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班<<射频电路>>课程设计
《射频电路》课程设计
题目: 微带传输线概述
系 部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 工 学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学 号 1108211042 姓 名 杨 越
2012年06月30日
1
20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班<<射频电路>>课程设计
微带传输线概述
摘 要
本课程设计主要介绍了微带传输线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基础且较重要的几个知识点,并没有详细的对微带线的各个参数及特性作细致的说明。例如微带线的近似静态解法、微带线的谱域分析等在本设计中都未曾提及,这与此课程设计的制作人本身的理解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后续的微带线设计中,此处所提到准TEM特性、微带线的特性阻抗以及有效介电常数等参数,对于整个微带线系统的确立与实现都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例如在设计微带线低通滤波器的时候,当通过低通滤波器原型的电路多次变换计算得到最终的电路时,这时就需要面对将电路图实现微带线的问题,而此时需要的就是特性阻抗的知识。首先,根据特性阻抗值与相对介电常数确定w/h的范围(假设t=0),再由范围选择w/h的具体计算公式,从而求得微带线的宽度。由有效介电常数求出相速度,再求出波导波长,由此可算出微带传输线的长度,等等。
关键词:微带线 准TEM特性 特性阻抗 有效介电常数 相速度 波导波长
2
20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班<<射频电路>>课程设计
前 言
微带线是(Microstrip Line)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微波传输线,是目前混
合微波集成电路(hybird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缩写为HMIC)和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onolithic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缩写为MMIC)使用最多的一种平面传输线。其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可集成化;缺点是损耗大,Q值低,功率容量低。由于微波系统正向小型化和固态化方向发展,因此微带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 微带线的结构
微带线是在金属化厚度为h的介质基片的一面制作宽度为W、厚度为t的导体带,另
一面作接地金属平板而构成的,如图1-1所示。其中,?r为介质基片的相对介电常数。最
图1-1 微带线
常用的介质基片材料是纯度为99.5%的氧化铝陶瓷(?r=9.5-10)、聚四氟乙烯环氧树脂如,如图1-2所示。
图1-2 聚四氟乙烯环氧树脂
(?r=2.55);用作单片微波集成电路的半导体基片材料主要是砷化镓(?r =13.0),如图1-3
所示。
3
20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班<<射频电路>>课程设计
图1-3 砷化镓
带线可以看成是由平行双线演变而来,其演变过程如图1-4所示,在平行双线的对称面上放置一导电板,由于电力线垂直于导电平板,故不影响原来的场分布。若去掉导电板下面的一根导线,则导电板上面的场分布并不改变,然后,再将圆柱导体变为薄导带就成为无介质的空气微带。最后,在导带与接地板之间置入介质基片,即构成了微带。
图1-4 微带线的演变过程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