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7.神经-体液调节:
某些内分泌细胞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成为反射弧的传出通路的延伸。这种情况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8.反馈:
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地将信息输回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整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
9.正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作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10.负反馈: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11.调定点:
是指自动控制系统所设定的一个工作点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只能在这个设定的工作点附近一个狭小范围内变动。
12.重调定:
调定点在一定情况下发生变动,这个过程称为重调定。 13.前馈:
是指干扰信号对受控部分的直接作用。它能使输出变量在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之前就能得到纠正。
11 / 14
四、问答题
1.答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特点见表1-1。 表1-1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传入 和传出神经对机体各部分进要
的调节方式,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全身性主要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随血液运送到全身组织器官, 从而调节它们的活动 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的化学物 质,可扩散影响邻近组织的功 能身的功能活动
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 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 生的适应性反应 表1-2 反馈 负反馈作用
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映输出 变量的信息,其作用与控制信
12 / 14
息的作用方向相反,以纠正和 调整控制信息
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映输出 变量的信息,其作用与控制信 息的作用方向-致,以加强控 制信息的作用维持稳态生理意义 是人体最主要的 调节方式特点
作用迅速、局限、短暂、精确作用较缓慢、广泛、持久作用范围较局限调节幅度较小体液调节代谢、生长
发育与生殖等基 本功能 使局部与全身的 功能活动相互配 合和协调 协助维持生理功 能的稳态 局部性 自身调节
2.答反馈的分类及生理意义见表1-2。 正反馈使某一生理活动不断加强、迅速完成
13 / 14
3.答前馈与负反馈的比较见表1-3. 表1-3
活动预见性前馈 有预见性: 能够提前作出适应 性反应,防止干扰负反馈
无预见性;仅能在受到干扰后恢复到原先的稳定水平(滞后性)
波动性无波动性,但会发生预见失误有波动性,即在恢复过程中不可能立即达到原先水平而是左右摇摆,逐渐稳定较快
由于可能出现预见失灵,从而 出现偏差较慢
必然出现偏差;出现偏差后才引起纠正,纠正也不会完善发挥作用快慢 出现偏差
14 /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