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汉语》(下册)
一、
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5分)
6、 从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________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2、 得3、 ________部。 7、 2.《庄子》注本到清代有___________的《庄子集解》和___________的《庄子分 集释》。 4、 批5、 8、 3.《切韵》是隋代___________编写的,分为________韵。在《切韵》的基础阅上,北宋____________编成《广韵》。 人 9、 4.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 5.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舌上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 11、 6.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 12、 7.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联必须对仗。
二、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
1. 2. 3. 4.
韵目 之为言 粘、对 疏
17、 得18、 分 19、 批20、 阅人 13、 得14、 分 15、 批16、 阅人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题1分,共22分)
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3.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 .
4.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5.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
6.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7. 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 .8. 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
9.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
10. 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11. 亟其乘屋,起始播百谷。 .
12. 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
13.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
21、 14.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22、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 .23、 英俊鸟集,秦失其鹿。 ..24、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25、 18.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 .26、 19. 朋酒斯饗,曰杀羔羊。 .
27、 20、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28、 21.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29、 22.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
四、 指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式(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刘豫州遁逃至此。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之阳陵。 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义。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脯。 侣鱼虾而友麋鹿。
34、 得35、 分 36、 批37、 阅人 30、 得31、 分 32、 批33、 阅人 六 即 楚 州 中 人 有 病 无 急 去 药 无 药 可 服
五、 为下列古文加上标点(每题3分,共6分)
38、 东 坡 母 成 国 太 夫 人 程 氏 眉 山 著 姓
其 侄 之 才 字 正 辅 第 二 之 元 字 德 孺 第 子 邵 字 懿 叔 第 七 正 辅 初 娶 东 坡 女 兄 39、 (佗)复 与 两 钱 散 成 得 药 去 五 六 岁 亲
如 成 者 谓 成 曰 卿 今 强 健 我 欲 死 何 忍 以 待 不 祥 成 与 之 后 十 八 岁 成 病 竟 发 以 至 于 死
六、 简答(每题5分,共25分)
1. 简述《诗经》韵例的特色。
2. 介词“于” 有哪几种用法,各举一例说明。 3. 古书注解的主要内容是什麽? 4. 近体诗有哪些特点?
5. 说出《十三经注疏》中为《周易》、《尚书》、《礼记》、《春秋左传》和
《尔雅》作注疏的作者。
40、 得41、 分 42、 批43、 阅人 七、 为下列一首诗划出平仄,说明该诗是否是律诗,为什麽?如果是律诗,有拗
救要指出。(共14分)
48、 东 风 知 我 欲 山 行,吹 断 檐 间 积 雨 声。
49、 岭 上 晴 云 披 絮 帽,树 头 初 日 挂 铜 钲。
50、 野 桃 含 笑 竹 篱 短,溪 柳 自 摇 沙 水 清。
51、 西 崦 人 家 应 最 乐,煮 葵 烧 笋 饷 春 耕。
44、 得45、 分 46、 批47、 阅人 一、
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20分)
56、 1.《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指______;“一52、 得53、 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中的“一之日”是指夏历____月,“觱發”、“栗 烈”都是_________联绵字。
分 57、 2.《楚辭·九歌·山鬼》“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中“被”的
54、 批55、 读音是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遺”的读音是_
阅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
人 58、 3.《墨子·非攻上》“至攘人犬豕鶏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中
“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甚”的意思是_______。
59、 4.《老子》“天之道,其猶張弓與”中“其”的意思是________,“猶”的意思是__
_____________,“張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 5.《漢書·藝文志》“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中“者流”的
意思是_____________,“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61、 6.古注中的“曰”、“为”、“谓之”这几个术语不仅用来______, 而且用来辨析___
__________。其意义略等于现代汉语的“_____”。
62、 7.古注中“读为”“读曰”和“读若”“读如”的分别就在于:前者必然是_________
____;后者则一般是用于注音,但有时也是_____________。 二、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 集解: 63、 得64、 2. 衍文 3. 七音
分 三、 翻译:(26分)
1.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間,不67、 得68、 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爲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 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
分 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爲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
69、 批70、 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
阅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人 2. 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令尹曰:“殺之!”以爲直於君而
曲於父,報而罪之。以是觀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仲尼問其故,對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養也。”仲尼以爲孝,舉而上之。以是觀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誅而楚姦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異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幾矣。
3. 韓信曰:“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
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 四、 请分析下列文段的语言要点:(26分)
65、 批66、 阅人 75、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71、 得72、 木直中繩,輮以爲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曓,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 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无過矣。故不登高
分 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
73、 批74、 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阅76、 《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
人 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77、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絶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荀子·勸學》 1. 2. 3. 4. 5. 6.
通假字: 古今字: 异体字: 破读字: 词类活用: 双宾语:
五、 试全面分析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诗的格律特点:(16分)
78、 得79、 分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平仄类型: 展开全诗的平仄格式: 我宿五松下,│( ) 寂寥无所歡。│( ) 田家秋作苦,│( ) 鄰女夜舂寒。│( ) 跪進雕胡飯,│( ) 月光明素盤。│( ) 令人慚漂母,│( ) 三謝不能餐。│( )
用韵: 平仄: 对仗: 句式:
80、 批81、 阅人 (一) (二) (三) (四)
一、 解释下列术语:(每题2分,共14分)
1、 2、 3、 4、 5、 6、 7、
正义 衍文 脱文 粘 对 三平调 孤平
91、 得92、 分 93、 批94、 阅人 二、 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2分)
99、 1、具有使动用法的词类有 、 和 ;具有使动用法
的词类有 100、 和 。 101、 2、“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一句中使用的注释术语是 ,“泮读为畔”
一句使用的注释术语是 。 102、 3、“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一句中使用的注释术语是 。 103、 4、一首律诗分为四联,它们依次是 、 、 、 。
95、 得96、 分 97、 批98、 阅人 三、 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每题2分,共14分)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写出《十三经注疏》包含的典籍及其注疏者。(13分)
115、 得116、 分
104、 得105、 分 106、 批107、 阅人 四、 简答题:(共19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