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探索
作者:左宝霞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9期
摘要:翻译教学的中心工作是对学生的整体翻译能力加以培养,而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则将对翻译本质与翻译教学之间关系的研究作为重点内容,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基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应该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并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翻译能力实施全方位的培养。本文就在简要分析当前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以及这一翻译观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良好开展提供特定的支持。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英语教学;翻译教学;启示
认知语言学是上世纪80年代逐渐被提出并兴起的重要语言学科,也是现代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重点研究问题。90年代后,在中国翻译研究者的重视下,认识语言学理论逐渐被引入到中国翻译工作中,并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中,翻译研究工作一直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认知语言学中翻译观已经基本得到明确,认知语言学下的翻译研究也逐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是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较少涉及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以及翻译教学具体操作方面的内容,相关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因此本文基于高校英语教学需求对认知语言学对于中国翻译工作的启示作用进行合理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国翻译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的支撑。' 一、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从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角度进行分析,翻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角中,英语翻译工作表现出一定的体验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下面本人就基于认知语言学研究视角对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体验性特征
著名理论研究者Lakoff和Johnson所提出的体验哲学研究理论明确指出人的认知和人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对概念和意义等问题产生的理解以及人的语言构成都受到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经验的影响,而英语翻译工作就是基于这种认知影响来完成的,因此翻译工作必然带有一定的体验性[1]。一般来说,在认知语言学理论中,英语翻译的体验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作者的认知以及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其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受到其体验性活动的决定性影响,并且在这种体验活动的基础上,作者用特定的语言完成了对文本的创造。其二,译者和读者在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