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自然辩证法题库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20:02: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5. 为什么说数学方法是当今科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一、为陈述推理和辩证思想的表达提供

简洁准确的形式化语言。二、为科学研究和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提供有效的手段。三、为科学认识提供定量分析和理论计算的方法。

16. 17.

科学假说的来源是什么一、新旧事实矛盾。二、旧理论与新事实的矛盾。三、理论类推。 .科学假说的特点是什么,它具有什么作用特点:科学性;假定性;易变性。作用:通向科

学理论的桥梁;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不同假说的争鸣利于学术繁荣。

18. 验证科学假说时需注意哪些问题一、结论要通过观察实验证实。二、验证的完成是一个历

史过程。三、验证具有相对性。四、重要的在于验证未知事实。

19. 请阐述科学理论的特点和结构。特点:客观真理性,普遍性,系统性,逻辑性。结构:基

本概念,基本原理,科学推论。

20. 演绎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又有哪些局限性作用:是逻辑证明和证伪的重要工

具。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是预见科学事实,提出假说,发现新的自然规律的重要手段。局限性:大前提必须可靠。创造性很有限。不能增加新知识。

21. 简述系统科学方法的核心思想。第一,整体性原则。第二,动态原则。第三,最优化原则。

第四,模型化原则。

22. 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技术有哪些基本特征技术系统由实物形态、操作形态和知识形态三个

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特征:自然性和社会性; 主观性和客观性;专用性与通用性;差异性与同一性;综合性。

23. 如何理解技术的两重性技术负面效应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两重性:社会性和自然性。原因:

第一,价值论根源。第二,认识论根源。第三,科学依据。第四,经济根源。第五,社会根源。

24. 什么是技术伦理当代技术发展带来了哪些突出的伦理问题技术伦理,泛指人们在技术活动过程

中发展起来的伦理道德规范,道德关系,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突出问题:器官移植和人工

辅助生殖技术为代表的医疗技术,以克隆技术为代表的生物工程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网络技术。

25. 26. 27.

科学认识与技术认识的本质差别认识目的,认识对象,认识过程,解决问题,知识形态。 简述技术预测的基本方法。类比性预测,归纳性预测和演绎性预测。

简述技术创造过程的基本程序。发展预测,目标设定,效果评估,原理构思,方案设计,

方案评价,研制,试验,鉴定等环节。

28. 试述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都不是在自然发展条件下而是在人为干预

条件下进行。区别:实验研究对象是自然客体,试验研究对象是人工创造物。认识过程不同。目的不同。试验同实际应用的关系比科学实验更密切。

29. 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特征广义:始于研究开发,终于创新扩散的活动过程。狭义:创

新扩散才能形成累积效应。特征:技术上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经济上的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技术创新的中介性或者过渡性;技术创造过程的阶段性和周期性;过程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30. 试述国家创新系统的作用和结构。作用:知识创新;知识传播;技术创新;知识运用。结

构: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是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等、主体活动内部运行机制、主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主体活动的环境和背景。

31. 什么是高技术如何通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处于当

代科技发展前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能够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技术或技术群。

32. 试述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及其原因。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公有主义;

普遍主义;无私利性;独创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技术共同体的行为规范:独占性;非普遍性;追求私利;局部独创性;区别:体制目标不同

33.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新特点和不平衡性新特点:科技与社会一体化;科技与生产一

体化。不平衡性:第一,区域空间运行不平衡。第二,过程时间运行不平衡。第三,科学运行发展不平衡。第四,技术发展不平衡。

34. 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一、保障研发活动的社会运行机制。二、保障

科技发展的决策机构。三、适应市场经济的科技体制。

35. 如何理解“社会需要胜过十所大学。”: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恩格

斯的话是从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中得出的。从古至今的科技发展史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只有内涵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扩大需求。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历史角度,说明生态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人对自然的依赖阶段、人对自然的控制阶段、人与自然关系恶化、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36. 怎样理解“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这句话科学假说的定义、如何上升为

科学理论、一切科学理论都是科学假说,但不能反过来说。

37. 科学理论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一、实验标准。可检验性。二、逻辑标准(简单性、自洽性、

相容性)。

38. 39.

