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垂直测量面ⅢⅡⅠ图3水平直线度测量原理图
②、最大跳动量(T2)按公式(6)进行计算 T2=lmax-lmin…………………(6) 式中:
T2—回转窑轮带或筒体的水平径向最大跳动量; lmax—为共测n组数据中各档所测l的最大值; lmin—为共测n组数据中各档所测l的最小值。 ③、平均值P2按公式(7)进行计算
P2=(l1+l 2+…+l n)/n…………………(7) 式中 P2—平均值
I—轮带或筒体最高点到水平基准面的测量数据 n—共测数据组数
④、总值(H2)按公式(8)进行计算 H2=P2+r…………………(8) 式中
H2—窑轮带或筒体中心点到测量基准面的距离 P2—平均值
第 5 页 共 10 页
r—轮带或筒体的实际半径
⑤、各挡轮组中心线与基准面距离
⑥、回转窑轮带或筒体测量点的水平轴线偏差按公式(9)进行计算。 △n2=H2n -S平均 式中
△n2—回转窑轮带或筒体测量点的水平轴线偏差; H2n—轮带或筒体中心点到测量基准面的距离; S平均—各档托轮组中心线与基准面距离S的平均值。 3、偏差稳定性的验证
1)、轮带及托轮直径测量、各档轮带顶间隙测量需经多次测量以稳定其测量数据偏差。
2)、窑筒体温度对顶隙的测量精确性影响较大,建议在窑筒体静止冷态下测量直线度。
3)、窑筒体轴线水平直线度及筒体轴线垂直直线度的测量因环境温度、窑温及人员技术素质情况不同等,影响测量数据偏差稳定性。
表1
回转窑垂直直线度测量数值记录表
数值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测量点 Ⅰ 第 6 页 共 10 页
Ⅱ Ⅲ Ⅷ 最大跳动量 平均值 半径 顶间隙 总值 轴线偏差 中心点偏差 注:在回转窑各挡轮带圆周方向上均分八等份作为测量点,并在各档轮带垫铁上做好标记为Ⅰ-Ⅷ。 表2
筒体中心线与基准面距离测量数据记录表
数值 S1-1 S数据 表3
轮带中心线与基准面距离测量数据记录表
数值 S数据 测量点 L1 L2
第 7 页 共 10 页
测量点 S1-2 S2-1 S2-2 S3-1 S3-2 S平均 L3 L平均 表4
回转窑水平直线度测量数值记录表
数值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最大跳动量 平均值 半径 总值 轴线 偏差 测量点 S1-1 L1 S1-2 S2-1 L2 S2-2 S3-1 L3 S3-2 注:在回转窑筒体圆周方向上均分八等份作为测点,并在窑筒体上做好标记号Ⅰ-Ⅷ
二、大齿圈偏摆的测量
大齿圈是回转窑的动力源装置,如果它的运行状况不好,必然会使窑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大齿圈主要存在有径向偏摆过大、产生周期性震动顶齿等问题,如果长久不解决会发生齿轮断裂等问题,给企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现将回转窑大齿圈偏摆的测量方法及需要工具介绍如下: 1、测量的工具:两套百分表
第 8 页 共 10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