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6文献综述(XX)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8:15: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献综述

农村小学教育因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观念滞后,及教育手段陈旧等原因,导致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已成为现在农村小学教育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作业习惯也就成了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做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调控后续的教学工作。它是学生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之一。

关于农村小学生课外作业习惯的相关研究的文献目前大多来源于国内,国外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笔者通过百链云查阅了相关文献24篇(2001年——2011年),对其相关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习惯”被解释为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或者在长时

[1]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在这两个释意中都包含了

“积久养成”这一含义。而“学习习惯”则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它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相当稳定而又持久的作用,学习习惯一经养成,必然对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

作业习惯指的是在完成作业时逐渐养成的预习、独立思考、检查、认真书写等习惯。 《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对“课外作业”的定义是: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作业的种类主要有预习和复习作业、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活动作业等。

[2]

二、作业习惯重要性的研究综述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他还认为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习习惯的

[3] 好坏,直接关系到你学习质量的好坏。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门市教科院制定了10方面学习习惯,分别为预习、听课、复习、作业、阅读、写

[4]

字、听说、活动、探究和计划,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习惯培养方案。

学习习惯的养成是由多方面组成的,其中作业习惯占有重要位置。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从

[5]

而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孩子的学习

1

重视不够或不会辅导,孩子们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如果不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必然会影响学生们以后的学习能力,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6]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作业习惯也就成了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做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调控后续的教学工作。它是学生能否取得优秀成绩的关键之一。[7]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农村小学培养学生的习惯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徐丽平就农村小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从特点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有利于在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她认为养成教育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渗透遵守纪律的概念,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管理好学生按时认真完成

[8]

课堂作业。

在养成教育中,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的作业习惯必须具有独立

[9]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这是一种自觉主动的学习方式。

严祥浅谈了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农村小学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效率和终生学习

[10]打下基础,乃至对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农村小学培养小

学生具有良好的作业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农村小学生课外作业习惯差的原因分析研究综述

学生作业习惯不好,直接导班级学困生多,学风差,班级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作业习惯差的情况在农村学校比较普遍。不良作业习惯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因素导致的。[11]

(一)教师方面

1.教师对学生作业要求不严格。

在教学实践中,好多教师首先追求的是作业的正确与否。字潦草点儿无所谓,只要看得清楚就行;线弯弯曲曲不要紧,只要画了就行;作业格式没有按照要求没关系,只要完成了即可??在教师这样长期的默许中,学生逐渐淡忘了作业的格式、规范。长此以往,就养成了作业马虎的坏习惯。 2.教师的板书不规范工整。

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板书比较随意,没有精心设计,写到哪里是哪里,写不下了就随意地擦掉;作图也不使用相应的工具,书写比较潦草??在如此板书的潜移默化影响下, 学生对于作业的态度与书写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小学生有着强烈的模仿好奇心。 3.教师批阅作业不认真及时。

教师批阅作业不认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书写随意潦草;二是没有及

2

时发现学生抄袭作业;三是没有及时发现不交作业的学生;四是错批学生作业。另外,有些教师由于布置的作业比较多, 或没有及时批阅作业的习惯,而导致没有及时批阅学生

4.教师以讲评或小助手替代亲自批阅。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省时、省力,把该是职责范围内的作业批阅,用集体讲评、学生自批或互批、小助手批阅的形式替代。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我诊断能力比较弱,错批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有学生故意把错的也批成对的,这样就避免了订正。对于这样批阅后的订正,教师更不会亲自批阅,学生原来不会的依旧不会,这样的作业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5.教师批阅作业简单粗暴。

大多数教师对学生作业以泾渭分明的对与错来判断,而且有的教师把“×”打得特别大,然后简单地赋予一个等第,甚至对个别作业质量特差的本子粗暴地撕掉后让其重做。

[12]

作业,会导致学生期待心理的落空,一些没有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也成了侥幸的逃脱。

6.布置作业有量无质,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枯燥无味的作业往往让学生感到乏味、无用,因而出现应付活不完成的现象。机械性

抄写的作业应尽量少布置。要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简单的增加作业的量是不科学的。[13] (二)学生自身

1.部分孩子过分依赖于老师安排学习任务,失去了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上课不专心听课或听不懂,成绩差,自己独立完成作业有困难,对作业不感兴趣。

3.学生没有明确做作业的目的性和意识到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缺乏做作业的积

[14]极性。

(三)家长方面

1.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缺少良好成作业习惯的培养。

而根据杨慧萍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农村认为作业较多的家长占了43%,主要是因为一些家庭劳动力欠缺的农户,学生们放完学后,还要回家帮忙干活。家长认为作业就是应该在学校做完的,孩子回家后不应该花时间做作业。[15]

2.家长没有认识到家庭作业的重要性。

在孩子做作业时,其他的一切应“请勿打扰”,即给孩子营造出一个适合其专心作业的氛围。[16]习惯虽然大多数是在无意中形成的,但这并不等于任何习惯都不必有意地加以培养。

不良作业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不利于他们良好的人格品质的形成,必须

[17] 认真反思并着力解决这一问题。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作业习惯策略研究综述

3

一般说来,家庭作业是对当日所学功课的复习和巩固,是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和矫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是一种自主学习活动,而作业质量的高低依赖于学生的作业习惯。如果养成良好的家庭作业习惯,就可以优化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18]任何一项能力的形成都要经过一个反复锻炼、逐步提高的过程。认真完成作业也是一种习惯和能力,同样具

[19]

备着这样的特征。

(一)使学生明确作业目的

对于小学生做作业的问题,我们应该让他们明白做作业的目的,明白我们不是为了做作业而去做作业,而是通过作业的形式来培养自身的一些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素质,从而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做好作业可以及时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使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它能巩固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技能,是学校学习的延续和拓展,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条理性和独立性,尤其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学生在家学习,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是必需的。家长应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主客观环境,还应注重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21]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性

学生作业不检查而导致作业错误率大幅提升的现象很普遍,特别是小学的初始阶段。良好的检验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对一个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十分有利的。[22]

(四)培养及时完成课外作业的好习惯

学生从小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自控能力较低的儿童来说,需提醒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形成家校统一的教育形式,促进孩子平稳协调地成长.

(五)培养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解题的关键是审题.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

[23]

[20]

作业的作用在于它不仅能巩固课堂内学习到

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六)培养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大胆探索,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把机会给孩子。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好强心从实践中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24]但在低年级时家长就应该陪孩子写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作业习惯。[25]等孩子熟悉小学生活后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写作业,因为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是自主检验学习状况、巩固学习成果、发展心智技能的过程。[26]

4

搜索更多关于: 6文献综述(XX) 的文档
6文献综述(XX).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76406tbl557ejb0pt9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