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施工现场发生事故时,除了报警外,要立即组织基地或是施工现场义务消防队员和职工进行扑救,义务消防人员选择相应的器材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时要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原则。派人先切断电源,接通消防水泵电源,组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点物资,充分利用项目中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灭火,。 灭火组:在火灾初期阶段使用灭火器,室内消防栓进行火灾扑救。
疏散组:根据情况确定疏散,逃生通道,指挥撤离,并维持秩序和清点人数。 救护组:根据伤员情况确定急救措施,并协助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伤员救护。 保障组: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设立警示标志,防止二次险情。 人员疏散
人员疏散是防止爆炸事故伤亡的关键之一,在现场平面布置图上绘制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人员可按图疏散撤离到安全地带。协助公安消防灭火:联络组拨打119、120求救,病派人到路口接应。由专业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火灾应急小组成员要简要的向消防负责人说明火灾的情况,并全力协调消防员灭火,听从专业消防队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 现场保护
当火灾发生时和扑灭后、爆炸发生后,指挥小组要派人保护现场,维护秩序,凡
与事故
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为抢救受伤者需要移动某些物体时,需要做好标记,应尽量对事故现场和抢救过程进行录像和拍照。等待事故原因和对责任人调查,并要在当地公安机关和公安消防机构的指挥下进行现场清理,做好灾后家属人员的安抚工作,配合公安机关和消防机构对火灾、爆炸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6、加强消防、爆破物品管理,落实防火措施
火灾、爆炸案例实际告诉我们,火灾、爆炸都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火灾、爆炸的主要措施是: 专人专管
落实专人对消防器材的管理和维修,场地内消防通道保持畅通。 严格管理
施工现场禁止吸烟,建立吸烟休息室,动用明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证手续,做好不清理场地 不烧,不经审批不烧,无人看护不烧。安全用电,禁止在宿舍内乱接电线,禁止烧电炉、电饭煲、煤气灶。 制度健全、责任到人
建立健全的消防、爆破物品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与各作业班组、分包队伍签订《治安、消防、爆破物品责任合同书》,把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地分解到各个班组、个人,落实人人关注消防安全责任心。 规范管理
规范木工车间、钢筋车间、材料仓库、危险品仓库、食堂等场所的搭设,落实防火责任人。
7、救灾、救护人员的培训和演练
救助知识培训
定时组织员工培训有关安全、救灾救助知识,有条件的话邀请有关专家前来讲解,通过知识培训,做到迅速、及时地处理好火灾、爆炸事故,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使用和器材维护技术培训
对各类器材的使用,组织员工培训、演练,教会员工人人会使用抢险其次啊。仓库保管员地故事对配置的各类器材维修保护,加强管理。抢险器材平时不得挪作他用,对各类防灾器具应落实专人保管。
实际演练
每半年对义务消防队员和相关人员进行一次防火、防爆知识、防火器材使用培训和演练(伤员急救常识、灭火器材使用常识、抢险救灾基本常识等)。
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防火、防爆、自救常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