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注射模设计06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14:25: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为了使得模具的磨损留有修模的余地,以及装配的需要, 在设计模具时,包容尺寸尽量取下限尺寸,尺寸公差取上偏差。模具工作尺寸与塑件尺寸 的关系如图 2-7 所示: (1)凹模径向尺寸的计算 [15]

3 L m 1 =[(1+S cp )L s 1 - ? ] +δ z 4

图 2-7 型腔尺寸 式中 L m 1 —以最大端加工时凹模的径向尺寸;

—塑件的公差值;塑件尺寸公差根据 GB/T14486——1993 模塑件尺寸公差表 取 MT3——B 级,由尺寸段决定值的大小; 13

毕业设计(论文)

δ z —制造公差, δ z = ; 3

S cp —塑件的平均收缩率,S cp =0.008。

3 L m 2 =[(1+S cp )L s 2 - ? ] +δ z 4 3 D m 3 =[(1+S cp )L s 2 - ? ] +δ z 4 3 L m 4 =[(1+ S cp ) L S 2 + ? ] ?δ Z 4 D s =[(1+s)R-0.753△] +δ z (2)型芯尺寸

图 2-8 型芯 d m =[d(1+s)+0.75△] ?δ Z 型芯长度 L m 5 =[L(1+S)+ 2 3 △] 0δz ? (3)螺纹型环尺寸

+ D m中 =[d s中 (1+S)-△ 中 ] 0δz 14

毕业设计(论文)

+ D m大 =[d s大 (1+S)-△ 中 ] 0δz + D m小 =[d s小 (1+S)-△ 中 ] 0δz 2.3.3 型腔壁厚和底板厚度确定

强度不够:将导致塑性变形,甚至开裂。 刚度不足:将导致过大的弹性变形,从而产生型腔向外膨胀或溢料间隙。 型腔壁厚底板均取20mm,材料选3Cr2Mo。 2.4 选择脱模方式

制品横截面呈中空圆管型。 如图2-经过优化后的模具利用动定模的分型面来脱螺纹。 开 模时\弹簧7\使模具首先沿Ι—Ι面分型\脱出浇口\随后由拉杆8 及垫圈9 定距限位,\模 具沿Π-Π面分型。 此时螺纹结构脱开,完成脱螺纹。 为了脱螺纹和保证塑件成型质量及 加工制造方便\分型面沿三通管端面的直径方向,动、定模均采用镶拼结构! 这样既简化了 脱螺纹结构,又合理地确定了分型面。脱模机构选择的是一次脱模机构中的推杆脱模机构。 推出机构的导向:脱模机构中,常在推出机构中设导向零件,一般包括导柱和导套。导 柱一般不少于两个,大型模具要四个。而塑件温控器垫块属于大型模具,所以在这里我们也 要设计4个导柱和导套。 推出机构的复位:脱模机构完成塑件顶出后,为进行下一个循环必须回复到初始位置。 目前常用的复位形式主要有复位杆复位和弹簧复位。 在这里我们选择的是复位杆复位。复 位杆又称回程杆或反向杆。复位杆装在固定推杆的同一固定板上,且各个复位杆的长度必须 一致,都为 80mm。为避免长期对定模板的撞击,可采取措施,使复位杆端面低于定模板平面 0.02-0.05mm。 15

毕业设计(论文)

图2-9 推杆 推杆的尺寸确定:圆形推杆的直径可由欧拉公式简化得 [15] : d=k(L 2 F 脱 /nE) 1 / 4 = 8mm d——推杆直径(mm); L——推杆长度(mm); F脱——塑件的脱模力(N); E——推杆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n——推杆数量; k——安全系数,取:k=1.5 推杆直径确定后,还应进行强度校核,其计算式为: d≥ (4F脱/nπ[σ压])1/4

2.5 导向机构的设计

在设计导柱和导套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导柱应合理地均布在模具分型面的四周,导柱中心至模具外缘应有足够的距离, 以保证模具的强度。 (2)导柱的长度应比型芯(凸模)端面的高度高出6~8mm。 16

毕业设计(论文)

