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循环式远动规约
b7 b0 功能码(E4H) FFH 升/降/错 (CCH/33H) 101 100 对象号 103 102 升/降(重复) 对象号(重复) 图17 BCD码表示 校验码 遥控开关号 (a) B7 b0 功能码(E5H) Bn字节 B7 b0 升/降/错 Bn字节 功能码(E6H) Bn+1 (CCH/33H) 执行(AAH) Bn+1 Bn+2 对象号 对象号 Bn+2 Bn+3 升 降 错(重复) 执行(重复) Bn+3 Bn+4 对象号(重复) 对象号(重复) Bn+4 Bn+5 校验码 校验码 Bn+5 (b) (c) B7 b0 图18 升降命令 Bn字节 功能码(E7H) (a) 升降选择(下行) 撤消(55H) Bn+1 (b) 升降返校(上行) 对象号 Bn+2 (c) 升降执行(下行) 撤消(重复) Bn+3 (d) 升降撤消(下行) 对象号(重复) Bn+4 说明:同7.1条遥控命令 校验码 Bn+5 控制字的帧类别改为57H, (d) 其信息字格式如图19所示。
7.4复归命令
从主站向子站发送复归命令只有一个帧,该帧只有同步字和控制字,无信息字,也无返校。如果需要增加复归命令可通过增加信息字来达到,信息字可自行定义。复归命令格式见图20。
B7 b0 图19 设定命令(下)
B0字节 功能码(E8H) 说明: Bn+1 设定(C3H) (1)对象号为二进制码; Bn+2 对象号 (2)设点数为l2位二进制码,不乘以系Bn+3 设点数(低) 数,负数以2的补码表示; b7... b0 Bn+4 设点数 (3)在设定命令过程中若遇变位遥信 (高)xxxxb11…b0 Bn+5 或相应AGC控制开关未合上,命校验码 令自动取消,并通过子站工作状态 返回信息。 Bn+2字节 Bn+3 Bn+4 Bn字节 Bn+1 Bn+2 Bn+3 Bn+4 Bn+5 9
A. 循环式远动规约
7.5广播命令(冻结命令)
用于发送冻结电能脉冲计数值的命令。被冻结的脉冲计数值发送三遍之后自动解冻。 广播命令的帧结构同7.4条复归命令,其控制字格式和控制字节格式见图21。 7.6 设置时钟命令
从主站控制字开始的向子站设置时钟,应在发送该命令控制字开始的时刻读取主站 时钟读数。设置时钟的帧结构、控制字格式及信息字格式,如图22所示。 7.7 设置时钟校正值命令
主站比较了与主设置时钟校正值站间时钟差别并计算子站时钟校正值之后,向子站发出此命令以校正子站时钟,使两站时钟相一致。设置时钟校正值帧结构,控制字格式及信息字格式,如图23所示。 b7 b0 B7 b0 B7字节 控制字节(21H) 0 0 1 0 0 0 0 1 帧类别(9EH) B8 信息字数(100H) E L S D B9 源站址(xxH) (b) B10 目的地址(FFH) B11 校验码 B12 图21 广播命令控制字及控制字节格式
(a)控制字格式 (b)控制字节格式 7.8 召唤子站
主站发此命令让子站将其时钟读数返送到主站,以便比较两端时钟差别并算出子站时 钟校正值。召唤子站的时钟帧结构及时钟命令控制字节格式,如图24所示。
子站收到上述召唤命令后,应在上行信息中插入返送两个信息字,即子站时钟和等待时
间,子站时钟返送信息字格式如图25所示。 同步字 控制字 信息字1 信息字2 b7 b0 读主站时钟 B7字节 控制字节(71H) (a) 帧类别(7AH) B8
图22 设置时钟的帧结构、控制字及信 信息字数(02H) B9
源站址( xxH) 息字格式 B10
(a)帧结构 (b) 控制字格式 目的站址(xxH) B11
校验码 (c) 信息字格式 B12
(b) 功能码(EEH) B13字节 B7 b0 毫秒(低) B14 76543210 22222222 B19字节 功能码(EFH) 毫秒(高) 时 B20 B15 9843210xxxxxx22 xxx22222 秒 日 543210B21 B16 x x 222222 xxx2423222120 分 B17 月 x x 252423222120 B22 xxxx23222120 B18 校验码 B23 年 信息字1 校验码 B24 信息字2 10
A. 循环式远动规约
7.9 对时过程与校正值计算对时过程如图26所示。 上下行通道延迟平均值△t为
