一项作业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 资源成本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用能力等级 2 2 1 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指作业成本http://www.topsage.com/
大家网-大家论坛
或产品成本的驱动因素。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动因分为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
来衡量一项作业的资源消耗量。依据资源成本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作业成本动因计量各成本对象耗用作业的情况,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资源动 因追溯 直接追溯 作业动 因追溯 各作业成本库 产 品 成 本 【例题1·多选题】下列有关“资源动因”表述正确的有( )。 A.它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 B.它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
C.它被用来计量各项作业对资源的耗用,运用它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D.它是计量各种产品对作业耗用的情况,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 【答案】AC
【解析】成本动因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选项B、D是作业动因的含义和特征。 三、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特点 内容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成本计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作业成本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资源→作业→产品”;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资源→部门→产品”。 资源 资源 按部门归集直接 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成本 分配 资源动因追溯 直接 作业 分配直接计入 计入 计入 作业动因追溯 分配 产品 产品 传统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成本追溯,是指把成本直接分派给相关的成本对象。这一过程是可以实地观察的。 【提示】使用追溯方式得到的产品成本是最准确的。 动因分配,是指根据成本动因将成本分配到各成本对象的过程。 【提示】动因分配虽然不像追溯那样准确,但只要因果关系建立恰当,成本分配的结果同样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程度。 基本指导 思想不同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派主要使用追溯和动尽可能成本分配强因分配,调因果关系 减少不准确的分摊,因此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成本信http://www.topsage.com/
大家网-大家论坛
息。 成本分配使用众多不同层面的成本动因 有些成本既不能追溯,也不能合理、方便地找到成本动因,只好使用产量作为分配基础,将其强制分摊给成本对象。 作业成本法采用不同层面的、众多的成本动因进行成本分配,要比采用单一分配基础更加合理,更能保证成本的准确性。 传统成本计算以产品数量作为间接费用唯一的成本动因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业成本法强调使用不同层面和数量众多的资源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到产品
B.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C.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D.作业成本法强调使用追溯和动因分配方式来分配成本
【答案】BCD
【解析】作业成本法把资源的消耗是按资源动因首先追溯到作业,然后使用不同层面和数量众多的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到产品。选项A错在把作业动因说成是资源动因。
第二节 作业成本计算
测试内容 (1)设计作业成本系统的步骤 (2)作业成本法举例 (3)作业成本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能力等级 2 2 1
一、设计作业成本系统的步骤 (一)确认作业和资源成本 1.含义
即确认每一项作业完成的工作以及执行该作业耗用的资源成本。作业的认定需要对每项消耗资源的作业进行定义,识别每项作业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与其他作业之间的区别,以及每项作业与耗用资源的联系。
2.作业的分类
将作业按作业产出或消耗的方式,分为单位(数量)级作业、批次级作业、产品(品种)级作业和生产(能力)维持级作业四类。
种类 含义 特点 单位级作业成本是直接成本,可以追溯到每个单位产品上,即直接计入成本对象的成本计算单。 【提示】这种作业的成本与产量成比例变动。 它们的成本取决于批次,而不是每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 【提示】这种作业的成本与产品批数成比例变动。 产品级作业成本仅仅因为某个特定的产品线存在而发生,随产品品种数而变化,不随产量、批次数而变化。 它们是为了维护生产能力而进行的作业,不依赖单位(数量)是指每一单位产品至少级作业 要执行一次的作业。 指同时服务于每批产品或许多产品的作业。 批次级作业 产品(品种)是指服务于某种型号或级作业 样式产品的作业。 生产维持级是指服务于整个工厂的http://www.topsage.com/
大家网-大家论坛
作业 作业。 于产品的数量、批次和种类。 【例题3·单选题】按产出方式的不同,企业的作业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其中,随产量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作业是( )。(2008年)
A. 单位级作业 B.批次级作业 C.产品级作业 D.生产维持级作业 【答案】A
【解析】单位级作业,这类作业是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因此,A正确;批次级作业(即与产品的批次数量相关的作业),这类作业是随着产品的批次数的变动而变动的;产品级作业与产品品种相关的作业;生产维持级作业是指服务于整个工厂的作业,它们是为了维护生产能力而进行的作业,不依赖于产品的数量、批次和种类。 【例题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适合作为单位级作业的作业动因有( )。(2009新) A.生产准备次数 B.零部件产量 C.采购次数 D.耗电千瓦时数 【答案】BD
【解析】单位级作业的成本与产量成比例变动,如果产量增加一倍时,则成本也会增加一倍。
(二)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
资源成本借助于资源成本动因分配到各项作业。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之间一定要存在因果关系。
(三)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 1.在确定了作业成本之后,根据作业成本动因计算单位作业成本,再根据作业量计算成本对象应负担的作业成本。
单位作业成本=本期作业成本库归集总成本/作业量 2.作业成本动因的种类 种类 主要内容 计算公式 分配率=归集期内作业成本总成本÷归集期内总作业次数 某产品应分配的作业成本=分配率×该产品耗用的作业次数 特点 精确度最差,但其执行成本最低 通常以执行的次数业务动因 作为作业动因。 持续动因 是指执行一项作业所需的时间标准。 分配率=归集期内作业成本总成本÷归集期内总作业时间 精确度和成本居中 某产品应分配的作业成本=分配率×该产品耗用的作业时间 精确度最高,但其执行成本最昂贵 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将作业执行中实际耗用的全部资源强度动因 单独归集,并将该项单独归集的作业成本直接计入某一特定的产品。 【例题5·多选题】在下列作业成本动因中,有关精确度与执行成本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A.业务动因的精确度最差,但其执行成本最低 B.强度动因的精确度最高,但其执行成本最昂贵 C.持续动因的精确度和执行成本居中
D.业务动因的精确度最高,但其执行成本最昂贵 【答案】ABC
http://www.topsage.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