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毛泽东诗词赏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0:17: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09 队员: 范惜辉 毛泽东诗词赏析 0804010116 任聪 陈进 0804010117 ---------记录伟人的一生 0804010118 韩晓龙 0804010119 史峰峰 0804010111 池建彬 0804010110 队员: 0804010116 汇总整理 0804010117 资料收集与初步编纂 0804010118 资料收集与初步编纂 0804010119 资料收集与初步编纂 0804010111 资料收集与初步编纂 0804010110 资料收集与初步编纂 1

毛泽东诗词赏析

-----记录伟人的一生

毛泽东诗词是怀着巨大的诗的激情,按照写诗的艺术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同时诗词也作为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记叙着这个革命伟人的传奇一生。

下面是对于毛泽东诗词的汇总,以时间为轴,辅以各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串构起伟人的辉煌一生。

七古 咏蛙

一九一零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写作背景: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冲,到五十里外的湘乡

县东山高等小学堂去读书。

赏析:1)东山小学环境优美。它坐落在离城二三里的东岸坪,背依巍峨苍翠的东台山,面向碧波荡漾的连水河,左右是平展宽阔的稻田。学校围墙内,便河环绕,树木青葱。当春天来了以后,蛙声四起,激发了毛泽东那颗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的童心。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蛙声》这首七言绝句。 2)了解少年毛泽东的一番曲折经历后,再来看《咏蛙》这首七言古风,其蕴涵的丰富情思也就十分清楚了,可以说它是少年毛泽东英雄情怀的绝妙写照。诗人用轻松而充满情趣的笔墨,通过一只小小的青蛙,却表现了感人心魄的英雄情怀和壮怀激烈的宏大抱负,小中见大,举重若轻。然而,这一切又是那么自然贴切,丝毫看不出“故作惊人之笔”的做作。把青蛙下蹲姿态写成“如虎踞”,是非常传神的,因为蛙蹲和虎踞这两种姿态确实酷似。而“虎踞”却把青蛙身上的“虎气”凸现出来了,诗人给它赋予了“虎”的气质,这种联想的确是神来之笔。把其它“虫儿”作为陪衬的对象,合乎青蛙的活动规律,这就让青蛙的“万虫之王”形象跃然纸上,又让人陡生“意料之外、情理之 中”的感叹。

五古 挽易昌陶①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 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注释:①易昌陶,名咏畦,湖南衡山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与毛

泽东同班。

写作背景:一九一五年三月病死家中,五月二十三日学校为他开追悼会。毛泽东在致湘生(生平不详)信中说:“同学易昌陶君病死,君工书善文,与弟甚 厚,死殊可惜。校中追悼,吾挽以诗,乞为斧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悼念学友易昌陶,抒发了对亡友的怀念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悼诗与挽联情调一致,国耻之恨,友亡之痛,水乳交融,纤毫毕现。此诗比挽联的意境更深远,可谓苍凉彻骨,极似汉魏古诗,曹植风格。于迂回婉转、九曲回肠之中催人奋起,以试长剑。作者五言古诗的写作已较为圆熟,诗中用典和化用古诗较多,达到了大量化用古诗的意境和辞句而又踏雪 无痕的程度。

七古 送纵宇一郎①东行

一九一八年

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 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 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秭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官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

我返自崖君去矣

注释:①诗中的纵宇一郎是罗章龙先生早年的化名。罗章龙是湖南浏阳人,?毛 主席青年时代的朋友,也是新民学会会员。

写作背景:当时(即1918年春)新民学会大部分会员面临毕业后的去向问题,许多青年都倾向于出国继续学习,而且那时赴日留学之风颇盛,?因此毛泽东与新民学会干事会也派罗章龙等人去日本。为送友人远行,?学会在长沙北门外的平浪宫举行聚餐饯行,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作这首《七古》相赠,为朋 友远行慨发浩歌,并以此互为勉励。

赏析:毛主席这首送友人东行去日本的送别诗,?多为友人鼓气并以雄伟之胸怀给友人以殷殷勉励;其中许多话虽是对朋友说,其本质上亦是对自己说的。?此

诗直抒胸臆,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年轻时巨人般的襟怀以及“风华正茂”的英迈之

气,

大大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送别之诗。

.

四言诗 祭母文

一九一九年十月

呜呼吾母 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 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 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 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 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 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 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 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 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 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 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 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 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 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 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 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 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 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 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 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 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 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 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 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 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 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 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 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 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 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 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 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 盛德所辉 必秉悃忧 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 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 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 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 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 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 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 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 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 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 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 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

与日俱长 尚飨

写作背景:诗人这篇四言古诗式的韵文体祭文是哀悼他的母亲的。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湖南湘乡人,生于1867年2月13日,1919年10月5?日因患淋巴腺炎病逝世。母亲逝世后三天内,诗人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这篇至性

搜索更多关于: 毛泽东诗词赏析  的文档
毛泽东诗词赏析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7e9e97wu606i7k4fy2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