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正的文学阅读应该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其本身的经典性不会因此受到根本性威胁。看过《百年孤独》《古拉格群岛》《洪堡的礼物》,看过《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活着》等等作品的读者,他们会相信,这个时代优秀作品的意义远胜于浏览大量碎片化、新闻性等“E时代”话语。尽管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悦读”体验,但真正的杰出作品绝不是消费时代的信息碎片和快餐文化可以架空的。
(取材于雷达《反思阅读方式的巨变》)
⑴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消遣(qiǎn) 短暂(zàn) B.喟(wèi)叹 倘(chǎnɡ)要 C.品咂(zā) 引擎(qínɡ) D.颠覆(fù) 侵蚀(shí) ⑵结合语境,对下列词语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明日黄花:多比喻过时或失去作用的事物,说明“新媒体阅读”“文学阅读”都不符合时代要求,未来堪忧。
B.杞人之忧:比喻不必要或缺乏根据的忧虑。作者认为因缺乏具体依据,所以对传统阅读的担心是没必要的。
C.青灯黄卷:指生活清贫仍不辍攻读。作者以此来表明对“辛勤攻读者越来越少”这种社会现象的担忧。
D.细嚼慢咽:本意为慢慢地吃东西。这里指真正的文学阅读应该像慢慢吃东西一样,慢慢体味,深入思考。
⑶面对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巨变,作者认为不必担心形式的变化,而应关注 ① ,更应警惕 ② 和 ③ 。(3分)
⑷结合文本,从下面材料中选择一至二则材料,概述为你的论据,说说你对“阅读”的思考。(5分)
①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上升8.0个百分点。
②移动图书馆的设想是,在超市、大型商场设立大屏,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将电子书放到手机上。图书馆也要不断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全面、更方便的阅读。
③阅读纸质书籍时,可以在自己的书上做一些记号,记录自己的阅读体会。还可以反复阅
13
读已经读过的章节,获得新的感受。在你欣赏的地方插入书签,以后翻开会永远记得那最好的段落与句子。如果你有了这本书,那些发黄的纸张会记下你青年时期的思想和成长。
⑸面对阅读方式的转变,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请从下面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进行质疑,并简述理由(如认同作者观点,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进一步印证)。(5分) ①新兴的电子阅读已经在不经意间演化成“浅阅读”“泛阅读”。
②真正的杰出作品绝不是消费时代的信息碎片和快餐文化可以架空的。
六、作文(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700字。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将一张和食品保鲜膜一样薄的石墨烯薄片覆盖在一只杯子上,如想用一支铅笔戳穿它,需要一头大象站在铅笔上。这么薄而又坚硬的石墨烯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之王”。
石墨烯的用途非常广泛。用它制造的新一代超级计算机,运行速度更快、能耗降低。它是
14
一种“透明”的导体,可用于生产新一代电脑、电视、手机等可弯曲的显示屏。目前利用石墨烯制造的手机电池,充电15分钟可以实现约一周的续航能力,未来还可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容量不足及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利用细菌的细胞在石墨烯上无法生长的特性,可以制作绷带、食品包装,也可生产抗菌服装、床上用品等。在塑料里加入极少的石墨烯,能使塑料的抗热性能提高30摄氏度,在此基础上可以研制出薄、轻、拉伸性好和超强韧的新型材料,可用于制造汽车、飞机和卫星,还可制造出超坚韧的防弹衣。
石墨烯对我们的未来生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有一天石墨烯得到广泛应用,你将会有怎样的经历和体会?请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17.阅读下面这组连环画,按要求作文。 1.齐国大将田忌经常与齐威王赛2.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马,他们约定把各自的马分成上、的马强,所以,每次比赛田忌都中、下三等。比赛时,上马对上马,输了。 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 3.田忌的门客孙膑对他说:“我有办法让你赢。”田忌很疑惑:“是否更换马匹?”孙膑说:“不用更换,你只要按照我的安排就会赢。” 4.田忌和齐威王再次约定比赛。田忌按照孙膑的安排,把上等马的鞍辔,放在下等马身上,把下等马伪装成上等马模样;把上等马伪装成中等马,中等马伪装成下等马。 5.赛马开始。第一场比赛,齐威王用的是上等马,田忌也应该用上等马,但实际上用的是下等马。比赛中,两马速度相差较远。田忌输了第一场。 6.第二场,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第三场,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两场都赢了。结果三局两胜,田忌获胜。同样的马匹,调换一下出场顺序,比赛的结果却大大不同。 “田忌赛马”是一个流传很广的历史故事,含义丰富,常读常新。你对“田忌赛马”有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将作文写在答题卡上)
15
2016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
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阅卷须知:
1.认真掌握评分标准。 2.按规定的要求操作。
必答题
一(12分) 1.A(2分) 2.B(2分) 3.B(2分) 4.①请客的主人 ②出使的人(2分)
5.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4分。每空2分) 二(8分)
6.傩送(2分) 7.C(3分) 8.C(3分) 三(22分) 9.C(3分)
10.⑴①罗贯中 ②关羽 ③赵云(3分) ⑵D(3分) 11.D(选D项,3分;选A项,1分;选B、C项,不得分)(3分)
12.示例:句中写六斤由“双丫角”变成“一支大辫子”以及“新近裹脚”,说明她长大了,这是“变”。据此批注“变了”。但依然捧着带铜钉的饭碗,六斤们的生活贫穷依旧,这是“不变”;“新近裹脚”表面是“变”,但实际上写的是这种陋习和守旧的思想依旧,六斤们的精神状态依旧,因此这还是“不变”。因此又批注为“又不变”。(5分。说明“变”的依据1分,说明“不变”的依据4分)
13.示例一:我认为本篇的主旨是反思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本篇来看,辛亥革命带来的变化就是剪了七斤的辫子,并引发了一场风波。但风波之后一切依旧,革命并没有改变村人们的生活。再比如《阿Q正传》中写到革命后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换了名目而已。可见辛亥革命并没有对民众及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是不彻底的。
示例二:我认为本篇的主旨是批判民众的极度愚昧与落后。就本篇来看,被称为“出色人物兼学问家”的赵七爷居然说北洋军阀张勋是张翼德的后代,还有一支丈八蛇矛;可见其愚昧无知。更可悲的是村人们对如此荒谬的说法深信不疑,更见其愚昧无知。再比如《药》中的华老栓及茶客们都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可以看出民众的愚昧无知。
示例三:我认为本篇的主旨是批判守旧复古的思想。就本篇来看,贯穿始终的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埋怨,而赵七爷及村人们也都认为革命是“造反”,还是留着辫子更安心。这些都体现了守旧思想以及作者对守旧思想的批判。再比如《狂人日记》中提到“从来如此,便对么?”,并认为四千年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体现了对守旧复古的批判。(5分。明确主旨1分,结合本文2分,联系其他作品2分)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