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3 练习课 授课 时间 圆柱的表面积(二) 通过圆柱切分和拼合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圆柱的特 征认识,掌握圆柱体表面积变化的规律。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提高空间的想象能力。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课件、圆柱体的瓶子、剪子 集体备课 温故互查: 观察圆柱的展开图,思考: 在这个图中,长方形的长等于多少?宽等于多少?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应该怎样求?”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导 学 过 程 自主尝试: 完成“试一试”。 合作交流: 这个水桶是没有盖的,说明了什 么?如果把做这个水桶的铁皮展开,会有哪几部分?
5
要计算做这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 应该分哪几步? 汇报点评: 指名学生回答,注意要使学生弄清每一步计算运用什么公式(如圆的周长 公式和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等等)。 然后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 导 学 过 程 注意察看学生计算结果的计量单位是否正确。 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1题,灵活运用公式求圆柱的表面积。 完成课本第6-7页“练一练”第2、3题 拓展延伸: 完成课本第7页“练一练”第4、5题,搞清楚问题的关键, 圆柱体的表面积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导学反思
6
六年级数学(下)课堂导学案
年 级 设计时间 学习内容 六 学科 数学 课型 总课时 4 练习课 授课 时间 圆柱的表面积(三) 1、进一步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学习目标 2、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准备 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圆柱表面积的实际应用。 圆柱体 集体备课 自主尝试: 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怎样求侧面 积? 2、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怎样求侧面 积? 3、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怎样求侧面 二度备课 导 学 过 程 积? 同桌互相说一说,并举例完成 全班总结:求侧面积,可以运用公 式S侧=ch或S侧=2∏rh或S侧=∏dh 合作交流: 1、判断 把一个圆柱形钢材截成2段圆柱, 这时圆柱的面积之和与原来圆柱的表面积相等。
7
2、一根圆柱形排水管,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1米,求这根圆柱形排水 管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汇报点评: 误区警示: 第一题,将圆柱截成若干个小圆柱 后,表面积一定增加。 第二题,求圆柱的表面积时,并不导 学 过 程 是所有的圆柱都包括两个底面、一个侧 面,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去求表面积。 巩固练习: 一间大厅里有2根同样的支撑顶棚的圆柱,圆柱高6米,底面直径1米,要在圆柱表面涂上红色油漆,则涂油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拓展延伸: 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如果把它平均截成2个小圆柱,表面积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设计 S侧=ch S表=S侧+2S底 导学反思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