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住宅设计中应注意的卫生防疫问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0:32: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工程建筑学相关资料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RELATED INFORMATION

住宅设计中应注意的卫生防疫问题

不久前“非典”和“禽流感”的相继流行,特别是香港住宅小区淘大花园集体感染“SARS”的事件,使居住的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如何在住宅的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中,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上,提高住宅的卫生防疫性能,增强其对疾病的“免疫力”,已是建筑设计师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1、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卫生防疫问题某些疾病是与住区环境和住宅内部构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不良建筑综合症和建筑相关疾病等已经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住区规划应着眼于全局,一切从科学出发,在确保规划合理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住宅建筑与卫生防疫的相关关系,注重优化住区周边环境和卫生防疫条件,创建健康的人居环境。

⑴ 住区规划时首先要切实做好选址,基地和周围环境不应存在污染源,关注主导风向,住宅建设用地必须远离垃圾堆场、废气排放附近及城市污染源的下风口。

⑴ 从规划设计上注重保护好用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别

1

工程建筑学相关资料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RELATED INFORMATION

是对原有的绿林、水体、山石等的保护利用,使人与自然更加密切亲和。

⑴ 住宅与住宅间的规划间距要保证楼层、居室有效的日照时间与通风效果。阳光普照和空气流通可以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的自然卫生防疫手段。

⑴ 注重绿地建设,优化树种的选择和水体的流动,防止花絮飞扬或污水滞留造成的病菌传播或繁殖。

⑴ 适当控制住区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过分追求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加大了环境的承受能力,从而形成人口过分密集、空间拥堵、环境恶化,容易造成疾病的感染和传播。 ⑴ 合理规划住区水体环境,污水、废水和垃圾处理要达到无害化,甚至资源化。

2、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卫生防疫问题住宅的单体设计也对居住的健康产生影响,主要应从优化平面设计、改善室内自然净化条件,提高卫生防疫性能等方面入手。

2.1优化平面布局,提高卫生防疫性能功能的合理分区是保证居民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因而应在满足使用功能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优化平面布局,提升健康要素,增强其

2

工程建筑学相关资料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RELATED INFORMATION

对疾病的自身“免疫力”。

⑴ 在塔式住宅设计中不宜采用内天井式平面。因面向内天井开窗的房间多为厨房和卫生间,是污染源的易发区,当天井内无法形成正压的情况下,污浊空气携带病菌悬浮在天井中,容易形成烟囱效应的“拔风”现象,造成气流污染和“串味”,倒灌室内,对住户室内卫生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 ⑴ 塔式住宅平面设计应明确各户型的空气对流通道,单朝向户型的设计必须采取通风措施。

⑴ 塔式住宅凹口深度和宽度比应不大于2:1,最小开口宽度不应小于3米。凹口过深过窄,都不利通风效果。 ⑴ 板式住宅不宜采用长内廊和外廊式平面。因长内廊通风效果差,外廊一般连通各户的厨房和次卧室、容易串烟串味,产生视觉干扰,同时也易传染病毒。

⑴ 板式住宅宜设计成南北通透型,即南客厅、北餐厅的布置方式。厨房宜设计在餐厅侧面,以免遮挡厅的通风采光。厨房靠北墙设置时,宜留出宽度不小于1.2米的采光口(或北向阳台),以满足餐厅的采光通风要求。

2.2改善室内通风、采光环境,提高自然净化能力直接

3

搜索更多关于: 住宅设计中应注意的卫生防疫问题 的文档
住宅设计中应注意的卫生防疫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8xy666pi1371qz5d0ci05ej21u0yu00k1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