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卫生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8:04: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应怎样进一步调查以证实你的诊断?

答:①流行病学的调查,详细询问中毒患者在发病当天与前两天吃的食物,筛检出所有患者均吃过而健康者未吃过的食物,初步确定引起中毒的食品。②对可疑食品的剩余部分、病人的吐泻物及其他可疑物品采样送检,如检查出葡萄球菌肠毒素即可诊断。

3、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的评价。

答:(1)蛋白质的含量:大豆> 肉类> 粮谷类

(2)蛋白质消化率: 指蛋白质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动物蛋白>植物蛋白 (3)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高低主要取决于食物中必

须氨基酸的含量和比值。

(4)氮平衡

4、试述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答: 主要功能: (1)通便防癌

(2)降低血清胆固醇,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降低餐后血糖,辅助防治糖尿病

(4)吸附某些食品添加剂、农药、洗涤剂等化学物质 5、试述心血管疾病与营养的关系。怎样进行膳食预防? 答: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营养因素

1)脂肪 总摄入量与动脉硬化发病率成正相关。 2)胆固醇 胆固醇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

3)热能和碳水化合物 总热能的摄入量大于消耗量,可引起单纯性肥胖,还可使血甘油三脂升高;膳食纤维有减低血胆固醇的作用,特别使果糖作用明显。 4)蛋白质 适当的摄入蛋白质对人体影响不大,但过多的摄入蛋白质则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5)维生素和无机盐 维生素C有减缓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维生素E有抗衰老作用,烟酸有防止动脉硬化作用,尼克酸有减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作用,钙有利尿作用和降压效果、镁可使外周血管扩张。铜缺乏可引起心血管损伤和血胆固醇升高。摄入过多的食盐可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过量的铁可引起心肌损伤和心率失常、心衰等。

膳食预防原则

提供合理营养、数量充足、比例适当;限制热能的摄入,多采用豆类蛋白。控

制胆固醇的摄入;限制食盐在每日6g以下,应适当的补充钙、镁的摄入量,增加钾的摄入量,有利于钠和水的排出和高血压的防治;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保证维生素C、E、B的摄入;每天有足够的膳食纤维,特别是果胶。 6、简述老年人的膳食保健措施有哪些? 答:老年人的膳食保健措施有:

控制能量和脂肪的摄入;荤素搭配,多吃奶类、豆类和鱼类蛋白;以淀粉为主,

17

适宜摄入膳食纤维和多糖类物质;多吃新鲜蔬菜(500g/天)、水果和抗氧化营养素;注意多吃钙、铁、锌的食物,少食盐(小于6g/d);食物搭配要合理,多样化;少食多餐,不暴瘾暴食;不吸烟,不饮烈酒,情绪乐观,坚持锻炼。 7、试述食物中毒的特点?

答:1、突然暴发,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有许多病例同时出现,发病后很快形成高峰。

2、发病者都有类似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3、易集体发病,一般无传染性。

4、有食同一食物的历史,发病范围局限在摄食某种食物的范围内,停止食用,

发病即停止。

8、简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答:1)平均需要量: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不同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2)推荐摄入量: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不同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3)适宜摄入量:是通过观察或试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一般都超过平均需要量。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此量在生物学上

大体是可以耐受的,但并不表示是有益的。 9、简述防霉去毒措施 。 答:防霉去毒措施

1)防霉:(1)控制粮食的含水量——最有实际意义; (2)保持外壳的完整; (3)化学熏蒸,r射线照射。 2)去毒:(1)排除霉粒——适用于花生

(2)碾扎加工和加水搓洗——适用于大米 (3)脱胚去毒——适用于玉米

(4)加碱破坏毒素——适用于食用油的加工。 3)加强食品卫生监测,控制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10、简述经口营养及其适应症。

答:(1)普通膳食, 又称普食,适用于无消化道疾病、无腹泻、无发烧的病人、

产妇及一般病人和恢复期病人。

(2)软食 指易消化的食物,适用于轻微发烧、消化不良、肠道疾病恢复期和口腔疾患以及嘴嚼不便的老人、幼儿。

(3)半流质 成半流体状态,易嘴嚼和吞咽,应少食多餐,每2~3小时一次,每天5-6次。适用于发烧、口腔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患者。

