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填空题
1. 计算机的硬件基本组成包括 控制器 、 运算器 、 存储
器 、 输入 和 输出 等五个部分。
2. 计算机的软件一般分为 系统软件 和 应用软件 两大部分。 3. 计算机系统是一个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多级层次结构,这通常由 微程序
级 、 一般机器级 、 操作系统级 、 汇编语言级 和 高级语言级 等组成,在每一级上都可以进行 程序设计 。
4. 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按其核心部件采用器件技术来看经历了五代的变化,分别
是 电子管 、 晶体管 、 集成电路 、 大规模集成电路 和 巨大规模集成电路 。
1. 按IEEE754规范,一个浮点数由 符号位S 、 阶码E 、 尾数M 三个域组成,其中 阶码E 的值等于指数的 真值e 加上一个固定 偏移值 。
2. 在进行浮点加法运算时,需要完成为 零操作数检查 、 对
阶 、 尾数求和 、 结果规格化 、 舍入处理 和 溢出处理 等步骤。
3. 对阶时,使 小 阶向 大 阶看齐,使 小 阶的尾数
向 右 移位,每右__ 移一位,其阶码加一,直到两数的阶码相等为止。
4. 提高加法器运算速度的关键是 降低进位信号的传播时间 。先行进
位的含义是 低有效位的进位信号可以直接向最高位传递 。
5. 现代计算机的运算器一般通过总线结构来组织。按其总线数不同,大体有
单总线结构 、 双总线结构 和 三总线结构 三种形式。
6. 浮点运算器由 阶码运算器 和 尾数运算器 组成,它们都是
定点 运算器。 只要求能执行 阶码运算器 运算,而 加法和减法 要求能进行 尾数运算器 运算。
7. 两个BCD码相加,当结果大于9时,修正的方法是将结果 加6 ,并产
生进位输出。
8. 设有七位二进制信息码 0110101,则低位增设偶校验码后的代码为
01101010 。
1. 对存储器的要求是 容量大 , 速度快 , 成本低 ,为了解决这三方面的矛盾,计算机采用 多级存储 和体系结构。
2. 存储器的技术指标主要有 存储容量 、 存储时间 、 存
储周期 和 存储器带宽 。 3. CPU能直接访问由 CACHE 和 内存 ,但不能直接访问 外
存 。
4. 双端口存储器和多模块交叉存储器属于 并行 存储器结构,前者采
用 空间并行 技术,后者采用 时间并行 技术。
5. 主存与CACHE的地址映射有 全相联 、 直接 、 组相联
三种方式。
6. 虚拟存储器指的是 主存—外存,主存 层次,它给用户提供了一个
比实际 空间大得多的 虚拟地址 空间。
7. 虚拟存储器只是一个容量非常大的存储器 逻辑 模型,不是任何实
际的 存储器,按照主存-外存层次的信息传送单位不同,虚拟存储器有
物理 式、 段 式 页式 和 段页 式三类。
8. DRAM存储器的刷新一般有 集中式 、 分散式 和 异 步式 三种方式,之所以刷新是因为 有电荷泄露需要定期补充 。
1. 指令系统是表征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重要因素,它的格式和功能不仅直
接影响到机器的硬件结构,也影响到系统软件。
2. 指令格式是指令用二进制代码和操作码表示的结构形式,指令格式由字段和
地址码两字段组成。
3. 指令字长度分为单字长、半字长、双字长三种形式。
4. 形成指令地址的方式,称为指令寻址方式,有顺序寻址和跳跃寻址两种。 5. 形成操作数地址的方式,称为数据寻址方式。操作数可以放在专用寄存器、
通用寄存器、内存寄存器和指令寄存器中。
6. 堆栈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寻址方式,它采用先进后出原理。按结构不同分为
寄存器堆栈和存储器堆栈。
7. 二地址指令中,操作数的物理位置有三种型式,分别是寄存器-寄存器(RR)
型、寄存器-存储器(RS)型和存储器-存储器(SS)型。 8. 地址码表示操作数的地址。以其数量为依据,可以将指令分为零地址指 令、一地址指令、二地址指令和三地址指令等几种。
1. 在单机系统中,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的总线系统由系统总线、内存总线
和I/O总线等组成。
2. 一个适配器必须有两个接口:一个是和系统总线的接口,CPU和适配器的数
据交换是并行方式,二是和外设的接口,适配器和外设的数据交换是并行或串行方式。
3. 总线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互连机构,是多个系统功能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
的公共通道,并在争用资源和的基础上进行工作。
4. 按照总线仲裁电路的位置不同,总线仲裁分为集中仲裁和分布仲裁。
5. PCI总线是当前流行的总线,是一个高带宽且与处理器无关的标准总线,又
是至关重要的层次总线。
6. 单处理器系统中的总线可以分为三类,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
间的总线称为内部总线;中、低速I/O设备之间互相连接的总线称为I/O总线;同一台计算机系统内的告诉功能部件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称为系统总线。
7. 一次总线的信息传送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依次为请求总线、总线仲
裁、寻址、信息传送和状态返回。
8. 在总线上,由一个主方向多个从方进行写操作称为广播;多个从方的数据在
总线上完成AND或OR操作称为广集。
1. 磁表面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存储密度、存储容量、平均存取时间和数据
传输率等四个部分。
