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支持他们完成学业,从而达到\淡化资助色彩,体现亲情关怀,促进全面成长,实现双向受益\的最终目的。
据悉,我校将在总结第一批\亲情对子\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将这个活动在重庆市巴南区、吉林省通榆县、长春市市内及近郊的贫困学生中广泛展开。同时,\红烛哥哥·红烛姐姐\计划不仅面向本科生,还将发动研究生、博士生、留学生参加,而且还可以通过\红烛叔叔阿姨””红烛爷爷奶奶\等形式动员教师、离退体干部参加此项活动,以资助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 (王占仁) 智建中
智建中,原智体洁,江苏省盐城县伍佑镇人。1911年10月28日生。1937年7月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智建中出生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智幼亭,前清监生,家中除有住房数间外无其他产业。父亲智亭荪前清末年为廪膳生员,科举停止后,考人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曾任徽州中学教员、盐城县立高等小学校长等职。1915年,智建中4岁时,父亲去世,原来只靠其父工薪维持的生活,陷入困境,只能靠典当,借贷来维持。后来,其母带他们兄妹4人寄居于外婆家。
智建中5岁上学,读私塾及小学。1922年考人盐城第二高等小学,1925年毕业。这期间国内民主思想活跃。1925年孙中山逝世,关于孙中山和五卅运动的宣传,对幼年的智建中产生一定影响,萌发模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意识。他积极参与了盐城县抵制日货运动,从此迈出了革命的第一步。
1925年,智建中求得外祖母的资助,考入盐城县立初中,直到1928年毕业。这期间北洋军阀混战,孙传芳、张宗昌、白宝山等北洋军阀几次进击江淮,人民颇受其害。智家在高利贷盘剥下,生活益感困难。少年时代的智建中开始忧国忧民,既对个人前途苦闷,又对社会不满。
1928年夏,智建中初中毕业,在二姑母的资助下,考人江苏省立镇江中学高中师范科。镇江中学前后两任校长爱国的民族主义思想强烈,校内民主思想活跃,公开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党化教育\以及反对逮捕有共产党嫌疑的学生。\九·一八\事变后,学校公开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这些对智建中都有不小的影响。特别是通过阅读进步书刊及参加镇中剧社\和\学生自治会\等一系列活动,智建中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贪污腐化、屠杀革命青年、对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不抵抗主义\等等有所了解和不满。这主对后来智建中的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建立,打下了思里基础。 1931年夏,智建中高中毕业,因家庭经济困难,不自升学。由镇中介绍任镇江私立敏成小学教员,为了积蓄学费又应聘为祁益之的家庭教师。后经祁介绍任金坛初中教员。
1933年7月,智建中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靠他两年的工薪积蓄和姑母的资助,也难以维持大学自生活与学习。不得不自谋出路。在“东方高级中学”和“文化中学”两个学校任历史教员,赚些钟点费,以牛助学习与生活费用。
人大学后,各种政治派别、各种政治思想以及各中史学观点纷至沓来。智建中通过学习与观察,最后人识到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最正确的。智建中把马克思主义学说观点和历史上一些问题结合起来考虑,逐渐认识到完全信任史籍记载,对史料不进行考证,对历史的解释,完全是\正史学派\陈腐、封建的正统观念;人识到资产阶级的所谓\科学研究方法\的不科学。基于这种认识,智建中于1934年2月发动与组织部分进步学生起来反对\正史学派\的王桐龄教授,并与学校当局和保王派作斗争,最后取得胜利。从此,智建中开始了大学时期的革命斗争。这年暑假智建中回家乡伍右后,组织镇上部分学生反对当地的新旧土豪劣绅活动。
1934年秋,北平师大地下共产党组织,通过梁寒水把智建中等几个人组成\哲学研究组\给他们制订研究大纲,指导他们阅读、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通过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智建中增进了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考辨,提高了对政治斗争的认识,批判了原来颇为相信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共产党的政治路线有了认识。认识到只有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彻底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国家、对个人才有前途,从而树立起初步的共产主义人生观。
智建中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共产党领导下,在北平师大学习期间,参加了