简要评析“科学万能”这一论点。工具理性的体现。

如何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去把握科学的含义科学作为知识体系、作为科学活动、作为社会建

制、作为文化、作为生产力、作为方法等。

40. 自然界物质存在的系统特性第一,自然界的一切物质系统都是由若干物质要素组成的,

这些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的诸要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甚至是异质的。第二,组成自然物质系统的各个要素是通过它们之间内在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才能够成为有机统一整体的。第三,由这种内在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组成的物质系统,必然具有其特殊的功能。第四,自然物质系统的特殊功能是在其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

41. 42.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自然科学研究者是否需要人文精神为什么需要,科学需要人文的价值理性引导;科学文化

与人文文化相得益彰

43. 简单说说归纳法的价值和缺陷价值:利于提出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为演绎推理提供大前

提;利于知识的增长。缺陷:结论的或然性

44. 45. 46.

自然观的概念对自然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的含义自然界存在客观规律性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二、生态系统具有显着的整体性。三、

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47. 科学家的社会作用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作用:行为规范: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

性;独创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48. 科学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

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的涵义是历史地演变的,不同的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有关科学精神的界定。(中国人)主要包括:求真务实精神(是指在科学活动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扞卫真理), 有条理的怀疑精神(是指提出的问题是有道理的(逻辑上自恰)、有证据的,而不是怀疑一切),开拓创新精神(创新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西方人主要包括:公有主义规范(要求研究者不占有和垄断科学成果);普遍主义规范(强调科学标准的一致性);无私利性规范(要求从事科学活动、创造科学知识的人不应以科学牟取私利);独创性规范(要求科学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对于自己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必须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公布新的数据,论证新的理论或者提出新的学说);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规范(强调科学永恒的批判精神)。

49. 怎样看待生态危机首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其次,它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再次,

囿于传统发展观所致;最后,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50.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发展模式有哪些主要观点如何对它们进行评价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不断革命模式。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当面对问题时,人们通过提出猜测性的理论,试探性地去解决问题,再进一步通过证伪或反驳以排除错误。如果理论未被驳倒,就可以成立,得

到接受;如果理论被证伪,驳倒了,就会出现新的问题,上述过程就循环往复。PP-TT—EE-PP,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特点:科学是永不停息的动力系统;问题是科学发展的源泉;科学探索中要大胆猜测;强调科学的革命精神和批判精神

库恩的科学革命论模式:某一学科在尚未形成统一范式之前,处于前科学状态。当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争论,形成了公认的“范式”,并依靠共同信仰的范式把大家统一为一个科学共同体之后,该学科便进入常规科学时期。常规科学的任务就是不断验证和发展范式,在此过程中发现的难以用范式解释的新现象,被称为反常情况。当反常现象大量出现,并成为常规科学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人们便开始怀疑这一范式,失去对范式的信任,于是就引起危机。危机后,新范式取代旧范式,从而引起科学革命。科学革命后,又是新的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史就是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不断交替、往复的过程。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的常规科学……特点:科学的创造性,科学需要不断探求新知识,放弃旧范式;科学发展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制约。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任何时代的科学理论实质上都是一套科学研究纲领,它是一个有组织、有严格内在结构的科学理论系列,由相互联系的硬核、保护带和启示法组成。科学的发展就是进化的纲领。特点:科学理论是有内在结构的整体;肯定了科学研究纲领之间更替的连续性继承性;科学史是一部研究纲领相互竞争的历史。 51观察渗透理论给我们有哪些认识论上的启示

①观察不仅是(有选择地)接受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工信息的过程;②观察陈述总是用科学语言表述出来的,而科学语言总与特定的科学理论联系着。理论在观察中起着“定向”或“导向”作用,引导观察者有选择地接受客体信息,又起着“加工改造”作用,帮助观察者理解观察到的是什么。 科学问题的概念、特征和来源各是什么

科学问题: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科学实践水平和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未得到解决的矛盾。

特征:时代性、指向性、应答域

来源:(1)科学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 (2)理论自身的非自洽性; (3)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

(4)各个知识领域的空白区也会产生新问题;

搜索更多关于: 自然辩证法题库答案 的文档
自然辩证法题库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6vly71yge8mpoj7ocb09o8y29wtcx00z0y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