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用(B)固定在立杆上;
A、旋转扣件 B、直角扣件 C、对接扣减
33、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A)mm
A、400 B、500 C、600
34、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
应大于纵距的(A);
A、1/2 B、1/3 C、1/5
35、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
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A)mm。 A、180 B、200 C、300
36、当脚手板长度小于(A)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
靠固定,严防倾翻
A、2 B、3 C、1.5
37、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B)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
A、100~120 B、130~150 C、160~180
38、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A)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A、200 B、300 C、400
39、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不小于(A)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A、1.2 B、1.5 C、0.8
40、可调托撑支托板厚不应小于(B)mm,变形不应大于1mm;
A、4 B、5 C、3.5 41、扣件在使用前应(A),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A、逐个挑选 B、随机抽样检验 C、分批抽样检验 42、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C),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A、斜撑 B、纵向水平杆 C、横向水平杆
43、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C)mm,其板的两端均应固定于支承杆件上。
A、250 B、200 C、150
44、连墙件的布置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C)mm
A、500 B、400 C、300
45、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C)mm处的立杆上。
A、400 B、300 C、200
46、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A)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A、两跨 B、三跨 C、四跨
47、脚手架立杆顶端栏杆宜高出女儿墙上端(A)m,宜高出檐口上端1.5m。
A、1 B、1.2 C、0.8 48、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 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 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3 每搭设完(C)高度后; 4 达到设计高度后;
5 遇有六级强风及以上风或大雨后;冻结地区解冻后; 6 停用超过一个月。
A、10m~15m B、10m~12m C、6m~8m
49、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A)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A、由下而上 B、由中间到两边 C、由上而下
50、脚手架应铺满、铺稳,离墙面的距离不应大于(C)mm;
A、180 B、200 C、150
51、临街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B)的防护措施。
A、高空坠落 B、坠物伤人 C、机械伤害 52、单、双排脚手架底层步距均不应大于(B)m。
A、3 B、2 C、2.5
53、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对高度(C)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
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
A、21m B、22m C、24m 54、高度不大于(B)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
A、4m B、6m C、5m
55、运料斜道宽度不宜小于( )m,坡度不应大于(C),
A、1.5 1∶3 B、1.2 1∶4 C、1.5 1∶6 56、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应为(B)。 A、10~20mm B、20~30mm C、30~40mm
57、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A);
A、100mm B、110mm C、120mm
58、满堂脚手架应在假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A)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
A、6m-8m B、5m-8m C、4m-6m
59、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在(B)米以下时,应在架体顶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 A、6 B、8 C、10
60、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在( )米及以上时,应在架体底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 )米
分别设置连续(C)。
A、8、6、横向剪刀撑 B、6、8、竖向剪刀撑 C、8、8、水平剪刀撑
61、普通型满堂支撑架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B)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
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
A、4m-6m B、5m-8m C、3m-5m
2
62、普通型满堂支撑架高度超过8米,或施工总荷载大于( )KN/m,或集中线荷载大于(A)
KN/m的,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 A、15、20 B、10、15 C、12、18 63、型钢悬挑脚手架一次性悬挑高度不宜超过(C)米。 A、24 B、18 C、20
64、型钢悬挑梁宜采用(B)截面的型钢。悬挑钢梁型号及锚固件应按设计确定,钢梁截面
高度不应小于( )mm。
A、实腹式组合、160 B、双轴对称、160 C双轴对称、140
65、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A)mm。 A、16 B、14 C、18
66、型钢悬挑脚手架钢丝绳、钢拉杆不参与悬挑梁受力计算;钢丝绳与建筑结构拉结的吊环
应使用HPB235级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C)mm。 A、16 B、18 C、20
