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童年的水墨画》说课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23:37: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童年的水墨画》说课稿

《童年的水墨画》这篇课文是一篇儿童诗,说实话我本不想这样上这节课,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儿童诗。但是学生很喜欢儿童诗,在还没有学到这一课的时候,有的学生在和我聊天的时候说很喜欢这一课,我问为什么,学生的回答令我很吃惊,这样的文章语言多美啊,还有这不是画,但是读了之后大脑就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来。还有一个学生对我说他自己也想写一写这样的小诗。我想,这不正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吗?但是我也知道要想上好这节课很不容易,没有一篇阅读课文好上。为了满足学生,我今天这节课也是尝试着来上的,所以肯定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的地方,诚恳地请各位领导老师给与批评与指导。

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我采用小组汇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带来的快乐,反复朗读,由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同时,通过学生的收集和自己的亲身经历,练习说话,写话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尽可能地使语文学习综合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2.反复朗读,由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感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前置性作业:

我在本节课设置了几个前置作业:

1.把《童年的水墨画》这篇课文读给你的家人听。读给家人的目的是让学生认真地去读,并让家长给与指导,把课文读得流利正确。

2.你在这篇课文中有认识了哪些字、词朋友呢? 生字: 生词:

3.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个片段?相信总有打动你心灵深处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

4.追寻童年的记忆,用我们手中的笔。写一写,画一画。可以是自己童年的趣事,也可以是童年的梦想。还可以是搜集来别人的童年趣事。

设计流程:

课前背古诗 一分钟小喇叭,让学生介绍有关童年的感悟。

课堂环节即课前预习、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我在这节课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歌曲导入。

我选择了歌曲导入课题的办法,请学生汇报前置预习中的思考。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选择一组选一人汇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既是为了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实也是训练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并对课文初步掌握的情况。

三、理解诗意,放飞想象。

在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个片段?相信总有打动你心灵深处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抓住这一点让学生最能引起自己思考、震撼自己心灵的地方,细细地读,慢慢地品,联系实际。放飞想象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交流汇报中,我采用了先请一个小组发言,其他同学或小组补充说明的方法。学生就之前没有提到的或提到但观念不同的可以补充展示,有深入认识的也可以补充,如果有的小组与前一组同学找的亮点地方不一样,也可以就自己的亮点进行展示发言,其他小组或同学在进行补充,这样的设计不仅解决了时间问题,并且也使每个小组、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做到以读引读。

四、拓展延伸,快乐练笔。

这一环节,读写结合,读画结合,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而发想到自己童年的趣事,童年的梦想,搜集名人的童年的趣事,让学生有所看、所读、所经历的在小组内交流。这一环节即让学生读了、看了、想了、说了、同时也写了,我想更重要的是学生真正地懂得课文的意义所在,哪怕是一句话也好。读写结合。达到以读引读的目的。

五、小结、布置实践作业。

由课内引向课外,举办学生感兴趣的以“儿童诗”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让学生学会真正的生活方法。是这一节课的理论深化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童年的水墨画》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8w8m3hp989sc9l3ppnv1xep036fc3019f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