(4)流质 呈液体或在口中溶化为液体的膳食。不宜长期使用。腹部手术、痢疾病人,为避免腹部胀气,不给牛奶、豆浆和过甜的液体。

18

12、简述增减营养膳食的类型及适应症。 答:(1) 低热能膳食: 适用于减低体重的人。

(2)高热能膳食: 适用于体重降低、结核病、甲状腺功能抗进和恢复期病人。 (3)高蛋白膳食: 适用于手术前后、营养不良、贫血、烧伤、结核病人和癌症病人。

(4)低蛋白膳食: 适用于急性肾炎、尿毒症和肝功能衰竭者。

第四章 生产环境与健康 一、名词解释

1、职业性有害因素:劳动者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性危害因素)

2、职业病: 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 病理改变,出现相应临床征象,并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

3、工作有关疾病: 是由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某些常见病的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的疾病病情加重等,这些疾病统称为工作有关疾病。

4、职业健康监护:以预防为目的,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人员地健康状况进行系统的检查和分析,从而发现早期健康损害地重要措施。

5、定期健康检查:是指按一定时间间隔对已从事某种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 6、生产性粉尘:指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7、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有粉尘在肺内阻留而引起的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8、矽肺:矽肺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SiO2含量较高的的粉尘达一定量后引起的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9、高温作业:高温作业系指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

10、听觉疲劳:较长时间停留在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超过15dB以上,甚至可高达3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后,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数小时甚至十几小时、二十几小时听力才能恢复称为“听觉疲劳”。 二、单选题

1.关于职业病特点错误的是 ..

A.病因明确 B.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C.病因大多数可定量测定 D.凡是接触均可患病 E.病变早期处理预后较好 2.不属于我国现行法定职业病分类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是

A.中暑 B.听觉适应 C.减压病 D.高原病 E.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3.工作有关疾病的特点错误的是 ...

A.职业性有害因素只是该疾病的发病因素之一 B.不是法定职业病

19

C.职业性有害因素是疾病的促发因素 D.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就可避免发病 E.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强度就可降低发病率 4.上岗前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

A.发现就业禁忌证和建立健康档案 B.发现临床病变 C.评价作业环境卫生状况 D. 对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定量评价 E.以上都不是 5.生产环境易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液体、固体、粉尘、烟 B.气体、液体、烟、固体 C.蒸气、液体、固体、烟 D.气体、蒸气、气溶胶 E.固体、液体、尘、雾 6.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

A.接触浓度和时间 B.机体的健康状况 C.接触的时间 D.年龄和接触的方式 E.营养状况和接触的时间 7.接触生产性粉尘可引起的工作有关疾病是

A.胸膜间皮瘤 B.石棉肺 C.尘肺 D.肺癌 E.慢性气管炎8.铅引起机体的主要早期变化之一是

A.小血管痉挛 B.卟啉代谢障碍 C.对神经鞘细胞作用 D.大脑神经细胞变性 E.神经系统的危害 9.沉积在骨骼中铅的存在形式是

A.磷酸氢铅 B.甘油磷酸铅 C.氧化铅 D.四氧化三铅 E.磷酸铅 10.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二级预防措施是

A.控制熔铅温度 B.上岗前健康检查 C.定期健康检查 D.定期检测空气中铅的浓度 E.加强通风排毒 11.目前国内驱铅治疗的常用解毒剂是

A.二巯基丙磺酸钠 B.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 C.二巯基丁二酸 D.依地酸二钠钙 E.二巯基丙醇 12.慢性铅中毒主要引起

A.正常细胞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大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3.慢性轻度铅中毒患者的处理原则是

A.驱铅治疗,调离铅作业 B.驱铅治疗后一般不必调离铅作业 C.积极治疗,必须调离 D.密切观察 E.对症处理 14.慢性铅中毒急性发作的典型症状是

A.腹绞痛 B.垂腕 C.周围神经炎 D.肌肉震颤 E.精神症状 15.金属汞在车间空气中的存在形态是

A.烟 B.固体 C.蒸气 D.雾 E.气体 16.驱汞治疗的药物主要为

A.CaNa2EDTA B.亚硝酸钠 C.Na2S2O3 D.二巯基丙磺酸钠 E.CaNa3DTPA 17.苯在作业场所存在的形式是

A.蒸气 B.气体 C.气溶胶 D.雾 E.烟

20

搜索更多关于: 卫生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的文档
卫生学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8b801dk4v721et5ih2n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