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国家一级建造师《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 附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1:23: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正确答案:A,B,C,E 4、A、 B、 D、 E 5、A, C, D 6、ABD 7、B、 C、 D 8、正确答案:A,B,D,E 9、正确答案:A,C,D 10、BCE

三、案列分析题(共5题,每题24分)

1、1.浆喷搅拌桩的作用原理是:

在搅拌桩机的上下旋转中将喷入的水泥浆与桩体内的泥土充分拌合,搅拌桩体发生化学固结并产生一定的承载力,同时桩间土在桩的限制下也产生一定的承载力,形成复合地基,能够承担路基土体自重和列车荷载。 浆喷搅拌桩的主要施工步骤是: (1)平整场地; (2)定位测量; (3)桩机就位; (4)向下旋钻至桩底; (5)边提钻边喷浆边搅拌; (6)桩头段二次复喷复搅。

2.浆喷搅拌桩桩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足,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可能在如下几方面: (1)水泥浆的主要材料水泥不合格; (2)水泥浆配合比不合适; (3)水泥浆喷量不足; (4)搅拌不均匀; (5)桩头段复搅拌不充分。

第 13 页 共 17 页

3.质量问题出现后应采取的解决措施是:采取侧位补桩的措施解决。 2、1. 1、风机放置位置不对,风机不能安置在弃碴堆的平台上。

设置通风机时,其安装基础要能充分承受机体重量和运行时产生的震动,或者水平架设到台架上。

2、弃碴堆置在洞口的边坡处不对。

弃碴不能堆置在洞口的边坡处,应修建永久性弃碴场挡护工程。弃渣场应选择在雨水回流量不大,冲刷不严重的地方;选择在肚大口小,有利于建拦渣工程的地方。 3、洞门位置没有按照有关要求修建洞门排水沟、截水沟。

洞门位置应按有关要求修建洞门排水沟、截水沟,防止雨水冲刷,产生滑坡塌方。 2.1、应有专人找顶找帮。对开挖面要经常检查,特别是爆破后的工作面及附近尤应加强检查,如可能产生险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工作人员到达工作面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详细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石块或裂缝,应及时予以清除或支护。

3、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15分钟以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检查有无瞎炮或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及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松动和变形。如发现瞎炮时,必须由原装炮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理,当检查人员经过检查确认危险因素已排除后,才可撤除警戒,允许施工人员进入工作面工作。

3.1、两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当两端工作面间的开挖距余留8倍循环进尺,或接近15m时,应停止一端工作,将人员和机具撤走,并在安全距离以外设立警戒标志,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

2、洞内爆破作业必须统一指挥,并由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爆破操作合格证的专职爆破工担任,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到不受有害气体、震动和飞石损伤的地点,在两个开挖面相离200m内时,爆破时必须提前一个小时通报,以便另一头作业人员撤离险区。

3、1.工程中路基施工主要包括路堑开挖、路堤填筑、桥涵缺口填筑、路基支挡、坡面防护等内容。

2.工程路基施工中路堑开挖施工应按施工时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实际情况结合设计要求进行布置。路堑开挖可按地形情况、岩层产状、断面形状、路堑长度及施工季节,并结合土石方调配选用全断面开挖、横向台阶开挖、逐层顺坡开挖、纵向台阶开挖等方法之中的一种进行开挖。

路堑开挖遇有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

(1)设计边坡、基床的土石种类或岩层结构与实际明显不符时;

第 14 页 共 17 页

(2)因自然灾害危及垫底或边坡稳定时;

(3)采用新的或特殊的施工方法,需改变边坡坡度时; (4)需增设或改变支挡、防护结构及排水设施时。

3.地基处理常用方法主要有:(1)换填;(2)抛石挤淤;(3)填筑排水砂垫层;(4)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5)套管法施工砂井;(6)袋装砂井;(7)塑料排水板;(8)挤密砂桩;(9)碎石桩;(10)粉体喷射搅拌桩;(11)浆体喷射搅拌桩;(12)高压旋喷桩;(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14)强夯;(15)重锤夯实;(16)真空预压;(17)堆载预压。 4.路基有下列施工要求: (1)

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量不满足要求时,必须按照设计将地基处理后才可填筑路堤。

(2) 开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填料选择,合理规划运土路线,按照设计要求的填土加载速率编制填筑施工计划。

(3) 运土道路应采用合格的填料填筑,其基底应适当做排水、加固处理,路面结构应能满足重载行车的需要。 (4)

