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辽宁省营口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三诊地理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9 22:44: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辽宁省营口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三诊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100千米,表示成数字式是 A.1∶1000 B.1∶10000 C.1∶1000000 D.1∶10000000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其有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三种,它们之间 可以相互的转化。所以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100千米,表示成数字式是1∶10000000,故本题选D。【点睛】

本题主要的是比例尺相关知识,为基础题。 2.下列节日中,天安门广场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 A.三月八日妇女节 C.十月一日国庆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北半球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与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昼夜等长。所以北半球夏至、冬至昼夜长短差异最大,所以六月一日儿童节与夏至最接近,昼夜长短差异最大。故选D。 3.关于图中“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说法,解释错误的是( )

B.九月十日教师节 D.六月一日儿童节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坐地日行”是指地球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特征。

4.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些科学家预测,由于现代的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空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一现象,方法有: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植树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等;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故选:D。

5.我国地势分成了三级阶梯,其中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

C.阿尔泰山—祁连山—武夷山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其中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自北向南分别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秦岭-淮河是南北方地区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第一、第二阶梯分界线,阿尔泰山—祁连山—武夷山没有构成地理分界线,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阶梯分界线有关知识,要求识记。 6.下列有关聚落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B.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没有差异,只是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不同 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不同,建筑材料相同 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完全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故A符合题意; 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有差异,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也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不同,建筑材料也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都有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该题考查聚落与环境,分析解答即可。 7.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是( ) A.20°N 【答案】C 【解析】 【分析】

B.30°S

C.19°N

D.25°N

B.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详解】

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度数越小纬线越长,故答案选C。 8.读图,完成下题。

红腹滨鹬属于跨越南北半球长距离迁徙的鸟类;每年6—8月是红腹滨鹬繁殖期,而后开始长途迁徙进行越冬,9月到达越冬地,直到次年4月再次迁徙。在迁徙途中常在沙滩、沿海、河口等处觅食。短暂停留,寻找食物。

有关红腹滨鹬的迁徙路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每年8月红腹滨鹬从南半球飞往北半球越冬 ②每年9月到次年4月,全球各地都进入冬季 ③6—8月,澳大利亚沿海地区是红腹滨鹬的繁殖地 ④6—8月,俄罗斯北部沿海地区是红腹滨鹬的繁殖地 ⑤红腹滨鹬在迁徙过程中,可能短暂停留的地区是乙地 ⑥甲乙丙丁四地中年温差最小的是甲地 A.①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读材料分析可知,每年8月以后,北半球进入秋冬季节,南半球气候逐渐变暖,所以年8月红腹滨鹬从北半球飞往南半球越冬,故①不正确;每年9月到次年4月,北半球进入秋冬,南半球是春夏季节,故②不正确;6—8月,红腹滨鹬在北半球繁殖,所以③不正确;读图可知,6—8月,俄罗斯北部沿海地区是红腹滨鹬的繁殖地,④正确;红腹滨鹬在迁徙过程中,可能短暂停留的地区是丙地,因为丙地位于沿海地区,

B.⑤⑥

C.②⑤

D.④⑥

辽宁省营口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三诊地理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8ts83s5ix6trx01723y3gzju6vsv000dl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