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椎骨
幼儿时期,椎骨总数为33~34块,根据其所在部位由上而下依次的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和尾椎4~5块,至成年,5块骶椎愈合成1块骶骨,4~5块尾椎愈合成1块尾骨。因此成人的椎骨总数为26块。
每个椎骨都由椎体、椎弓及由椎弓伸出的7个突起构成 1)椎体 为椎骨的前部分,呈短圆柱状,是支持体重的主要部分。表面为一层较薄的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在垂暴力作用下,易发生压缩性骨折。
2)椎弓 是椎体后方的弓形骨板,弓与椎体连结的部分较细,其上,下缘各有一切迹,分别称为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椎骨迭连时,上位椎骨的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上切迹围成一孔为椎间孔,有神经及血管通过。
椎弓与椎体围成一孔,称为椎孔。全部椎骨的椎孔连成一管,称为椎管,椎管内容纳脊髓和脊神经根等。
3)突起 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4) 颈椎椎骨的主要特征
颈椎共有7个。椎体较小,横突有一圆孔,名为横突孔,有血管通过。
第1颈椎又称寰椎,呈环形,由前弓、后弓及两个侧块构成。前弓的后面与第二颈椎的齿突相关节。侧块的上面与枕髁相关节,下面
与第二颈椎相关节。
第2颈椎又称枢椎,椎体上有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相关节。 第7颈椎又称隆椎,棘突最长,当头前屈时,该突特别隆起,皮下易于触及,是临床计数椎骨数目和取穴的标志。在其下方之凹陷中可取大椎穴。
二、骨连结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装臵叫骨连结。按照人体各部连结的构造和机能,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一)直接连结
两骨间借纤维结缔组织或软骨连结。其间无间隙,不活动或仅有少许活动。根据骨间连结组织的不同,直接连结分为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
(二)间接连结
间接连结又称关节,其特点是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其间具有腔隙,有较大的活动性。
1关节的结构 分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两部分。 (1)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1)关节面 是两骨一相接触的光滑面,通常—骨形成凸面,称关节头;另一骨形成凹面,称关节窝。关节面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很光滑,可以减少运动的摩擦,同时软骨富有弹性,可以减缓运动时冲击。
2)关节囊 由结缔组织构成,在结构上可分为内、外两层。 ①纤维层 为外层,由致密经缔组织构成,附着于关节面周围的骨面上,并与骨膜连续。
②滑膜层 居内层,薄而光滑,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紧贴纤维层
的内面,并附着于关节软骨的周缘。滑膜层内有丰富的血管网,能产生滑液,以减少关节运动时关节软骨间的摩擦。
③关节腔 为关节囊滑膜层与关节软骨之间所围成的窄隙,内含有少量滑液。关节腔密闭
呈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性有一定作用。
(2)关节的辅助结构 包括韧带、关节内软骨和关节唇。
1)韧带 呈束状或膜状,连于相邻两骨之间,由致密张维经缔组织束构成,可加强关节的稳定性。
2)关节内软骨 由纤维软骨构成,位于两骨关节面之间,有关节盘和关节半月板两种。能增加关节的弹性,减少对骨面的冲击。并可使两骨关节面互相适应,更有利于关节的运动。
3)关节唇 是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有加深关节窝,增加关节稳固性的作用。 (三)躯干骨的连结
1椎骨间连结 相邻椎骨之间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连结。 (1)椎间盘:连结在上下两个椎体之间,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纤维环为环形排列的纤维软骨,前宽后窄,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体,位于椎间盘的中部稍偏后方,有缓和冲击作用。被限制在纤维环之内,施加压力则有向外膨出之趋势。
(2)韧带 脊柱的韧带可分为以下几种。
1)前纵韧带 为全身最长的韧带,很坚韧,位于椎体的前面,上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