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九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 1 课时 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大家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好本学期学习的知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这学期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复习多位数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
四年级下册教案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1)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三、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6~107页“整理与复习”第1~5题。 1.第1题。
这道题通过2011年我国几种家用电器产量的数据,组织学生进行读数、大数的改写等练习。
练习时,可以先出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先读图,再独立进行相关的练习。 2.第2题。
这道题是进行写数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指名进行汇报。 3.第3、4题。
这两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专项练习。第3题是用“万”作单位,第4题是用“亿”作单位。由于求近似数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道专项练习。
为了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可以多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怎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4.第5题。
这道题是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结合具体题目说说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2
四年级下册教案 五、课堂作业
第 2 课时 数的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能灵活运用这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3.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回顾、整理有关数的运算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有关多位数的知识,通过复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数的运算有关的知识。 1.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相同,即: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复习积的变化规律。 提问: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3.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
提问:我们学习了哪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1)价格问题:
3
四年级下册教案
总价=单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2)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4.复习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1)计算器里有哪些常用的键?
计算器一般由显示屏、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运算符号键区、等号键、数字键区等组成。
(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一般有哪些步骤?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先按开机键,然后按顺序输入算式及等号,最后显示计算的结果。 二、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6~107页第6~9题、第13题。 1.第6题。
这道题是组织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第二组的变化情况和教材上学习过的知识相同,第一组的变化情况隐含着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练习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对第一组进行探究,从而得出: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减少几,积就减少“一个乘数×几”。
2.第7题。
这道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综合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集体讲评。 3.第8题。
这道题是用计算器计算综合算式,要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 4.第9题。
这道题是运用计算器来探索规律,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再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算式蕴含的规律,最后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5.第13题。
这道题是通过表格的形式来复习价格问题和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三、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