(3)导柱和导套应有足够的耐磨度和强度。 (4)导柱端部应做成锥形或半球形,导套的前端也应倒角。 (5)导柱设在动模一侧可以保护型芯不受损伤, 。 (6)一般导柱滑动部分的配合形式按H8/f8,导柱和导套固定部分配合按H7/k6, 。 (7)除了动模、定模之间设导柱、导套外,一般还在动模座板与推板之间设置导柱和 导套。 (8)导柱的直径应根据模具大小而决定,可参考标准模架数据选取。 2.6 侧抽芯机构的设计

图2-10斜导柱 斜导柱长度主要根据抽芯距离、 斜导柱直径及倾斜角的大小而确定。 斜导柱如上图所示, 导柱倾斜角度取25°其长度(mm) 计算公式为 L = L1 + L 2 + L3 + L 4 + L5 = 式中:L斜导柱总长度 D斜导柱固定部分大端直径 h斜导柱固定板厚度 d斜导柱直径

D 2 h s tan α + cosα + d tan α + sin α + (8 ~ 15) 2 17

毕业设计(论文) α 斜导柱的倾角

斜导柱常用截面形状有圆形和矩形两种。 圆形制造方便,装配容易,应用广泛; 矩形截面制造不便,但强度高,承受的作用力大。

图2-11 斜导柱工作示意图 该模具选用圆形截面形状 对圆形截面的斜导柱,其直径d(mm)为: d = 3 NL4 = 0.1[σ ]

[σ]——许用弯曲应力(MPa),对于碳钢[σ]=137.2MPa, L4——斜导柱有效长度(mm); N —斜导柱最大弯曲力(N) 。 [15]

为了保证型芯不给滑出过多,在滑块上开设了导槽用限位销进行限位,如图2-11. 2.7 模具调温系统的设置

模具温度过高:成型收缩大,脱模后塑件变形率大,而且还容易造成溢料和黏模。 18

毕业设计(论文)

模具温度过低:则熔体流动性差, 塑件轮廓不清晰, 表面会产生明显的银丝或流纹等缺陷。 模具温度不均匀时:型芯和型腔温度差过大,塑件收缩不均匀,导致塑件翘曲变形。 模具上需要设置温度调节系统以达到理想的温度要求。 该制件使用的是聚氯乙烯,流动性较好,但因壁厚较厚,需设置冷却系统,采用水冷。 由于聚氯乙烯的流动性好,而且连续动作,可以不采用加热系统,只在初次注射时加热 下模具就可以了。 2.7.1 冷却系统的结构形式

本文中对模具采用简单流道示冷却。简单流道式:通过在模具上直接打孔,并通以冷 却水而进行冷却,是生产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适用于成型较浅且面积较大的塑件 2.7.2 冷却时间的确定

在注射过程中,塑件的冷却时间,通常是指塑料熔体从充满模具型腔起到可以开模取出 塑件时止的这一段时间。这一时间标准常以制品已充分固化定型而且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为

准,这段冷却时间一般约占整个注射生产周期的80%。其确定方法有计算法和经验查表法。 在这里我们采用经验数据,见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中表4-24 [15] 查表得 t 1 =21.7s,t 2 =80s 2.8 模架选用

该模具是中小型模具,根据《注塑模中小型模架及技术条件》(GB/T12556~1990),选 择使用派生型中的P 2 型,正装型,模板尺寸为1603200。装配图如图2-8所示 开模时,弹簧9使模具首先沿Ι-Ι分型,脱出浇口,浇口留在6定模镶块上,随后由拉 杆10及垫圈11定距限位,模具沿Π-Π面分型,流道被拉断,有手动方式取出流道,此时斜 导柱3,开始带动侧型芯7,8,23向外运动,由24限位销限位,使得他们顺利地从三通管中 脱离出来,然后推杆15将制品顶出。合模时,为避免推杆19与侧型芯发生干扰,采用了弹簧 20使顶出机构先复位。 19

毕业设计(论文)

1-动模座板 2-定模 3-斜导柱 4-锁紧块 5-浇口套 6-定模镶块 7,8,23-侧型芯 12-动模 13-动模固定板 14-动模镶块 15-推杆 16-推杆固定板 17-动模座板 24-限 位 9-弹簧 10-拉杆 11-垫圈 18-紧固螺钉 19-销 20-弹簧 21-复位杆 22-导柱 图 2-12 装配图 20

