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内交流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2.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组长负责,将课文读通顺。 四.展示激励(10分钟) 1.小组分工展示: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五.质疑问难(5分钟) 六.达标测评:(5分钟) 1.我能读拼音写词语。 jìn ɡōnɡ chè tuì wēi lì ( ) ( ) ( ) Shuāi jié yán tú dī àn jìn gù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撤( ) 威( ) 衰( ) 撒( ) 成( ) 哀( ) 滔( ) 涂( ) 提( ) 蹈( ) 途( ) 堤( ) 三.引导背诵。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 ),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 ).朝阳处( ),雪水顺着( ),冲开了( )。那巨大的( )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 ),最后成为一股( ),( ),( )。那冰封的大江在( ),在( ),逐渐( ),( ),颜色( )。 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二 单元导学案 课题:春潮 总课时:两课时 分课时:第二课时 课型:展示提升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方法,理解拟人句所描绘的情境及抒发的感情,想象春潮由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重点) 2、针对课文的层次结构,继续学习运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质疑的方法。 3、我能通过读课文品读重点句子,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到来时作者的喜悦心情。(难点) 一、知识链接 个案补充/反思纠《苦菜花》是作家冯德英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部30万字的错 长篇小说。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的王官庄为背景,以仁义嫂及其一家的际遇为中心线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中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鲜明的表现了根据地人民英勇不屈的精神,成功的塑造了仁义嫂这一普通而感人的革命母亲的艺术形象。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春潮的( )和春潮的( )。 2、用心的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3、读课文1、2自然段,我能画出“春天在进攻”表现在什么地方相关的语句。 4、我会用小标题概括春潮形成的过程。 春潮在进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课文3、4自然段,我能勾画出描写春潮气势的语句。我还能用一个词概括大江复活的场面。( ) 6、我能用小标题概括大江复活的过程。 大江复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10分钟) 1、“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心情?如果换成“钻”进来行吗?为什么? 2、课文还有这样的句子吗?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 3、课文为什么先写春潮的形成,后写春潮的气势? 四、展示激励(10分钟) 1、小组分工展示 2、抗日战争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的力量汇集起来,就像势不可挡的春潮,胜利的春天一定会到来。再来读读,读出春潮由弱到强的气势。 拓展阅读: 1.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春潮》比较有什么不同。 五、达标测评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开:A.把关闭的东西打开 B.起始 C.凝结的东西融化 D扩大、发展 E.发动;操纵 (1)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 ) .(2)我们九月一日才开学。( ) .(3)在那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一阵声响 ——开江了。(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进攻——( ) 衰竭——( ) 驯服——( ) 禁锢——( ) 黎明——( ) 寒气凛凛——( ) 3、认真朗读本文第3自然段,并完成下列各题。 ①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大江不可抗拒的力量?(写出5个) ②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语文 四 年级下册第 二单元导学案 课题:语文天地古诗 总课时:三课时 分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 2、我能流利的背诵古诗。(重点) 3、我能通过对古诗的诵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难点) 一、知识链接 个案补充/反思纠《兰溪棹歌》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题中“兰溪”,即婺州兰溪错 县境内的兰溪(又称东阳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棹是船桨,棹歌即船家摇桨时唱的歌。戴叔伦在德宗建中元年(780)五月至二年春曾任东阳令,兰溪在东阳附近,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桃花溪在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 二、自主学习 1、读古诗,难读的多读几遍读通顺,并能和对子互读,相互正音。 2、我有不理解的字词。 3、我再把古诗读一遍,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 三、合作交流 1、组内交流不理解的字、词语。 2、组内交流诗句意思的理解。 、 3、我能找出《兰溪棹歌》诗中描写的景物,想象画面。 4、我能背诵古诗。 四、达标测评 1、补充句子。 兰溪三日桃花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矶西畔问渔船。 3、我还知道那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写一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