一系列社会活动,成为全校有名的活跃分子。1935年黄河决口。华北几省水灾严重,智建中参加了共产党组织的\华北水灾救济会\。同年秋,日本帝国主义搞\华北自治\运动,华北形势紧张。共产党把\水灾救济会\改为\北平学生联合会\智建中任学联委员,参加共产党发动的\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群众签名请愿活动。这年的\一二·九\运动,智建中更是积极的参与者,他以北平师大学生纠察组组长的身份,从发动群众,游行示威,到与军警搏斗,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以后又多次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抗日活动,直至北平沦陷。
1936年2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立,智建中参加了\民先\。
1936年秋,\北平师大学生会\被反动当局解散,智建中由北平师大民先大队部推派为师大学生代表参加\北平学生救国联合会\原学联),担任学联常委,负责宣传部工作,并领导北平西南区(西单以南,前门大街以西)各校学生团体。绥远抗战爆发后,智建中又搞\援绥\工作。这年冬,12月12日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并要求援绥抗战,智建中参加了示威游行。西安事变后,智建中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他以学联代表身份,见宋哲元于怀仁堂,向宋宣传党的政策,争取宋哲元与廿九军投人抗日斗争。
1937年2月有13省市学联代表参加的\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在北平成立,同时成立了\华北学生救国联合会\智建中以北平学联代表身份参加\华北学联\负责日常事务,积极贯彻执行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为了团结抗战,要求国民党实现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于1937年3月12日智建中等人以\北平学联\身份发动学生群众到香山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塚前,由智建中主持,举行公祭。当场通过了要求恢复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的决议案,向国民党施以压力。
同年,共产党为了发动农民抗战,智建中等以学联和\民先\代表身份,常在星期
天去北平西郊进行抗日宣传,对学生进行游击战争训练,教唱革命歌曲,组织演出街头剧等。
7月7日,日寇炮击芦沟桥,廿九军奋起抵抗,抗战爆发了。智建中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参与\北平学联\组织的各项抗日活动,如慰问芦沟桥前线战士和守城军警,并做一些后援工作。
北平沦陷后,智建中结束了大学生活,由党组织派赴南京、武汉等地做抗日工作。 智建中到南京后,即与郑代巩等发起组成\平津流亡同学会\。智建中被选为交际部长,负责对外联络工作。他们经常向国民党一些党政机关干部和南京新闻界、文化界人士宣传党的\停止内战,抗日救亡\等一系列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这一活动在当时颇有影响,引起国民党的注意,不久\平津流亡同学会\被迫停止活动。
11月南京危急,智建中率具有坚定抗日思想的学生数十人乘轮船赴武汉。到武汉后,在湖北省委青委书记杨学诚领导下,负责筹备\青年救国团\工作。\青年救国团\成立后,智建中任团部常委,交际部长。\青救团\在当时很有群众基础,是最为活跃的革命青年团体,团结广大青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活动。
‘一二·九\运动后,以沈钧儒为首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了,并于1938年夏在武汉改名为\抗战建国协进会\。智建中由共产党推荐任\抗战建国协进会\干事会干事。同年6月,智建中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转正。
秋天,智建中受共产党委派去第五战区参加\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的筹备工作。后来就在该会工作。该会名义上由李宗仁领导,但不少骨干分子都是共产党员,因为名义上是李宗仁领导的,所以\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在社会上就有了合法地位,也就便于活动。
11月25日武汉失守,智建中转到鄂东的歧亭、宋埠,再转到鄂北襄樊,在军民文化部工作。军民文化部的几名共产党员,组成党的支部,智建中任支部书记,领导抗日宣传等工作。不久\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随五战区司令长官到襄樊,为配合未来的抗日游击战争,在一些战略上比较重要的地方,设立了文化站,进行抗战宣传工作。文化站又下设了若干文化队进行秘密活动,智建中受钱俊瑞委派负责各队的编制和分配工作。不久,智建中与李伯余等人向襄樊以西建立文化站、队。随后,智建中又负责建立老河口办事处,任主任,负责光化、谷成两地的文化站、队工作。
老河口及鄂北各地多设有天主教堂,有些神父以传教为名,进行间谍活动。他们霸占土地,放高利贷,还有枪枝弹药,收发报电台等。经过侦察,干12月初掌握了这些神父的间谍罪证。针对这一情况,智建中在取得党组织的同意后,发动群众开展\锄奸运动\。
12月9日晚借纪念\一二·九\运动三周年之机,向在文化站、队工作的青年和当地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