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生命为何存在?这个问题值得人们冥思苦想。
文中:每个人都在冥思苦想,举棋不定。(写出了同学们十分苦恼的心情,每个都犹豫不决。表现了下笔的艰难,取舍的痛苦。) 5.不啻
字典意: ①不止,不只; ②如同。
造句:这消息对于他来说,不啻晴天霹雳。
文中:对已是万般无奈的我们,此语不啻惊雷。(此处为如同。表现了这句话对我们的打击之大几同学们的痛苦。) 6.势不两立
字典意: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存在。
造句:自从那件事后,他们从亲密无间的朋友变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
文中:它们在纸上势不两立地注视着我,陷我于深深的两难。(笔和阳光只能择其一。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内心面临的痛苦的抉择。) 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字典意:形容地势险要,易受难攻。
造句:这里的地形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古便是战略要地。
文中: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便简洁而挺拔地出现了。(表现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后,最终的答案简洁而挺拔地出现在纸上,作者认清了自己的方向。) 3.【常识】
毕淑敏,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昆仑殇》《红处方》等。 4.【情节线索梳理】
我的五样 空气 水 太阳 鲜花 笔 生命存在的意义
我的五样
老师列出题目: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
水 空气 阳光 鲜花 笔 选择五样 逐一说明选择理由 舍 逐一陈述体验 人生价值 舍弃的感受 的一次升华
存一舍四 存
5.【思想归纳】
作者通过描写一个虚拟的选择过程,对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行追寻。在一次次痛苦的抉择中,作者想要的答案渐渐浮出水面。作者终于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因此坚定了前进的信念.
6.【语句研习】
1.例句:刹那间好象有一双阴冷的鹰爪扼住了我的喉咙,顿觉手指发麻,眼冒金星,新如雷鼓,气息屏窒息??
赏析:作者连用多个成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划去“空气”后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使读者也深受感染.
仿句:刹那间好象有一阵阴冷的风从我身边吹过,顿觉手脚冰冷,头晕目眩,心惊胆颤,浑身发抖??
2.例句:这种充满痛苦和抉择的测验,像一个渐渐缩小的闸孔,将激越的水流凝聚成最后的力量,冲刷着我们纷繁的取向.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便简洁而挺拔地出现了。
赏析:作者形象地总结了选择的过程,突出了这个过程的艰难和最后选择的意义.作者经过大脑的深思熟虑及内心的痛苦挣扎,将目光从面聚集到一个突出的点,最终认清了自己生命的意义,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取向.
仿句:这种充满痛苦和艰辛的过程,向一个渐渐缩小的控,将分散的光聚成最后的能量,照亮了我们迷惘的未来.当那道路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何去何从,就简明而坚毅地显现了。
3.例句:我细心地收起自己的那张白纸,一如收起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赏析:作者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更明白自己接下来该做的.作者将人生比作船票,将生命的意义比作航向和终点,将生命的过程比作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表现了作者对自我的期望和鼓励.
仿写:我小心翼翼地收起自己的那份清单,如同收起一张既定的车票.知道了路线和目的地,剩下的就是日夜兼程披荆斩棘的奋斗了。
(1)万物好似压缩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平铺直叙摆在那里, 等待你的手挑选。 货筐是那样小,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
理解:用形象的方式表明了测试的形式和实质——从生活的发现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了解自己珍视的东西,以此来发现生命的意义。
仿句:一切经历仿佛压缩成一条长河中的浪花,波光粼粼的流淌,等待着你的回望。河道是那么蜿蜒,万物的纷繁复杂,只有时间历经洗涤沉淀。 (2)、我细心收起自己的那张白纸,一如收起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理解:用比喻的手法,说明作者通过测试明确了自己的价值,从此会更加坚定的努力埋头苦干。
仿句:我仔细收藏捡起的那片落叶,一如收起整个秋日的回忆。回想起曾经的绚烂与收获,剩下的就是深刻的反思和对冬日的憧憬了。
获得教养的途径(问题探讨) ◎ 求学之道
8
劝学(节选)/荀子(组长:陈昀,孙志豪)
1.【初高中衔接】
《鱼我所欲也》关于思考的片段。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关于思考的片段。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词语】 1、重点字词 (1)假【jiǎ】 1)借助。例:○1善假于物也○2假舆马者○3假舟楫者(《劝学》) ...2)借。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2)绝【ju?】 1)横渡。例:而绝江河(《劝学》) .
2)隔绝。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3)非常。例: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3)疾【jí】
1)洪亮。例:声非加疾也(《劝学》) .2)快。例:不以疾也(《三峡》) .2、一词多义
(1)水
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液体水) .2)非能水也(游泳) .(2)一 1)骐骥一跃(数词) .2)用心一也(专一) .
(3)生 1)君子生非异也(同“性”,天赋,资质) .2)蛟龙生焉(生长) .(4)利
1)金就砺则利(锋利) .2)非利足也(使??快) .(5)非 1)君子生非异也(没有)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除了)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非能水也(游泳) .用心一也(专一) .
(3)动词使动 輮以为轮(使??弯曲) .
(4)形容词使动 非利足也(使??快) .
4、通假
(1)輮【r?u】 輮以为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
(2)暴【pù】 虽有槁暴(同“曝”,晒干) .(3)有【y?u】 虽有槁暴(同“又”) .(4)知【z hì】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同“智”) .
(5)生【xìng】 君子生非异也(同“性”,天赋,资质) .
(二)虚词 1、而
(1)转折:○1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水为之而寒于水○3而见者远 ...4而闻者彰○5而致千里○6而绝江河○7锲而舍之 ○....(2)并列:○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蟹六跪而二螯 ..
(3)修饰:○1吾尝终日而思矣○2顺风而呼○3登高而招○4吾尝跂而望矣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