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2:15: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8、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方法 (p55)

(1)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取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并应尽的义务。 教育:学校教育,又称九年义务教育。

6、义务教育有什么特征? (p61)

①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②普遍性(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③免费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收学费)。

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法律保护的方式: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要求精神赔偿等。)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如:在向熟人敞开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倾诉对象;在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该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理解和帮助。 P55

第三单元 我们文化、经济权利

第六课 终身受益的权利(受教育权)

1、教育的含义和作用(p58--60)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帮助人超越一已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第三,教育能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2、什么是受教育权?(p60) 指公民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

3、为什么说教育改变国家和人们的命运?答:P60第一段整段

4、什么叫义务教育?实行义务教育的目的和法律依据是什么?(p61)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目的: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了分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国家在大力发展各级各类学校的同时,着力普及义务教育。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义务教育中的“义务”和“教育”是什么意思?(p61)

7、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履行哪些受教育的义务? (p64)

①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③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8、如何维护受教育权?当我们的受教育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例如:P62方式一、二、三、四

9、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见P65—66三个自然段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1、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哪些? (P69)

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财产按归属划分可分为:个人所有、集体所有、国家所有(财产的分类)。 在我国,施工发现的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捡拾到的他人的遗失物、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属于个人所有。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才受法律保护。

2、什么叫财产所有权? (p70)

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P70相关链接)。

3、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财产的所有权? (p71) 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保障其专心致志地从事生产、工作和学习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我国的国家审判机关通过哪些手段来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p72--73)

(1)我国的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最普遍做法)国家审判机关依据民事法律,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往往采用责令侵权人

13

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2)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最严厉,最有效做法)国家审判机关依据刑法,追究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通常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总之,我国指定、运用多种法律,采用各种不同方式,有效地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5、公民可以请求法院来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有哪些?(P74) ①当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时,我们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其所有权②当我们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返还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令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③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不法分割已经毁坏或者灭失时,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④当我们的财产被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处罚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撤销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6、什么叫遗产?作为遗传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P76)

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遗产。三个条件: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7、什么叫被继承人和继承人? (p76--77)

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

8、继承权的范围,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什么确定的?(p77)

(1)继承权的范围: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租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

(2)继承范围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扶养关系确立的。

9、什么叫继承权?(p77)指的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10、什么叫法定继承,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是怎样划分的? (p77-78) 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在我国现阶段,多数继承采用的方式)

继承顺序:继承开始后,由第一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继承,第二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不继承。没有第一继承人或第一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由第二继承人继承。

11、什么叫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有什么优点? ( p78)

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 最大优点是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12、什么叫遗赠?(p79) 13、有效遗嘱必须具备哪些条件?(p79)相关链接

14、如何维护继承权?(1)在遗产继承过程中,要摒弃那种不顾别人、自己多占的心理。

(2)我们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3)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

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15、什么叫智力成果?(p81) 主要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

16、智力成果的作用?作用巨大:它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推动了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

17、什么叫智力成果权?(p82)又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给予创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权保护,是创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励。

18、未成年人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1)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也不受年龄限制。(2)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19、公民如何依法维护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P84整一段。保护智力成果权,有赖于公众的维权意识。作为一个公民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第八课 消费者的权益

1、保护消费者权益有什么重要意义? (p89)

消费者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充当最后购买和消费的角色。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2、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9项) (p90-91)

14

(1)消费者享有安全权。人身、财产安全,是公民在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 (2)消费者享有知情权(知悉权),有权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 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

(3)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 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 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4)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 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公正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 制交易

(5)此外消费者还享有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9项权利。

4、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履行哪些义务? (p92)

5、作为消费者应该怎样去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避免上当受骗?(作为消费者,怎样炼就一双“慧眼”?) (p93--94) 作为消费者要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会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信息中进行比较、鉴别,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从而充分行使消费者权利,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

(1)我们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有关商品、服务、市场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2) 还需要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规的

规定及消费者维权途径等。(3)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

6、当消费者的权利受到侵犯以后,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维权? (p96)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结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

第九课 我们崇尚公平

1、你认为什么是公平?(p101)得到自己该得的,分担自己该做的

2、不公平的危害性有哪些?P102第一段(人们在社会合作交往中,??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

3、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哪些作用?(p102)

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在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失去社会持续发展。

4、辨析题: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我们不用追求和维护公平了。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1) 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叫公平的社会做出不懈努力。 (2) 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要理性客观的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我们要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3) 所以说认为世上没有绝对公平,我们不用追求和维护公平的观点是错误的,虽然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我们仍然要不懈努力追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5、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 (p104--105) (1)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2)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3)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1、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 (p109)

正义行为: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非正义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

2、正义和正义制度有什么作用? (p110) 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即使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也可以得到基本生存保障;即使是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人,也可以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不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3、正义与公平的关系是怎样的?(p111)三个自然段

4、我们应该怎样自觉维护正义?(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p112--115) (1)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在维护正义。我们要从小树立自己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

15

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2)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9、主动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把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而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3)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未成年人,既要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4)明辨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以伸张正义。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第一课 责任与较色同在

1、责任的含义: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当做某些事情。 2、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每个人要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

3、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具体来源有: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P6

4、每个人首先应自己对自己负责,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承担这种不负责任的责任。

5、对自己负责的表现:①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②做好自己的事情,约定守时、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P9

6、对自己负责的意义: P9

①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②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③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7、承担责任的代价:①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②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③需要放弃个人的一些兴趣和利益。 P14

8、承担责任的回报: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精神方面更重要,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P14

但我们仍然要它们承担责任。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10、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不言代价与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最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人利益使集体的责任 ,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P20

2、关爱集体的表现:(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2)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3)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P21

3、关爱社会的表现:(1)维护国家的尊严(2)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3)肩负铸造民族辉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⑷热心公益,服务社会。P23

4、关爱社会的意义: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P24

5、如何做负责任的公民?①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②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③做责任的主人,自觉承担责任,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④反思自己的责任,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P27-29 6、什么是自觉承担责任?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望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1、我国的国际地位: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P32

2、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最基本的国情)的原因? P34

16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8bl080pue1xkfw968ko77t6k14pg601b69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