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教学(张云秋老师)结课作业
201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班 郭静 2100102125 2011年07月03日
现代汉语“是??的”的语法结构的授课教案
201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班 郭静 2100102125
学校:首都师范大学 班级:国际文化学院 初级汉语水平C等一班
时间:2011年6月24日 上午 9:00—9:50 ,9:55—10:45 地点:国际文化学院教学区604 任课教师:2010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班 郭静
课题名称:初级阶段汉语语法课
教学对象:国际文化学院留学生(英语母语背景)
初级(下)汉语水平,词汇量达到1300左右
授课时数:2课时(100分钟) 使用教材:《汉语教材》第二册(上)
教学目的:
1、通过所给课文的情境,使学生准确体会“是??的”的意义和用法。
2、通过“是??的”句型的具体语法的讲解,是学生熟练掌握其结构格式与语义功能,并
能够恰当的运用所学句型进行叙述和表达。 3、 通过针对性的句型练习,是学生达到准确理解、熟练运用、灵活交际的要求。
4、 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进一步明确“是??的”的使用情境,并鼓励他们自己
设计交际情境,积极运用所学句型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如何用“是??的”强调;“是??的”中“是”的省略问题;动词后面有名词作宾语的情况下“的”的位置。
教学方法:
1、复习生词:听写上节课讲解的课文中出现的生词。
2、讲解课文:在学生理解生词的基础上,带学生朗读课文,给学生讲解课文大意,并挑出含有“是??的”的句子,说明“是??的”的意义。
3、语法例释:通过提供适当的交际情境,使学生从中体会“是??的”的特定含义和习惯
用法;小结“是??的”的规范语法和注意点,对比英语的强调句,使学生清晰准确地把握英汉相关语法点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迁移应用的操练:让学生做替换练习和改错练习,进一步明确“是??的”的用法。
4、表达训练:遵循任务式教学的原则设计组织课堂活动,体现教学的交际性和实践性。
教学进度:
第一课时安排:①听写复习生词
②领读讲解课文,根据课文中的例句,简单训练目标句型 第二课时安排:③讲解操练本课核心语法点
④组织课堂活动
教学工具和手段:
1
汉语语法教学(张云秋老师)结课作业
201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班 郭静 2100102125 2011年07月03日
多媒体:PPT 教具:笔、教材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 复习听写本篇课文中的生词。(让一个同学到黑板上写,其他人在练习
本上写,然后师生一起检查、纠错,强调其中的重点、难点,最后齐读这些词语。)
听写后用PPT展示答案
前天 qia?n tian n.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研究生ya?n jiu sheng n. postgraduate 打工da gong v. work for other people 利用li? yo?ng v. make use of 假期jia? qi n. holiday 旅行社lu? xi?ng she? n. travel agency 组织 zu zhi v. organize 老板lao ban n. boss
需要xu ya?o v. need 收集shou ji? v.collect
(此环节用时10分钟)
(二) 讲解课文
指定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随后老师逐句讲解课文大意。
《我是跟旅行团一起来的》
丹尼丝:王老师,您好!好久不见了!
王老师:你好!丹尼丝,你是什么时候来的? 丹尼丝:前天刚到的。 王老师:是来学习的吗?
丹尼丝:不是,是来旅行的。
王老师:一个人来的吗?
丹尼丝:不是,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 王老师:你已经工作了吗?
丹尼丝:没有,我还在读研究生。
王老师:是在打工吗?
丹尼丝:是的,我利用假期到一家旅行社打工。他们组织了一个旅游团,老板就让我陪他们来了。他知道我需要来中国收集资料,所以一有来中国的旅行团,他就安排陪团来。 王老师:这个老板还真不错。
丹尼丝:是。他给了我很多帮助。
王老师:去别的地方了吗?
丹尼丝:去了,我们先在香港玩了三天,又去了深圳,是从深圳过来的。
王老师:坐飞机来的吗?
