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3.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这里指柔弱。 今义:不可以;不中用。 ..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5.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 今义:身心劳苦。 ..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既自以心为形役 (被动句) 2.复驾言兮焉求 (宾语前置) 3.将有事于西畴 (状语后置) 4.寓形宇内复几时 (省略句,省略“于”) 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 6.乐夫天命复奚疑 (宾语前置 ) 7.《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8.而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 9.翱翔蓬蒿之间(省略句,省“于”) 10.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 11.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 12.此小大之辩也 (判断句) 13.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 14.而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 1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状语后置)
五、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文言虚词) 之
悟已往之不谏 ( 助词,取独) 恨晨光之熹微 (助词,取独) ..感吾生之行休 ( 助词,取独)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动词,到,往 ) ..宾主尽东南之美(助词,的) 识盈虚之有数(助词,取独) ..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取独) ..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取独)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取独) ..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代词,他)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代词,他)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助词,的) ..以
木欣欣以向荣 (连词,表修饰 ) 农人告余以春及 (介词,把)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 .而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介词,因为) .
觉今是而昨非 (连词,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 (连词,表修饰 ) ..
泉涓涓而始流 (连词,表修饰) 控蛮荆而引瓯越(连词,表并列)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表转折)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 我决起而飞(连词,表修饰) ..于
9
访风景于崇阿 (介词,在 ) 极娱游于暇日(介词,在 )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彼于致福者 (介词,对于) ..急于星火 (介词,比)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介词,对)..然
腹犹果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其
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 彼其于世(“彼其”两个代词桑用,他) ..且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用在句首) 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穷且益坚 (连词,表转折,反而) .则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表承接,那么) 时则不至(副词,或) ..也
南冥者,天池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风之积也不厚(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为
既自以心为形役 (介词,被)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动词,叫做)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语气词,呢) 以八百岁为春(动词,当做) ..
六、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一词多义)
引 矜
引壶觞以自酌 (端起)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怜惜) ..控蛮荆而引瓯越 (连接)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自夸) ..尽 期
宾主尽东南之美 (全) 帝乡不可期 (期望) ..潦水尽而寒潭清 (干) 外无期功强近之人(jī,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胜 是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盛大) 觉今是而昨非 (正确)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经得住)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 ..胜地不常 (名胜、美好).
10
必修五重点篇目阅读练习答案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7~10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6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职:任职 .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自夸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 .D.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听:听从 .7.D/听:准许,成全。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C.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D.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8.C/所:均作结构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事物”。A以:上句,介词,凭;下句,连词,因为。B且:上句,连词,而且;下句,副词,将。D为:上句,动词,表判断,是;下句,助词,表示反诘语气,呢。 9.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
A. 文中先提出古代君王的政治纲领是“圣朝以孝治天下”,这就为孝敬祖母找到理论依据,也为自己不立即奉诏做了言之有理的开脱,更暗示武帝要以孝治国。
B. 第一段李密写到了曾“少仕伪朝”的重大问题,以委婉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也无不事二主之心,希望借此消除晋武帝的疑虑,获得他的同情。
C. 作者着重陈述了刘氏病重至“朝不虑夕”的情形,以及与之血肉相连须臾难分的亲情,果决地摆明了自己的意愿,可谓有理有据,情真语切,而水到渠成。
11
D. 为了不让朝廷利用臣子的职分是应该“尽节于陛下”,再向自己施加高压手段,作者提
出一个折中方案,即先尽孝道,后报皇恩,使“报养刘氏”能够实现。 9.A/“以孝治天下”就是晋武帝的治国纲领,故“暗示武帝要以孝治国”有违文意。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 _ ⑵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⑴祖母孙子两人,相依为命,因为这拳拳亲情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更相、区区、废远,各1分) ⑵我的辛酸悲苦,不仅仅是蜀中百姓以及两位州中长官所见到的明知的。(辛苦、非独、牧伯,各1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共9分)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节选自《陶渊明集》)
14. 请就诗中描写的某一景物谈它的象征意义。(4分)
答: 14.“松菊犹存”既是庭院景物的描写,又有象征意义。“松菊犹存”暗示诗人高洁的品格仍在。“白云出岫”“倦鸟知还”象征诗人厌倦官场,而急于归园田。“抚孤松”也是在言志,寄托孤傲坚贞的情怀。(具体分析一例,即可。举例1分,分析3分) 15. 简析诗人从哪些方面写了归田的生活乐趣?(5分)
答: 15.①抵家之乐。初见家门,稚子迎候,其乐融融。②居室之乐。入室居处,诗酒自娱,松菊寄傲。③涉园之乐。出入庭院,遐观云鸟,良多趣味。④出行之乐。亲友相悦,琴书消忧,或从农事,或游山水,行乐及时。(分析3点得3分,分析4点得满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