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同步测评
1.B 2.C [解析] 第1题,人口净迁移率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人口迁出率高低。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净迁移率之和最大,故人口增长最快;福建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净迁移率之和大于上海市的,故福建省人口增长不是最慢;四川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净迁移率之和大于零,故人口仍在增加。第2题,北京市、上海市人口净迁移率较高,说明净迁入人口较多;而迁入人口多以中青年为主,会使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龄化问题。浙江省和广东省人口净迁入也较多,迁入人口大多从事第二、三产业,故不会极大地促进第一产业发展。江西省、贵州省人口以迁出为主,可以缓解人地矛盾。人口数量的变化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不大。
3.D 4.A [解析] 第3题,“延龄退休”的提出反映出老年人口增多,养老问题凸显。第4题,实施“延龄退休”能缓解养老金短缺问题,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问题,但会增大就业压力。
5.C 6.C [解析] 第5题,由图可知,西、南部郊区外来人口增长的幅度大,而东、北部郊区外来人口增长的幅度小。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有的地方增加,有的地方减少,周围郊区外来人口有的增加,也有的减少;上海外来人口规模呈波状递增;上海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有增有减。第6题,中心城区外来人口规模在减少,有利于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地矛盾。A、B项人口迁入是对人口迁入地的积极影响,D项是人口迁入对人口迁入地的消极影响。
7.B 8.A [解析] 第7题,该地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应为混合农业。第8题,由图中的地形区名称及该地大面积种植橄榄可知,该地处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降水少,水源不足。
9.B 10.C [解析] 甲区域纬度较高,水热条件较差,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这里是俄罗斯城市集中分布区,市场条件好,适宜发展城郊农业和乳畜业。乙区域位于俄罗斯南部地区,水热配合条件比其他地区要好些,是俄罗斯小麦集中种植区,但由于纬度高,当地热量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11.C 12.C [解析] 曹妃甸工业区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大型工业区。工业区内的工业部门多样,生产复杂,规模大,既有关联密切的产业,也有其他产业,因此,工业区发育程度高。工业部门间既存在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也存在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13.C 14.B [解析] 第13题,本题考查我国交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高铁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已经具备“走出去”的基础。第14题,本题考查交通线建设的影响。合福高铁将位于中部地区的合肥和位于东部地区的福州联系起来,有助于带动沿线旅游产业的发展;合福高铁是一条客运线路,不能大幅提高福建沿海港口的吞吐量;茶叶种植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合福高铁距西部地区较远,不能促进西部大开发。
15.C 16.D [解析] 第15题,鲜切叶产业属于花卉种植业,而花卉种植业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海口市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上的优势。材料中“鲜切叶交易及物流配送异常繁忙”,说明其市场需求量很大。注意鲜切叶以航空运输为主,故海陆运输便利不是优势。第16题,网络销售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自然会扩大销售市场。网络销售不会影响生产过程,即不会改变生产工序、种植模式和生产成本。
17.A 18.B [解析] 第17题,①运输量小,速度慢,费用较低,应是公路运输;②运输费用高,速度快,运输量小,应是航空运输;③三项指标处于中等,是综合效益最好的,应是铁路运输。第18题,运输方式③与运输方式①分别是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是综合效益最好的,但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在山区等地区优势比铁路运输更明显。
9 / 11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同步测评
19.B 20.D [解析] 第19题,该工业园区产业链通过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因此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20题,图中有些生产环节之间是能量循环,有些是物质的转移,因此A错误;图中显示该工业园橡胶生产环节增加,延长了产业链,但不一定使橡胶产量增加,B、C错误;通过该产业链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D正确。
21.(1)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9%(7.6%~9.6%均可),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1%(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10%(9.6%~10.6%均可)。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
(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劳动人口比重偏大。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住房、就业等压力大。
(3)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趋势。
(4)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解析] 第(1)题,根据人口金字塔图读出数据即可。从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出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第(2)题,该时段劳动人口数量较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也带来就业、住房压力较大等问题。第(3)题,1990年至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又出现增加的趋势;近郊、远郊人口增多。第(4)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水资源的影响较大,应该对水资源进行开源、节流;同时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口容量。
22.(1)a功能区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市中心附近,为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较大,分布在商业区外围,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
(2)合理。甲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原料充足;位于较小风频上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向,大气污染物基本不会影响到城区;位于河流沿岸,水运便利,且有充足的水源。
(3)③地。绿化带应建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图中①③两地应建防护带,①地有天然的河流作为防护带,所以最有必要建绿化带的地方是③地。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功能区位于市中心附近,属于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较大,并且位于商业区以外,应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第(2)题,要结合钢铁工业布局原理进行分析。第(3)题,绿化带应设置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23.(1)差异:西南部和东北部水土流失严重,东南部水土流失较轻。原因:①石灰岩山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且自东向西海拔增高,地势起伏变大;②中西部地区夏季降水比重大,降水强度更大。
(2)自然区位优势:①铝土、锑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②煤炭、水能资源丰富。 应注意的问题:①防止矿产开采所造成的水土流失;②防止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③防止工业“三废”污染环境;④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3)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5—9月;喀斯特地貌区溶洞和裂隙发育,地表蓄水能力较差;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需水量日益加大。
(4)地势平坦,光热、降水等气候条件较为优越,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解析] 第(1)题,从图甲中可以看出,贵州省水土流失的区域差异较大。总体而言,西南部和东北部水土流失严重,而东南部水土流失较轻。水土流失的形成和地形地势、降水等因
10 / 11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同步测评
素有关。结合图乙可知,贵州省中西部地区石灰岩广布,且自东向西海拔高度逐渐增加,地势起伏变大;中西部地区降水更集中在夏季,降水强度更大,因此易引发水土流失。第(2)题,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自然区位优势可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能源资源丰富等方面回答。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防止矿产开采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防止生物多样性遭破坏,防止工业污染,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等等。第(3)题,该地旱灾多发与降水特征、地貌特点等自然原因有关,也和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快等人为原因有关,可结合该地地理环境特征从上述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本小题考查农业区位自然因素。可从地形(地势)、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加以分析。
11 /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