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及其启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5:54: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及其启示

作者:李青青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27期

【摘 要】涂尔干生活著述的年代正值法国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在带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社会问题开始出现,旧的秩序已经濒临崩溃,而新的秩序还没有确定下来,这就导致了社会转型下的病态现象——“道德失范”,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在这种情况下,“道德的重构”与“正义的追寻”便成为涂尔干关注的重点,这些对社会团结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道德重塑建构理论、正义观的分析和梳理,探索出社会变革时期的社会团结之法,培养集体意识和价值共识,促进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探索得出可以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借鉴的地方,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涂尔干;社会团结;失范;启示

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提出要通过强化集体意识、建立职业团体和伦理道德等方式来解决现代转型中的问题,这对我国转型中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新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快了社会的变迁,对中国整体社会秩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期的中国社会来说,由于当前所面临的社会形势与涂尔干当年所面临的法国社会情景有诸多的相似之处,中国要走完善和谐的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涂尔干的集体意识思想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这对当代社会的团结和信仰体系的重构将会提供很好的帮助。当代中国语境中的集体意识,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进入工业化时期的中国,由最初机械式的团结转化为有机式的团结,市场化的经济发展使集体意识的观念趋于弱化。如何重构新的道德规范,维护我国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行,就需要我们沿着涂尔干开创的社会团结理论、集体意识思想对社会力量加以整合,为此,提出强化集体意识、建立职业团体等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处方,而这些处方将在中国继续推进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有许多积极的意义,会有力的推动社会团结的实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值得我们大力发扬。 一、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的内涵

在涂尔干看来,人们普遍处于一个社会有机体中,人与人之间不仅是经济上的联系,更多的是社会关系的联结。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是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的,为了使这种抽象的社会现象具体化,涂尔干借助了当时的法律模式——“压制性法律”来进一步论述了该现象。在这种传统社会里,个体意识被集体意识全部覆盖,人们之所以能够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是相似的,在他们看来,他们每个个体与集体是等同的,根本没有自己,只有社会在他们之中生存和活动,涂尔干将这种基于相似性的团结方式称为“机械团结”。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社会开始进行转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在经济层面,社会转

搜索更多关于: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及其启示 的文档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及其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7s764zvhe3h0qq02ukg7f1wl0k4bu0151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