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 — + (2)实验步骤: ①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② ③ ④
(3)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上述试验中,如果仅将 37℃ 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 20℃ 。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 37℃ 时的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溶液 试管 甲 乙 丙 丁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溶液 + — + — — + — + + — — + 唾液淀粉酶溶液 — + + — (2)②混匀, 37℃ 恒温水浴一段时间;③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匀,沸水浴一段时间;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含有蔗糖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试管甲),以及含有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试管乙)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4)(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5) 20℃ 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
解析:本题可参照生物第二册实验五的内容进行回答。最后一问考察了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的关系。
评价:来源于书上的实验,但是又不同于书上的实验,根绝已给的材料及步骤,完成实验设计的试题已经有3年没有在全国II中见到了,在很多老师都以为不会考实验设计的时候再次考察了实验设计。不过本次的考察要简单很多。
9
8. (理综1卷 32)(11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已知2H2O2=2H2O+O2↑ , 可以通过观察放映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 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 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 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tCL3溶液,0.01%牛过氧 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实验步骤: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0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C,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
是 ,原因是 。
1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答案(1)○
2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3观当时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察各管中释放气泡的快慢
(2)加酶溶液的试管、加FeCl3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加FeCl3溶液的试管
【解析】该题要同时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因此应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⑴实验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号,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②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③观察现象:3 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⑵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释放最快的是加酶溶液的试管,其次是加FeCl3溶液的试管,再次是加蒸馏水的试管,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⑶将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由于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因此释放O2最快的是加FeCl3溶液的试管。
二、细胞的能量通货
1、(广东文科基础69)正常精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的很多结构退化消失,但保留
了大量线粒体,因为线粒体可以合成精子运动所需的 A、乙醇 B、ATP C、胰岛素 C、淀粉
三、ATP的主要来源
1.(广东A卷4)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
10
利于
A.降低呼吸强度 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 D.促进光合作用 答案:A
解析:储藏种子和果蔬,主要是防止有机物呼吸消耗,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产物浓度高,使反应速度下降,降低呼吸强度。
2(浙江 2).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解析:题目中明确阐述“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所以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若为皮肤表层可以看作有氧呼吸);并且病原体已经侵入细胞内部,所以必须借助细胞免疫的过程使靶细胞裂解。答案:B。 3.(广东理科基础41).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A.ATP B.乳酸 C.三碳化合物 D.CO2 4. (安徽29)(15分)
Ⅰ.(3分)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
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 量)的水。在25℃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
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 , 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 。 (2)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必修1第五章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植物细胞的呼吸方式有两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过程利用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密闭瓶中的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由于是棕色瓶,当小麦种子萌发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又会越来越少。A小麦种子利用的氧气多呼吸速率快,可能是A的种子种含有较多的油脂的缘故。所以植物的无氧呼吸多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也有个别产生乳酸的。小麦的种子的无氧呼吸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答案:(1)细胞有氧呼吸 快 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再在逐渐减少 (2)种子进行无氧呼吸 5.(江苏11)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2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内产生CO2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1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在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试验刚开始注射器中乙组有氧气所以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甲组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少。总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呈曲线C所示。 答案:C
6. (天津6)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产物,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生命活动的进行依赖于细胞的完整性,多数生命活动会消耗能量】
A. 甲组不产生C02而乙组产生 B. 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 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答案:D
【解析】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水,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酒精。依题意,甲组、丙组进行无氧呼吸,乙组、丁组进行有氧呼吸。甲组、乙组两组都产生CO2,由于甲组细胞不完整,甲组的酒精产量较丙组少,丁组能量转换率较丙组高,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故D正确。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