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 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
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①A、B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②C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 ,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 ________. 25. 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能源”.
(1)从组成的角度看: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填写选项编号) a.氢元素和氧元素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氢气和氧气
(2)从微观角度看:下列图1图示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________.(填写图示编号)
(3)从能源的角度看:电解水产生的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从净化的角度看:①有关图2所示净化河水简易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水本身是一种化学资源 s.此装置可以将硬水软化 c.利用此装置可得到蒸馏水
d.利用此装置净化得到的水不宜直接饮用 ②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图3:
水经过沙滤池,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第 5 页
(5)从变化的角度看:
①电解一定量的水(如图4),当正极端产生5mL气体时,理论上在负极端产生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
②图5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四、综合题
26.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将面临严重的淡水资源危机.
(1)长期使用和饮用硬水危害大,区别硬水和软的方法是________,家庭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
(2)向浑浊的水样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吸附、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3)写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________.
27.过滤是化学实验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同学们必须准确掌握过滤操作的要领。下图是过滤液体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或填写空白。
(1)漏斗在装上滤纸后可用作过滤器,用于分离________的混合物。
(2)用烧杯向漏斗内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处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________,倾倒液体时,漏斗中液面的高度标准是________。 28.水是生命之源。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________水中的杂质。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_。
第 6 页
(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的符号表达为________。
(4)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公共场所不用随手关水龙头 b.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 c.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开发利用地下水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 水的凝固点和沸点,是受外界压强影响的。压强越大,水的凝固点和沸点越高。所以没有外界条件限制叙述水的熔点和沸点没有意义。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的沸点和凝固点都是受外界因素影响的,抛开外界因素谈凝固点和沸点是没有意义的 2.【答案】B
【解析】 A、将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可以节约用水,措施合理;
B、将对污水的处理再使用改为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使用,是不合理的,地下水是有限的,不可大量开采,措施不合理;
C、农田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措施合理;
D、使用含磷洗衣粉会使水体富营养化,所以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措施合理。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水污染的原因分析,治理污染要从污染源入手,根据保护水资源除防止污染外还要节约用水分析。 3.【答案】B
【解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由元素组成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由氢氧元素组成。
第 7 页
4.【答案】C
【解析】 A、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气泡减慢过滤速度,与滤液仍浑浊无多少关系;故A不正确; B、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壁上,可造成滤液溅起、过滤速度慢,与滤液仍浑浊无多少关系;故B不正确.
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会不经过滤纸而使滤纸作用失效,过滤不净;故C正确; 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可以防止滤纸被弄破导致过滤失败;故D不正确; 故选C.
【分析】过滤含有泥沙的水,滤液仍然浑浊,说明过滤失败.造成过滤失败的原因有多种,总结起来主要为滤纸作用失效、仪器不干净. 5.【答案】C
【解析】 A.不应用流水洗碗、洗菜,A不符合题意; B.不能少喝水以节约用水,B不符合题意; C.使用节水龙头,值得提倡,C符合题意;
D.不可用大量自来水冲厕所,可使用生活废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节约用水,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农业和生活用水. 6.【答案】D
【解析】 :在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通过实验现象和验证,可以得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故选D.
【分析】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得知:电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实验结论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通过实验还可以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答案】D 【解析】 :
A、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储量约占2.53%,但是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1%,正确; B、使燃料充分燃烧,既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又可以节约化石能源,正确; C、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化石能源,正确;
D、从石油里提炼柴油、汽油、煤油的过程叫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因为它是根据不同的烯烃的沸点
第 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