67、型钢悬挑脚手架悬挑梁悬挑长度按设计确定,固定段长度不应小于悬挑段长度的(B)倍。
A、1.2 B、1.25 C、1.5
68、当型钢悬挑梁与建筑结构采用螺栓钢压板连接固定时,钢压板尺寸不应小于(A)(宽mm×厚mm);
A、100×10 B、110×10 C、150×10
69、当型钢悬挑梁与建筑结构采用螺栓角钢压板连接固定时,角钢规格不应小于(B)。 A、50mm×50mm×6mm B、63mm×63mm×6 C、70mm×70mm×6mm
70、型钢悬挑梁锚固段设置在楼板上时,楼板的厚度不宜小于(B)mm。如果楼板小于这个厚度应采取加固措施。
A、110 B、120 C、100 71、双排脚手架应按规定的间隔采用(D)与主体结构连接,且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不得拆除。 A、立杆 B、纵向水平杆 C、横向水平杆 D、连墙杆
72、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刚性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得大于建筑物
的层高,且不得大于(B)m。
A、3 B、4 C、5 D、6
73、剪刀撑需要接长时,应采用搭接方法,搭接长度不小于(C)mm。 A、300 B、400 C、500 D、600 74、钢管应平直,平直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C);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严禁
使用有硬伤(硬弯、砸扁等)及严重锈蚀的钢管。 A、1/300 B、1/400 C、1/500 D、1/600
75、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架体高度在(C)m以下时,可设抛撑来保证架体的稳定。 A、5 B、6 C、7 D、8
76、连墙件应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下斜连接,下斜角度不
得超过(A),不得采用上斜连接。
A、10° B、15° C、20° D、25°
77、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主节点处必须设置横向水平杆,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单排
脚手架横向水平杆插入墙内长度不应小于(C)mm。 A、100 B、150 C、180 D、200
78、挑梁必须按设计要求与主体结构固定牢靠。承受挑梁拉力的预埋吊环,应用直径不小于
16mm的圆钢,埋入混凝土的长度不小于(D)mm,并与主筋焊接牢固。挑梁的挑出端应高于固定端,挑梁之间纵向应用钢管或其他材料连接成一个整体。 A、200 B、240 C、300 D、360
79、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中,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B)mm。 A、100 B、150 C、200 D、300
80、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中,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
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D)。
A、1/5 B、1/4 C、1/3 D、1/2
81、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置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A)mm。 A、130~150 B、150~180 C、180~250 D、250~300
82、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D)mm。 A、100
B、150 C、180 D、200
83、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B)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撑杆可靠地固定。 A、100 B、150 C、180 D、200
84、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中,连墙杆与架子连接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
于(C)mm。
A、100 B、200 C、300 D、400
85、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中,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
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B)m。 A、10 B、15 C、20 D、24 86、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C)跨设置一道。
A、4 B、5 C、6 D、7
87、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杆以上(B)步。 A、一 B、二 C、三 D、四
88、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
高低差不应大于(C)m。
A、0.5 B、0.8 C、1 D、1.2 89、上人斜道的铺设宽度不得小于1.5m,坡度宜采用(D)
A、1∶6 B、1∶5 C、1∶4 D、1∶3
90、高层施工脚手架(高20m以上)在搭设过程中,必须以(B)m为一段,根据实际情况,采
取撑、挑、吊等分阶段将荷载卸到建筑物的技术措施。
A、10~15 B、15~18 C、18~20 D、20~25
9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在底布设置高度不大于(B)处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A、180mm B、200mm C、240mm D、250mm 92、悬挑脚手架搭设时,要严格控制分段脚手架的垂直度,垂直度偏差,第一段不得超过(D) A、1/100 B、1/200 C、1/300 D、1/400
93、悬挑式脚手架钢梁锚固端不应小于悬挑长度的(B)倍。 A、1.0 B、1.25 C、1.5 D、1.6
94、承重的满堂红脚手架,纵向水平杆(顺水杆)每步间距离不得大于(B)m。 A、1.0 B、1.4 C、1.8 D、2.0 95、一次悬挑脚手架高度不宜超过(C)m。
A、10 B、15 C、20 D、25
96、承重的满堂红脚手架,立杆的纵、横向间距不得大于(C)m。 A、1.0 B、1.2 C、1.5 D、1.8
97、脚手架搭设、拆除、维修和升降必须由(A)负责,其他人员不准从事脚手架操作。 A、架子工 B、技术负责人 C、项目经理 D、监理工程师
98、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时,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B)
mm。
A、300 B、500 C、800 D、1000 99、脚手架中上、下两相邻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称为(A)
A、立杆步距 B、立杆纵距 C、立杆横距 D、立杆跨度
100、当立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B)个旋转扣件固
定。
A、1 B、2 C、3 D、4
三、多选题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等施工用落地式单、双排扣件式钢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