△t =1/2(△t1+△t2)
=1/2[(Tm3-Tm2)-(T2+T3+T0)] 校正值C为
同步字 控制字 信息字 (a)
B7 b0 b7 b0 B7字节 功能码(EDH) 控制字节(71H) B7字节 毫秒(低) B8 B8 帧类别(0BH) b7 …b0 信息字数(01H) B9 毫秒(高) B10 B9 源站址(xxH) b15 b14 …b8 目的站址(xxH) B11 B10 B14的重复 校验码 B12 B11 B15的重复 B12 校验码 图23 设制时钟校正值帧结构、控制字 (b) 及信息字格式
(a) 帧结构 (b)控制字格式 (c)信息字格式
说明:毫秒的最高位b15表示正负号数,b15=0表示正数,b15=1表示负数, b15=1表示负数,负数以2的补码表示。
B7 b0 同步字 控制字 B7字节 控制字节(31H) (a) 帧类别(4CH) B8 图24 召唤子站的时钟帧结构及 信息字数(00H) B9 时钟命令控制字格式 源站址(xxH) B10 (a) 时钟帧结构
目的站址(xxH) B11 (b) 时钟命令控制字格式 校验码 B12
(b) b7 b0 功能码(84H) B7 b0 B13字节 毫秒(低) B19字节 功能码(85H) B14 7654321022222222 B20 毫秒(低) 毫秒(高) 7654321022222222 B15 xxxxxx2928 毫秒(高) B21 秒 B16 98xxxxxx22 xx252423222120 秒 分 B22 B17 xx252423222120 543210xx222222 分 B18 校验码 543210xx222222 B23 信息字1(子站时钟) 校验码 B24 信息字2(等待时间) 图25 子站时钟返送信息字格式 11
A. 循环式远动规约
说明:
(1)子站时钟数应在召唤子站时钟命令的控制字收到后,并判明帧类别的时刻读取; (2)等待时间是从说明(1)的时间起至返送子站时钟的信息字,插入上行信息开 始传送的时刻止的时间间隔。3
Tm1—主站发送设置时钟命令,主站时钟读数;T1—设置时钟命令的码长时间;Ts1—收到设置时钟命令后子站置入时钟的时间;△t1—下行通道时延;△t2—上行通道时延;Tm2—主站发送召唤子站时钟帧时,当中央处理器(CPU)向串行通信接口写入同步字第一个字节时的主站时钟读数:T2—召唤子站时钟命令的码长时间,其计算公式T2=(2*48*1000)/波特率(ms);Ts2—收到召唤子站时钟命令后的子站时钟读数;Ts3—返送时钟插入传送的时间,即发送返送时钟时,CPU向串行通讯接口写入第一个信息字节时子站读取的时钟数;To—收到召唤子站时钟命令后,子站向主站返送子站时钟而等待的时间,其计算式T0=Ts3-Ts2; Ts3—返送子站时钟信息字的码长时间,其计算式T3=(2*48*1000)/波特率(ms);Tm3—主站收到子站返送时钟信息字后的主站时钟读数
C=(Tm2+T2+△t)-Ts2
={Tm2+T2+1/2[(Tm3-Tm2)-(T2+T3+T0)]}-Ts2
=1/2(Tm2+Tm3+T2-T3-T0)-Ts2 (2)
严格地说式(1)、(2)的运算都是在假定主站和子站所使用的串行通信 接口的发送延时和接收延时相同,且对每一次串行通信接口中断申请均及时进行处理的前提下,计算结果才是正确的。发送延时是指CPU向串行通信接口写入一个字节数据的时刻起,至调制器输出出现所写入数据字节的第一位止的这一段时间。接收延时是指解调器输出端出现一个字节的第一位数据,至串行通信接口接收到这个字节,并向CPU发出中断申请这一段时间。
若上述假设不成立或部分不符,为了保证对时精度应考虑附加必要的修正。
12
A. 循环式远动规约
附:帧系列举例
(参考件) A1 简单例
A2 各帧都有,E帧插入附图A2方框传送之例 A3 定时送D2帧,E帧取代C帧之例
A4 无C帧,D1、D2在图A4方框处传送,D1帧循环次数为D2帧两倍,E帧取代A帧 A5 帧内插送变位遥信、遥控返校信息之例
说明:根据D1帧要求的周期 说明:
决定A帧重复次数 (1)E帧出现时插入箭头所指的方框处传送,如图 A2所示送三遍。
(2)根据D1、D2帧的要求周期决定S1重复次数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