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工人组织的发展,与代议制民主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如何,故D项错误。
11.(2018·广西防城港模拟)191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建立( )
A.阻碍了内阁的团结与和睦 B.提高了议会的权力与地位 C.加强了政党的合作与交流 D.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 D
解析 反对党组建的“影子内阁”不是内阁政府,故A项错误;“影子内阁”常常向内阁发难,跟议会权力和地位无关,故B项错误;“影子内阁”的出现反映执政党和反对党之间矛盾的关系,故C项错误;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故D项正确。
12.(2018·福建泉州质检)1917年9月初,身在芬兰的列宁相继写了《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布尔什维克应当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等文章,指出不能教条地把社会主义革命看成是遥远的未来,武装夺取政权的主客观条件都已经成熟。这表明列宁( )
A.在革命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B.主张革命分两个阶段进行 C.决定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彻底决裂 D.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 A
解析 列宁强调不能教条理解社会主义革命,强调夺权条件成熟,这与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设想不同,故A项正确。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下一步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故B项错误;“七月流血事件”后双方关系已经决裂,故C项错误;列宁强调的是国内革命,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8·甘肃张掖三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察。北宋前期通进银台封驳司主管公文的传递、审查、新闻发布和档案的整理留存等,是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机密公文必须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送,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
发放有关部门执行。
——孟宪玉《宋代封驳制度权力
制约的精神的当代价值》
材料二 美国宪法设计了一个不允许任何权力分支部门掌握全部政府权力,同时又能整体而有效地推进政府工作的权力关系模式。它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统条陈政策以备审议,有权建议、批准总统对其所属行政官员的任命,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等,从而体现了国会对总统的制约。……同时,美国宪法还规定了总统对国会的制约。表现在:总统有立法发掘权,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对立法机关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论权力制约原则》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封驳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
答案 (1)内容:纠正皇帝不恰当的诏令;驳回臣下有错误的奏章;对各部门重要公文进行审查。
作用:有利于制约皇权滥用;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公文权力运行的程序化。
(2)依据: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特点: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权力部门相对独立又互相制衡。
(3)不同点:宋代权力制约实质上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监察,而美国权力制约则是中央各权力部门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宋代权力制约根本上是服务于皇权统治,而美国权力制约是为了维护民主政治。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是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归纳出宋代封驳制度的内容。从“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得出封驳制度可以制约皇权滥用,从“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和“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得出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公文权力运行的程序化。第(2)问,结合所学,美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是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其特点是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权力部门相对独立又互相制衡。第(3)问,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要从社会制度上揭示两者的本质不同和制度立意。可以答为:宋代权力制约实质上是对国家权力运行的监察,而美国权力制约则是中央各权力部门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宋代权力制约根本上是服务于皇权统
治,而美国权力制约是为了维护民主政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本要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
——摘自许耀桐《国家的强大
就在于制度的强大》
结合材料与所学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的力量”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示例)论题:合理的制度设计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阐述:制度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合理的制度设计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以英国为例,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这一政治制度实现了贵族与资产阶级的有效妥协,为英国工业革命的率先开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实践依据。此外,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进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制度创新,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同时也挽救了资本主义。综上,合理的制度创新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从而推动各国的进步。
解析 本题为开放型试题。首先需要明确题干关键词“制度”,然后结合中外历史上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当然,制度不局限于政治,也包含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可以论述近代西方代议制,也可以结合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来进行阐述。注意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