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出路。在2012年的全国介入年会上,所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我国各级医院介入学科如何健康发展的问题,我国介入学会主委藤皋军教授首先公布了对全国三级甲等以上医院介入科室发展状况的一份调查结果,目前,为单独学科并有床位设置的占83%以上,这并不包括一些介入的分支科室(如其他科室兼搞介入),说明我国的介入学科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宣布了我国介入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介入的准入制度的实施和介入学科职称晋升的单列问题。准入要求的硬指标就是医院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数字减影机、科室必须要有专科的病床设置以及人员的资质问题等。没有床位的设置是将来准入验收中的一个硬伤。没有床位的介入科室最多充其量只能叫做介入室,而这个“室”内几乎每天都做的是标准的临床治疗工作,根本无“床”可临!好多环节都暗藏着医疗的隐患。
三、科学管理
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为了安全、高效的提升业务技术水平,一方面,建立与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与技术操作规范,制定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把质量关,无论从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还是各项技术操作规范都要严格要求,使业务发展在良性的轨道上稳步上升。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模式同样重要,以优质、高效、低耗、便捷为目标,努力提高医生自身的技术水平,尽可能使患者少花钱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护理管理工作,要加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的护理管理体系,使护理工作能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临床实际工作中。
四、人才培养
新技术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梯队;充分发挥我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特色专科;重点培养年轻医师;
五、科研教学
1、提高新技术为主攻方向的科研水平。
2、科研质量和数量要有新突破。以后三年要积极撰写学术论文、争取科研课题立项结题、评奖。
任何新技术的开展都离不开领导及大家的支持,我们也要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使我院的介入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附件一: 未雨绸缪,如果我院未来成立介人病房-怎样创建和发展的一点思考。
附件二: 我院未来导管室初步规划。
附件三:我院介入治疗宣传手册及宣传牌初稿。
附件一
未雨绸缪,如果我院未来成立介人病房
-怎样创建和发展的一点思考
一 创建介人病房的优点 (一) 有利于患者:
成立独立的病房以后, 医生实行首诊负责制, 患者从人院、 诊疗、 出院均由一个或一组医师负责, 有利于系统的病情观察, 及时诊疗, 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病房的设立不仅为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并且可以得到介入护士更专业的知识及护理。
(二) 有利于介人诊疗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
介入诊疗涉及到临床上各个专业 ,医师通过对患者入院后的系统诊治 (入院后的问诊 体检 病历书写、诊断治疗 病情观察 并发症处理 请会诊 疑难病例讨论等) 不断的总结积经验,同时也促使自己不断的学习先进的业务知识,探索、开拓新的诊疗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三) 有利于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科研项目的开展
病房的设立使得各种病例资料更加完整 学术来源 数据统计变的更加直观 全面 有助于自主的开展新的技术和项目。 (四) 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介人医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新的诊疗技术 在一个层面上代表了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介入病房的成立势必会扩大医院的诊疗范
拓宽病人的来源 因经济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创建介入病房的纂本条件:
1 硬件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 病房必须有单、双摇床 抢救室 处置室 设备包括:多功能监护仪 微量注射泵 基本的抢救设施 2 表格准备 病房一旦成立 所有的诊疗护理程序 必须按要求去执行 因此要做好各种表格的设计和准备 如病历 各种申请单 报告单 手术协议书等等都要准备齐全
3 未涉及到的常规配置按普通病房 要求由护士长找相关部门协调完成。 4 软件
医务人员的结构: 必须符合三级医师诊疗查房的要求 即主任或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 师和住院医师
业务要求 介人治疗的患者涉及到综合医院内几乎所有的临床科室 因此要成为介入病房的大夫基本上是一名全科医师 所以不仅需要具有影像学知识的介人治疗医师 还要具有系统临床经验的内科医师或者是介入医师去内科系统轮转学习 主要包括消化 呼吸内科 神内 心内感染科以及急诊科。
护理人员的结构 (l ) 内科护士有三年以上临床护理经验的内科或急诊科护士,一名老护士不亚于一个主治医或住院医师 她会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起到把关作用,保证医疗安全并且在紧急情况下 (抢救患者) 起到积极的作用 (2 ) 外科护士可以直接熟练的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