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离分析苯系物
093858 张亚辉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基本构造,熟悉工作站软件的使用; (2)了解运用GC-MS仪分析简单样品的基本过程。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使不同化合物从色谱柱流出的时间不同,达到分离化合物的目的。质谱法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磁场或电场中的运动规律,按其质荷比(m/z)实现分离分析,测定离子质量及强度分布。它可以给出化合物的分子量、元素组成、分子式和分子结构信息,具有定性专属性、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等特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兼备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强定性能力,可以把气相色谱理解为质谱的进样系统,把质谱理解为气相色谱的检测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基本构成为:
样品
进样系统 GC / DI 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 检测器 真空系统 信号处理器
本实验中待分析样品为苯系物,各组成物质的沸点见表1.混合样品经GC分离成一个一个单一组份,并进入离子源,在离子源样品分子被电离成离子,离子经过质量分析器之后即按m/z顺序排列成谱。经检测器检测后得到质谱,计算机采集并储存质谱,经过适当处理可得到样品的色谱图、质谱图等。
表1 苯系物沸点
苯 甲苯 乙苯 对二甲苯 间二甲苯 邻二甲苯 沸点(℃) 80 110.8 136.2 138.2 139.1 144.4
三、仪器和试剂:
(1)Agilent 6890-5973N GC-MS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2)HP-5 MS 色谱柱;
(3)0-5mL移液器 (Transferpette, 德国BRAND 公司); (4)0.45μm的有机相微孔膜过滤器;
(5)苯、甲苯、二甲苯(分析纯),甲醇(色谱纯); (6)容量瓶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分别用移液器取1ml苯、甲苯、二甲苯混合后,用甲醇稀释1000倍后待用;
2)用移液器取2ml稀释液,使用0.45μm的有机相微孔膜过滤器后,转移至标准样品瓶中待测;
3)设定好GC-MS操作参数后,可进样分析:
4)设置样品信息及数据文件保存路径后,按下“Start run”键,待“Pre-run”结束,系统提示可以进样时,使用10μl进样针准确吸取1μl样品溶液(不能有气泡)。将进样针插入进样口底部,快速推出溶液并迅速拔出进样针,然后按下色谱仪操作面板上的“start”按钮,分析开始。 五、色谱条件
进样口温度:250℃; 质谱离子源温度:230℃; 色质传输线温度:250℃; 质谱四极杆温度:150℃;
载气流速: 0.5ml·min-1; 进样量:1μl; 分流比:20:1。
溶剂延迟:2分钟 六、数据处理
1) 对得到的总离子流色谱图(TIC),在不同保留时间处双击鼠标右键得相应的质谱图;
2) 在质谱图中,双击鼠标右键,得到相应的匹配物质,根据匹配度可对各
峰定性;
3) 列出所有的物质,并结合其他知识确定各峰所对应的具体物质名称; 4) 绘制样品的总离子流色谱图,给出色谱峰定性结果(含质谱检索结果、
物质名称、保留时间)
1、全扫描方式(scan)得到的色谱图如下。【柱温:60℃,以10℃/min升温至100℃,保持1min,再以10℃/min升温至110℃】
1.1下面为第一个峰对应的质谱图及定性结果,该峰对应物质为苯,匹配度91%
AbundanceS360000340000320000300000280000260000240000220000200000180000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5m/z-->10151518202528313035403944604550556065707580856374can 151 (2.837 min): XHH.D7851
1.2下面为第二个峰对应的质谱图及定性结果,该峰对应物质为甲苯,匹配度91%
AbundanceScan 662 (3.695 min): XHH.D91650000600000550000500000450000400000350000300000250000200000150000100000655000005m/z-->10151820252730323540455055606570394551747580868590951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