丹尼丝:不是,坐火车来的。旅游团的人都想坐坐中国的火车,看看铁路两边的风光。 王老师:什么时候回去?
2
汉语语法教学(张云秋老师)结课作业
201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班 郭静 2100102125 2011年07月03日
??
(此环节用时15分钟)
挑出包含“是??的”句型的典型对话,分析讲解其意义和用法。
PPT展示句型
王老师:丹尼丝,你是什么时候来的?(提问时间)
丹尼丝:(我是)前天刚到的。(强调时间)
(提问:你是什么时候到北京的?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点名学生A和学生B回答。)
王老师:是来学习的吗? (提问目的)
丹尼丝:不是,是来旅行的。(强调目的)
(提问:你是来北京看朋友的吗?点名学生C回答。昨天你是什么时候出去的?你是去邮局寄信的吗?点名学生D回答。)
王老师:(是)一个人来的吗? (提问状态、情况) 丹尼丝:不是,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强调状态、情况)
(提问:你是和妈妈一起来北京的吗??点名学生E回答。听说你上个暑假去新加坡了,一个人去的吗?点名学生F回答。)
王老师:去别的地方了吗?
丹尼丝:去了,我们先在香港玩了三天,又去了深圳,是从深圳过来的。(强调趋向)
(提问:你是从哪里出发来中国的?点名学生G回答)
王老师:(是)坐飞机来的吗?(提问方式) 丹尼丝:不是,(是)坐火车来的。(强调方式)
(提问:你是怎么来中国的?(交通工具)点名学生H、I、J(远国近国都要涉及)回答上周你去杭州了,是吧?你是怎么去杭州的?点名学生K回答) (此环节用时20分钟)
带领全班同学朗读课文。 (此环节用时5分钟)
(三) 归纳总结语法点
PPT展示语法点
PPT1
汉语用“是??的”强调已经发生的或完成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目的、施事和受事等。在肯定句中“是”可以省略,否定句中,“是”不可以省略。
3
汉语语法教学(张云秋老师)结课作业
201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班 郭静 2100102125 2011年07月03日
The construct “是??的”emphasizes the time, location, manner, purpose, subject and object ect., of an act that has already taken place or completed. In an affirmative sentence, “是”may be omitted, in a negative sentence, “是”cannot be omitted.
如:我不是来学习的。不能说,我不来学习的。 我是来旅行的。可以说,我来旅行的。
PPT2
动词如果有名词作宾语时,宾语常常放在“的”的后面。
If a verb takes a noun as its object, the object is often placed after“的”.
A:你(是)在哪儿学的汉语? B:(是)在北京学的(汉语) A:你(是)怎么去的上海? B:我(是)坐飞机去的上海。
PPT3 语法要点与对应例句 是??的
已经发生的动作 爸爸昨天来北京了。
强调来的时间 爸爸是昨天下午四点钟来的北京。 强调来的方式 爸爸是坐飞机来的。 强调来的目的 爸爸是来看我的。 强调来的对象 爸爸是和朋友一起来的。 是??的+名词宾语 我是在杭州读的本科。
PPT4 “是??的” VS “It is that?”
“是??的”只能强调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动作的时间、方式、目的、对象等,不能强调将来,而“It is that?”不单可以强调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动作的时间、方式、目的、对象等,还可用于将来。
爸爸是昨天下午四点钟来的北京。
It was 4 O’clock that my father arrived in Beijing. 爸爸是坐飞机来的。
It was by the air that my father arrived in Beijing. 爸爸是来看我的。
It was in order to see me that my father arrived in Beijing. 爸爸是和朋友一起来的。
It was with his friends that my father arrived in Beijing.
It is me that will go to see the Vienna new year’s concert after 11 years. 我十一年后要去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不可以转换成是“十一年后,是我去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除非加上“要”,说成“是我十一年后要去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 因此,“是??的”本身没有表将来的意义。 (此环节用时20分钟)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