2. CRT显示器上构成图像的最小单元或图象中的一个点称为像素,磁盘记录面
上的一系列同心圆称为磁道。
3. 汉字在输入时采用汉字输入编码如字形码、拼音码等,在存储时采用汉字机
内码,在显示或打印时采用汉字字模编码如点阵。 4. 磁盘上访问信息的最小物理单位是记录块(扇区)。 5. 温彻斯特是一种可移动磁头的固定盘片的磁盘机。 6. 按读写性质划分,光盘可以分为只读型光盘、一次型光盘和重写型光盘三种。 二、 单项选择题
1. 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是 C
A.高级语言 B.汇编语言 C.机器语言 D.符号语言 2. 输入、输出设备以及辅助存储器一般统称为 B
A.I/O系统 B.外围设备 C.外存储器 D.执行部件 3. 冯·诺依曼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A
A.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B.精确结果处理 C.存储器按内部地址访问 D.自动工作
4. 控制器、运算器和存储器合起来一般称为 D
A.I/O部件 B.内存储器 C.外存储器 D.主机
1. 某数在计算机中用8421BCD码表示为0111 1000 1001,其真值是 A
A.789D B.789H C.1887D D.11110001001B
2. 若某数x的真值为-0.1010,在计算机中该数表示为1.0110,则该数所用的编
码方法是 B 码
A.原 B.补 C.反 D.移
3. 一个8位二进制整数,采用补码表示,且由3个“1”和5个“0”组成,则其最小
值是 C 10000011
A.-127 B.-32 C.-125 D.-3 4. 下列数中最小的数为 C
A.101001B B.52Q C.29D D.233H 1. 存储单元是指 B
A.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储元 B.存放一个机器字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C.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D.存放两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2. 存储周期是指为 C
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 B.存储器的写入时间
C.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3. 相联存储器是按 C 进行寻址的存储器
A.地址指定方式 B.堆栈存取方式 C.内容指定方式 D.地址指定与堆栈存取方式结合
4. 交叉存储器实质上是一种 A 存储器,它能执行独立的读写操作
A.模块式,并行,多个 B.模块式,串行,多个 C.整体式,并行,一个 D.整体式,串行,多个 5. 主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 A
A.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B.扩大主存的容量
C.扩大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D.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扩大CPU通用寄存器数量 6. 采用虚拟存储器的主要目的是 D
A.提高主存储器的存取速度 B.提高外存储器的存取速度 C.扩大外存储器的存储空间
D.扩大主存的存储空间,并能进行自动管理和调度 1.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B
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B.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C.可以直接访问外存
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2.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 C
A.通用寄存器 B.堆栈 C.主存储器 D.程序计数器
3. 指令的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_D_
A.堆栈寻址 B.程序的条件转移
C.程序的无条件转移 D.程序的条件转移或无条件转移 4. 方式对实现程序浮动提供了支持 B
A.变址寻址 B.相对寻址 C.间接寻址 D.寄存器间接寻址
5. 单地址指令中为了完成两个数的算术运算,除地址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
另一个经常需采用 C
A.堆栈寻址方式 B.立即寻址方式 C.隐含寻址方式 D.间接寻址方式 1. 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是 C 之间的交接界面。
A.CPU与存储器 B.存储器与外围设备 C.主机与外围设备 D.CPU与系统总线
2. 在集中式总线仲裁中, B 方式响应时间最快。
A.菊花链 B.独立请求 C.计数器定时查询 D.分布 3. 作为现行PC机的主要系统总线是 A
A.PCI总线和ISA总线 B.EISA总线和VESA总线 C.ISA总线和AGP总线 D.PCI总线
4. 同步通信之所以比异步通信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是因为 D
A.同步通信不需要应答信号且总线长度比较短 B.同步通信用一个公共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