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有辅导班经历的中学生对于课外辅导班的态度
前言:
在中国的中学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升学压力大,家长和老师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掌握学科知识,会带孩子报名各种辅导班,加之现在的辅导班机构越来越多,语文,数学,英语,引诱尽有。我个人从小学到高中上过各类辅导班,有自愿,也有被逼。有的效果很好,有的效果不佳,因此想写本次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
课外辅导班 中学生 摘要:
辅导班是有些孩子的必修课,是否愿意牺牲周末玩耍的时间上枯燥无聊的课程以换取高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一、选题来源 1.背景
辅导班,是以提高成绩(不一定学习成绩)为目的一个课外辅导机构。通常也称作:课外辅导班,学习辅导班,军考辅班。辅导班辅导的课程科目种类很多,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美术、体育、音乐等,还有一些语言类的辅导,以及社会上需要培训辅导的科目。正常情况下,课外辅导班能够把学生上课听不明白的知识给补充上,另外,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熟知度。辅导班的老师会侧重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效果调节得比较融洽,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思维。辅导班上课的次数一般每周一次,任课老师也会把自己授课的精华部分拿出来讲。学生专心听讲,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市面上的辅导机构众多,一直专业致力于中、小、幼学生的一对一个性化课外辅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全球语言培训、艺术体育培训等多方面的课程领域,凭借着严格的管理、优秀的教师团队、贴心的服务,得到了教育界及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为学生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全资源个性化立体教育快乐学习服务平台。 2.国家相关政策
针对现在广大学生选择课外辅导班的现状,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如:教师不得在课堂上推销培训机构;教师不得在培训机构代课;培训机构应严格控制收费标准。 青少年的现状:在调查中,有72.34%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曾上过课外辅导班,而上过一至两种课外辅导班的学生占到了22.22%,上过两种以上辅导班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5.44%。其中69.84%的孩子表示自己不太愿意参加课外辅导班。对于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意愿,部分学生表示,由于自身学习成绩不够出色,才会迫于无奈参加与学校课程相关的课外辅导班,其中以“紧跟学校课程进度,同步辅导”和“训练薄弱环节,查漏补缺”两种形式为主,分别占到总数的41.5%和46.9%。
3.家长的态度
在调查“家长对于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态度”时,选择“绝对支持”选项
的家长占总数的26.3%,而66.21%的家长表示尊重孩子的选择。随后记者对部分家长进行了单独采访,他们认为送孩子去参加课外辅导班无非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可是如果孩子对于上辅导班存在抵触情绪,他们绝对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同时,随着我市多项教育减负政策的实行,孩子有了越来越多的课余时间。因此怎样安排孩子的课外时间,成为许多家长头痛的问题。在本次调查中,有67.35%的家长会选择给孩子买课外辅导资料,辅助孩子进行学习。而在这些家庭中,有将近55%的孩子会针对自身情况,选择性地完成课外辅导材料中的题目,而不是全部做完。针对课外辅导材料的相关情况,部分老师认为现在的教辅市场比较混乱,部分材料甚至出现了较大的知识性错误,因此家长没有必要给孩子选择太多的教辅材料,并且在购买教辅材料时一定要细心选择,而学生“有选择性的做”的做法值得提倡。 4.社会舆论
在课外补习班这个问题上,学生、家长、老师三者之间,已隐隐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破除起来还真是不容易。一方面,家长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热衷于给孩子补课。另一方面,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实没有改变,对于广大莘莘学子尤其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学生们而言,通过努力取得高考优异成绩并被名牌高校录取,毕业后方能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因此,作为学生家长而言,也希望孩子能够“金榜题名”。此外,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教育的考核杠杆仍旧是考试成绩。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学校要求班主任、班主任要求学生??一层又一层,高考总是给人一种“兵临城下”的感觉,让每个人都绷紧神经。对于学校而言,自己的学生考取名牌大学的数量越多越好。因此,很多学校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老路,只为高分而教育。如果真想终结暑假补课现象,首先应该转变教育的“指挥棒”,突破应试教育桎梏,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对教师的考核既要注重学科成绩,又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现与引导。不过从当前高考现状和社会环境来看,这项“转变”还任重而道远。因此,要想结束这样的“禁补令”,急需进行教育体制的转型。否则,还会坚持很久很久。 5.个人经历
自己上中学生也上过很多补习班,补习班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是,对于学生的我们,压力大大增加,没有多余课外的时间。而且,自己也在培训机构做过兼职,更加体会到学生的不易,压力一层一层地加,补习班层见不穷。 6.小结
学生是否应该上课外辅导班,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460份问卷中,只有27人选择参加音乐、体育、科技类等非考试课程的课外班,而数学、物理、英语等仍然是学生报名参加的热门科目,这一现象就让人有点惊讶。学校课程减负了,可是学生的课余时间却仍然充斥着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如此的“减负”效果是谁都不愿看到的。因此,怎样减轻学生和家长在思想上的“负担”,或许是我们接下来更应该重视的问题。
二、过程 1:准备
(1) 利用周末兼职做助教的机会和同学们做调查。 (2) 与上海户口的大学同学在他们所在的高中做调查,调查的对象有上海中学,
华中师范附属一中,复旦附中,延安中学等。
2方式:问卷调查
附:问卷内容
上海市有辅导班经历的中学生对课外辅导班态度的调查
请在合适的选项上打“√”
1、您的成绩是 □偏上 □中等 □偏下
2、是否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无所谓 3、是否每年上课外辅导 □是 □不是
4、您认为效果如何 □非常好 □比较好 □一般 □没有效果
□非常不理想
5、为何选择辅导班 □拓展课外知识 □补习上课老师讲的内容
□被迫来上辅导班,没有为什么 □别人都上,多上总比少上好
6、您选择的科目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艺术类(美术、音乐)□其他
7、是否对课外辅导满意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比较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感谢同学认真填写这份问卷,诚挚祝愿学习进步,学业有成!
三、数据处理与结论
1调查显示:有48.9%的学生选择这种“好友介绍”的方式挑选课外辅导班。除此之外,28.12%的学生选择让自己的老师进行课外辅导,因为自己的老师对自身情况更为了解,能够因材施教,针对性强。相比之下,只有18.14%的学生选
择根据“广告渠道”挑选课外辅导班。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在选择课外辅导班时更加有针对性,同时也趋于理性。 2存在的问题:
(1) 普及的范围面不够宽,而且都是优秀的学校; (2) 没有对老师,家长进行调查问卷;
(3) 没有成绩的明确对比,只有个人自我感觉。 3总结:
辅导班的有利之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一套教法,有自己的优质学习技巧,他们在辅导班会展示出来,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多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一些学习缺乏自觉性的学生还有一定的管理和引导作用。
辅导班的不利之处,课堂学习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外辅导占用大量休息的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在学校进行了大量的学习工作,在休息时间还要学习,这无形中遏制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有些学生在这种压力下,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正常发展。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课外辅导占用大量休息的时间,势必影响课堂学习的效果;课外辅导会让人产生依赖心理,影响课堂学习态度,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