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滨州统考)一位英国历史学家曾总结道:古老的英国政体属于有限君主制类型,国王的权力虽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这些原则如此古老又如此有效,产生出我们现代生活于其中的事物秩序。该历史学家旨在说明英国政治( )
A.在历史传统中创新 B.国王权力不断削弱 C.保留了贵族和君主 D.首创近代议会制度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讲述了古老的英国就是属于有限君主制,国王权力受到限制,后面又说道古老的原则产生出现代生活的秩序,因此说明了英国政治在历史传统中创新,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讲了古老的英国体制是有限君主制,不能体现国王权力不断削弱,故B项错误;材料讲述了英国的政治是继承发展了古老英国的有限君主制类型,并未反映保留了贵族和君主,故C项错误;材料只讲述了有关君主的制度,不能体现议会制度,故D项错误。
2.乔治三世于1760年上台,把持英国政权达半个多世纪。以至于“君主立宪制”被革命民主主义者骂成“羼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两种古代暴政的残余”。这说明英国( )
A.国王和议会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B.国王权力未受到制约 C.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不彻底性 D.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答案 D
解析 材料表明当时英国国王尚有实权,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还不够完善,D项符合题意。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掌握立法权,没有行政权,A项错误;B项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史实不符;材料表明的是君主立宪制的不成熟,还需完善,不能由此说其存在不彻底的局限性,C项错误。
3.(2018·广东肇庆二模)1786年,美国国会建议,它将有权控制国内外贸易、自行规定并征收税款、惩罚欠款不缴的州,各州必须向国会选派议员,对公然反抗国会管辖权的州可以使用武力以外的所有强制手段。这表明美国( )
A.意识到邦联制的弊端 B.不断完善联邦制政体 C.改变了中央的软弱无力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答案 A
解析 美国独立后实行松散的邦联制,邦联政府没有什么权力。1786年美国还没制定宪法,仍实行邦联制。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美国已经意识到邦联制的弊端,故A项正确。联邦制是在1787年宪法中确立的,故B项错误;“改变了中央的软弱无力”也是在1787年宪法颁布后,故C项错误;确立三权分立原则也是1787年宪法,故D项错误。
4.(2018·甘肃张掖三诊)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几种意见及最终方案,这些意见及最终方案体现了( )
意见一 意见二 最终方案 总统实行任期制。总统有对国会议案的否决权,有权任命官员、与外国签约,但必须得到参院的同意。 反对一人执掌大权。认为总统应该有足够大的权力一人掌权,总统形同英国来钳制国会可能出现的独国王 断和多数暴政。 A.国会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 B.民主与妥协是美国宪法的特征 C.美国总统应该对宪法负责 D.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答案 B
解析 美国中央政府实行分权制衡,国会不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排除A项;材料表明经过意见的调和而形成1787年宪法的定稿,故选B项;材料体现不出C、D两项,均排除。
5.(2018·皖北协作区联考)某学者评价美国宪法:“1787年制宪会议所制定的崇高根本法仍然是美国的宪法,但它有名无实。宪法的形式是一个经过精心调整的、理想的平衡政体,但现今美国政府的实际结构不过是国会至高无上的一种体制。随着行政首脑的活跃,行政权力又进行了无节制的扩张,而成为替代靠群众会议来治理国家的万能政府。”作者意在说明美国宪法实施过程中( )
A.充分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B.蕴含的共和精神受到一定破坏 C.行政权逐渐控制了立法权 D.个人民主权利得到宪法的保障 答案 B
解析 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后,随着行政权力的扩张,宪法分权制衡的理想平衡状态被打破,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发生异变,蕴含的共和精神(共和主义就政体形式而言是指:与君主制相对而言,国家元首是由宪法确定并定期
任命的,而非世袭的;其政府职能是法定的、有限的)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B项正确。A项和材料说法矛盾,排除;C项中行政权控制了立法权不妥;D项和材料无关,材料不涉及个人权利问题。
6.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1793年宪法规定,执行会议(相当于最高行政机构)成员的组成由立法议会决定,并受后者监督。后来国民公会不仅拥有立法权,而且通过救国委员会直接行使行政权。这说明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议会改革( )
A.彻底废除了旧议会的等级特权 B.促使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C.彰显现代议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D.清除了保皇派政治势力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议会经过不断改革废除了旧式议会的不合理成分,逐渐具有现代议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故C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排除;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议会改革是向共和制迈进,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议会改革并未清除保皇派的政治势力,1875年宪法就是资产阶级和保皇派妥协的产物,故D项错误。
7.(2018·河南名校联盟段考)1792~1804年、1848~1852年,法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和第二共和国;1875年,法兰西共和制虽得以确立,但仍然历经曲折。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法国的( )
A.历史文化传统 B.经济发展特征 C.社会结构复杂 D.共和思想缺陷 答案 B
解析 历史文化传统与共和国和帝国的确立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法国确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这主要与当时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使法国君主制传统深厚有关,故B项正确;社会结构与共和制确立无关,故C项错误;法国确立了共和制,因此不是共和思想的缺陷,故D项错误。
8.(2018·江淮十校三联)《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
A.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 B.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 C.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D.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以得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体现了其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9.(2018·四川资阳二模)下表是德国工人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的获票情况统计,据该表信息可知,当时德国( )
1890年 1893年 1898年 1903年 总选票 7228500 7674000 7757700 9495586 社会民主党得票 1427300 1786700 2107076 3010771 占总票数百分比 19.75 23.28 27.16 31.71 A.人民已拥有普选权 B.议会斗争可使革命成功 C.代议制民主有所发展 D.工人政党放弃武装革命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不涉及选举权问题,故A项错误;社会民主党在议会的斗争依旧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进行的,故B项错误;德国工人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的获票比例不断提高,表明德国代议制民主不断发展,把工人阶级的斗争纳入到和平、法制的轨道,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德国社会民主党对武装斗争的态度,故D项错误。
10.(2018·江西赣州调考)德国19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成立第一批工会组织,1848年出现工会联合组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会组织得到长足发展。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 )
A.社会阶层的分化比较明显 B.社会保障体系已日益成熟 C.代议制民主逐步得以完善 D.工人的生活水平维持较好 答案 A
解析 材料“德国19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成立第一批工会组织,1848年出现工会联合组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会组织得到长足发展”,说明德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故A项正确。社会保障应为政府的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