毕业设计(论文) 第三章 选择成型设备 3.1 公称注射容量

指注射机对空注射时,螺杆一次最大行程所射出的塑料体积,以 cm3 表示。 V公=π/4D22S

式中:D——螺杆直径cm; S——螺杆最大注射行程(cm)。 在注射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塑料的密度也发生变化,加上成型物料的漏 损等因素,故注射机的公称容量一般为:

V公= απ/4D22S α:注射系数,一般为0.7~0.9,α包括塑料密度变化系数(C无定型塑料C=0.93结晶 型塑C=0.85)。 [15]

3.2 公称注射质量 注射机对空注射时, 螺杆作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所能射出的聚苯乙烯塑料质量, (g) 以克 表示。其他塑料换算关系: Gmax=G公(ρ1f2/ρ2f1) (3-8) 

Gmax——实际用塑料时的最大注射量(g); G公——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的注射机的公称注射量(g); ρ1——实际用塑料在常温下的密度(g/ cm3 ); ρ2——聚苯乙烯在常温下的密度(g/ cm3 ); f1——实际用塑料的体积压缩比,由实验测定; f2——聚苯乙烯的压缩比,通常可取2.0; [15] 21

毕业设计(论文) 3.3 初选注射机

按注射量初选 公称注射压力、 公称锁模力、 模板行程以及模具安装部分的尺寸校核。 V实

 [15]

V实——实际塑件(包括浇注系统凝料)的总体积( cm3 )。 型号 标称注射量 注射压力 移模行程 注射速率 锁模力 模板最大行程 模具最大厚度 模具最小厚度 单位 cm3

根据每次的实际注射量36.7cm 3 ,公称注射量为46cm 3 ,初选注射机为SZ-60/40 SZ-60/40 60 180 250 70 400KN 250 250 150 MPa mm g/s N mm mm mm 3.4 注射机的校核

3.4.1 注射压力校核 p ≥p  公

p 0 : 塑件成型时所需要的注射压力 部分塑料所需的注射压力p 0 [15] 0

p 公 :公称压力

塑料 注射条件 厚壁件(易流动) 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 ABS 聚甲醛 聚酰胺 70—100 100—120 80—100 80—110 85—100 90—101中等壁厚 100—120 120—150 100—120 100—130 100—120 101—140 难流动的薄壁窄浇口件 120—150 >150 120—150 130—150 120—150 >140 22

毕业设计(论文)

本课题中所选材料为聚氯乙烯,壁厚为3mm,属中等壁厚,注射压力在120-150Mpa之间,所选 注射机注射压力为180Mpa,符合要求。 3.4.2 锁模力的校核

锁模力是指注射机的锁模机构对模具所施加的最大夹紧力。

F 锁 ≥F 胀 =A 分 2p 型 F 锁 ——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 p 型 ——模具型腔内塑料熔体平均压力(MPa),一般为注射压力的0.3~0.65倍,通常为20~ 40MPa,也可查表;

常用塑料注射时型腔的平均压力 塑件特点 容易成型塑件 一般塑件 中等黏度塑料及有精度要求的塑件 高黏度塑料及高精度、难充模塑料 P型 25 30 35 40 [15] 举例 PE、 PS等薄厚均匀的日用品、 PP、 容器类在模温较高下,成型壁薄 容器类 ABS、POM等高精度要求 的机械零件,如齿轮、凸轮等

A分—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mm 2 ) F 锁 =400KN F 胀 = A 分 2p 型 = 经校核锁模力大于胀型力。

3.4.3 开模行程与推出机构的校核

开模行程是指从模具中取出塑件所需要的最小开合距离。 1)开模行程与模具厚度无关: 这种情况主要是指锁模机构为液压机械联合作用的注射机,其模板行程是由连杆机构的 最大冲程决定的,而与模具厚度无关。 开模行程与模具厚度无关的单分型面注射模所需开模行程: S≥H=H1+H2+(5~10)mm H1——塑件推出距离(也可作为凸模高度)(mm); H2——包括浇注系统在内的塑件高度(mm); S——注射机移动板最大行程(mm); H—所需开模行程(mm)。 23

搜索更多关于: 注射模设计06 的文档
注射模设计0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7gr48x47d423gj8fm3b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