过渡段的地基处理宜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

(5) 正式填筑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性试验,特别对于软土地基,还要同时进行加载时的沉降观测,以确定合适的加载速率。 (6) 率。 (7) (8)

整个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均应进行路基的沉降观测,并依据观测数据控制填土速

路堤各部位的沉降观测点,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沉降观测的频次应按设计要求办理,若沉降较快还应加密观测频次。

(9) 若设计没有规定时,一般按下列指标控制填筑速率:边桩水平位移量每天不得大于5mm。路堤中心平面沉降量每天不得大于10mm,当超过以上控制指标时应停止填筑,待沉降值恢复至控制指标以内时,方能恢复填筑。

(10) 路堤应采用合格的填料填筑,其压实标准与一般路堤相同。 (11) 反压护道应与路堤同时填筑。 (12) 填筑路堤应按规定预留沉降量。

(13)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供沉降观测资料,供修正设计。

5.该工程的路基坡面防护工作应选用边坡植物防护,因为工程施工时期正是春季,适宜植物存活和生长的季节,并且此种坡面防护方式投入较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高。

第 15 页 共 17 页

4、(1)该工程应采用邀请招标,主要原因是该工程是属于国家安全、秘密的工程。

(2)招标文件的内容:工程名称、地址;占地面积等;已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经济技术要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确定的规划控制条件和用地红线图;可供参考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测量等建设场地勘察成果报告;供水、供电、环保、市政道路等方面的基础资料;招标文件答疑、踏勘现场的时间和地点;投标编制要求及评标原则;投标文件送达的截止时间;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未中标方案的补偿办法。 (3)因为工期延长是非施工单位原因所造成,故施工单位有权提出索赔。 其中:

第1)项:属于工期延长索赔,是合理要求。

第2)项:现场经费中的现场管理费一般与工期长短直接有关,也属于合理要求;现场经费中的临时设施费一般与工期长短无关,故不宜提出索赔。

第3)项:由于工程尚未破土动工,材料及机具尚未进场,不存在流动资金积压问题,不应提出索赔。

引起索赔的主要因素:

发包人违反合同给承包人造成时间、费用的损失;因工程变更(含设计变更、发包人提出的工程变更、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工程变更、以及承包人提出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变更)造成的时间、费用损失;由于监理工程师对合同文件的歧义解释、技术资料不确切,或由于不可抗力导致施工条件的改变,造成了时间、费用的增力口;发包人提出提前完成项目或缩短工期而造成承包人的费用增加;发包人延误支付期限造成承包人的损失:合同规定以外的项目进行检验,且检验合格,或非承包人的原因导致项目缺陷的修复所发生的损失或费用;非承包人的原因导致工程暂时停工;物价上涨,法规变化及其他。索赔依据应合理,证据要充分。

(4)选择B。因为:工程保修金宜在中间支付工程进度款时分批扣留,这样可以避免工程款的多付超支现象,有利于业主控制投资。

(5)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要求是不合理的,因为在施工图预算中的其他直接费内已包括了冬、雨期施工增加费,不应再单独提出索赔冬期施工增加费的要求,因此竣工结算时无权再重复提出索赔。

5、1. 施工企业将桥涵顶进工程分包出去不合法。

原因:施工企业的分包未经业主同意,分包其应征得业主同意。

2.本工程一次死亡2人,根据铁路建设质量事故的等级划分,属于一次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为大事故。 处理程序:

第 16 页 共 17 页

①事故报告

本次质量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并保护事故现场。施工单位必须在12小时之内向建设管理单位报告,并通知有关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建设管理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铁道部建设管理司提出书面报告。 ②事故调查处理

本次事故属于大事故,应由建设管理单位组织调查处理,并报铁道部备案。

工程处理方案必须经有关单位审定后,方可实施。事故处理需要进行变更设计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完成后,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保证营业线上的桥涵顶进的施工安全的措施:

(1)顶进涵洞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线路进行加固,防止路基塌方和线路横向移动。 (2)顶进箱身应在列车运行间隙进行,严禁在列车通过线路时顶进。

(3)顶进现场应具备适当数量的道碴、枕木、草袋、木材、钢材等料具,一旦线路变形时,应立即抢修,确保行车安全畅通。

第 17 页 共 17 页

2019年国家一级建造师《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 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8rgn61wbd6rgfk15sw18xzko02xvg00fvn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