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狂风,干燥;南极大陆降水稀少,冰雪遍布,被称为“白色沙漠”。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7.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3日2时18分,伊拉克发生7.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4.9度、东经45.75度,震源深度20千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中大致位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对此次地震震中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C.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答案】1.B 2.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定位和半球的划分。北纬34.9度、东经45.75度
1.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向东增大为东经;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向北增大为北纬。读图可知,甲地的经度小于东经30度,纬度小于北纬30度,大于0度,所以甲点不可能是此次地震的震中;乙经度大于东经30度,小于东经60度,纬度大于北纬30度,所以乙点有可能是此次地震的震中;丙点的经度大于东经60度,小于东经90度,纬度大于0度,小于北纬30度,所以丙点不可能是此次地震的震中;丁点的经度大于东经30度,小于东经60度,但纬度大于0度,小于南纬30度,所以丁点不可能是此次地震的震中。所以此次地震的震中大致位于图中的乙点。故选B
2.南、北半球划分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根据震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其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南北半20°W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18.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1.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致呈现什么趋势( ) A.增长
B.基本平稳
C.下降
D.直线上升
2.目前,我国每年人口增长数量仍然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 C.人口素质低 【答案】1.C 2.A 【解析】 【分析】
1.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明显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故选C.
2.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人口问题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19.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B.男女比例失衡 D.计生政策不力
1.当地球公转至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淮安市昼最短夜最长 C.淮安市的季节为春季
2.当地球公转至丙位置时,北半球节气是( ) A.春分
B.冬至
C.夏至
3.同学们今天参加地理期末考试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 ) A.丁—甲之间 【答案】1.A 2.B 3.C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当地球公转至甲位置,在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为北半球的夏季对于北半球来说,昼长夜短,淮安位于北半球,故答案选A。
2.读图可知,当地球公转至丙位置时,在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对于北半球来说,昼短夜长,故答案选B。
3.读图可知,甲是夏至日即6月22日;乙是秋分日即9月23日;丙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丁是春分日即3月21日。期末考试时间大约是1月份,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即丙—丁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故选C。 【点睛】
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0.我国少数民族与其特点组合正确的是( ) A.壮族---孔雀舞 C.满族---人口最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孔雀舞是我国傣族的传统舞蹈.故A不正确;B.回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具有分布广泛的特点,几乎每个省都有回族的分布.故B正确;C.目前,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故C不正确;D.泼水节是云南傣族人民每年都举行的重大节日.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民族的分布特点.
21.峰农为了“连花夺宝”,往往要不停地迁徒放蜂。读图“我国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B.回族---分布最广 D.藏族---泼水节
B.甲—乙之间
C.丙—丁之间
1.影响蜂农迁徒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人类活动
2.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答案】1.C 2.D 【解析】 【分析】
1.影响蜂农迁徒放蜂的直接原因是花期时间。读图可知,不同的月份有相应的植物开花,图中花期有明显的维度变化特征,说明影响花期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纬度高,气温低,花期来的晚,故C对;地形、降水对花期影响小,故A、B错;人类活动对花期无影响,故D错;所以该题的答案选C。
2.读图可知,各地随着纬度升高,先后进入花期,过程是逐渐变化的,不需要快速迁移到另一地区,故A、C错;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应机动灵活,故D对;在北方缺少内河航运,故B错;所以该题的答案选D。
22.某考察队沿图中虚线箭头穿过极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B.内河航运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A.方向没改变 B.方向改变了 C.方向一直为西北 D.方向一直为西南 【答案】B 【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