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再思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6:44: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对辩证的否定观的梳理

——从其历史演变过程看辩证的否定观的发展和完善

[摘 要] 辩证法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提出是为了克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面临的理论困境,辩证法之所以能克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面临的内在困境,就在于其否定性。长期以来,在辩证法的研究中,关于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尤其是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辩证法的否定性灵魂哲学界给予了相当多的关注与讨论。本文从辩证法的否定性的相关方面——辩证的否定观角度,从哲学史上经典作家们对辩证法的否定性的论述,尝试着对辩证的否定观的发展和完善进行系统的梳理。 [关键词] 辩证的否定观;黑格尔;马克思;列宁;现代解释

在哲学史上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自身发展过程的特点就是否定之否定,否定性伴随着辩证法发展与讨论的始终,同时,否定性的思想是哲学中较为难懂又最能体现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实质性的一个哲学概念,否定性思想历来受到经典作家的高度重视。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辩证的否定思想进行梳理。 一、黑格尔的辩证否定观

在黑格尔的各种哲学中否定性占据相当重要的份量,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黑格尔,黑格尔是在批判宗教神学及机械唯物主义外因论时提出这一理论的。他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提出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①从而肯定了矛盾存在的合理性,肯定了扬弃矛盾、否定之否定的合理性。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事物和概念中存在着矛盾,这一点古代的辩证法家就已经认识到了,并不是黑格尔的独特的发现。黑格尔的辩证法比以往的辩证法更为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仅看到了矛盾,看到了否定,而且还看到否定还要被否定。这就是我们前文所提到的黑格尔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否定之否定规律,黑格尔并把这种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自己整个哲学体系构成的基本规律。在他看来,否定之否定同对立面的统一完全是一回事,黑格尔有时甚至把它抬得比对立统一还高,他说,“内在的否定性”正是“自身运

②动的灵魂,一切自然与精神的生动性的根本”。在分析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过程中,

黑格尔这样认为在肯定阶段时,其中就已经潜存着否定;当肯定转化为否定时,

黑格尔.逻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6页.

黑格尔.逻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0页.

- 1 -

矛盾就暴露出来;而否定之否定,也就是肯定与否定融为一体,对立面得到了统—。因此,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也就是矛盾的揭露和解决的过程。只有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或概念才真正实现了自我运动和自己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另一方面,在理解肯定和否定的概念上,黑格尔也是比较全面、辩证的。黑格尔认为如果只看到肯定和否定的互相排斥和互相矛盾的对立趋向,这只是单纯的否定观。如果既看到肯定和否定的对立关系,又把否定看作是对肯定的更深入的说明这才是辩证的态度。否定战胜肯定,事物的发展并未到此止步,否定还要被扬弃,以达到否定之否定。黑格尔认为只有否定之否定才是辩证的否定。本人认为黑格尔的这个思想是很深刻的,因为在否定之否定阶段,肯定才是真正现实的存在物,否定才是完成了自己作为发展的活的灵魂的能动作用。正如黑格尔所说:“活的实体,只当它是建立自身的运动时,或者说,只当它是自身转化与其自己之间的中介时,它才真正是个现实的存在,或换个说法也一样,它这个存在才真正是主体。实体作为主体是纯粹的简单的否定性,唯其如此,它是单一的东西的分裂为二的过程或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而这种过程则又是这种漠不相干的区别及其对立的否定。所以唯有这种正在重建自身的同一性或在他物中的自身的反映,才是绝对真理,而原始的或直接的统一性就其本身而言,则不是绝对的真理。真理就是它自己的完成过程,就是这样的一个圆圈,预悬它的终点为目的并以它的终点为起点,而且只当它实现了并达到了它的终点它才是现实的。”①

但是,在黑格尔那里,只有抽象的思维活动和精神劳动,才具有本源意义上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物质的、感性的劳动只是“精神活动的样式”;真正的人在根本上是自在自为的自我意识,人的关系领域是“现在世界的精神的光天化日”。“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因此,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因此,对异化的、对象性的本质的任何重新占有,都表现为把这种本质合并于自我意识:掌握了自己本质的人,仅仅是掌握了对象性本质的自我意识。因此,对象之返回到自我就是对象的重新占有。”②这表明,黑格尔的否定性辩证法是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以一种“抽象的、逻辑的、思辨

黑格尔.逻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0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65页.

- 2 -

的”形式表达了人类历史运动的辩证法。“由于黑格尔根据否定的否定所包含的肯定方面把否定的否定看成真正的和唯一的肯定的东西,而根据它所包含的否定方面把它看成一切存在的唯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所以他只是为那种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①[7](P159) 二、马克思的辩证否定理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最集中地讨论辩证法问题的著作之一,尤其他 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清晰地表明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态度,并凸显出马克思自己对辩证法、尤其对辩证法的理论基础这一根本问题的洞见。对此,马克思有过一段十分重要的论述,常被人引证。这一论述是:“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

②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在规定人的本质时,黑格

尔引入了劳动以及生成的观点,认为人是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本质的,“人的真正存在就是他的行为”。③马克思由此认为,黑格尔“把劳动看做人的本质,看做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看做“人在外化范围内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

正是由于对劳动进行了相当深刻的哲学思考,并用劳动来理解否定,黑格尔提

出了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而马克思得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当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并把物质实践理解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时,否定性的辩证法就获得了一个现实的基础,成为一种“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马克思还强调,在现实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否定观还有具有客观性和联系性、发展性:一方面,马克思在写《资本论》中每一概念、过程、阶段的否定时,都是以铁的事实为根据,按照资本主义的客观现实进行分析、抽象、概括,由简单到复杂,最后得出资本主义必亡,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这就是说,否定是客观世界复杂事物的真实反映,无论否定的内容、形式或特点都离不开自然界或人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59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30页.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213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63页.

- 3 -

社会。恩格斯说“在辩证法中,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法把它消灭。”①这充分地说明了,辩证否定是有其客观性的,不是概念的自己运动,不是把发展过程理解为概念的发展,而是理解为事物和现象的发展。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否定是有客观性的,它的客观性的基础是唯物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的科学性即辩证性。正因为这种辩证性是建立在唯物的基础上,所以它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是在事物内在矛盾的基础上进行的自我否定。在事物或现象的无限发展过程中,一个否定被另一个否定所代替,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有无数个否定。正如马克思1847年在批判海因岑对否定范畴的理解时说:“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这种辩证的否定没有止境,没有绝对终极,只要是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人类在延续,那么否定就要进行下去,只不过是否定的形式和方式有时不同罢了。 三、恩格斯对辩证的否定观的诠释

恩格斯说过:“在辩证法中,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式把它消灭。斯宾诺莎早已说过:Omnis determinatio est negatio,即任何的限制或规定同时就是否定。再说,否定的方式在这里首先取决于过程的一般性质,其次取决于过程的特殊性质。”②这里,恩格斯明确指出否定方式有一般和特殊之分,外在否定作为一种特殊的否定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1)从矛盾的性质上看,它不是事物内部矛盾两个方面地位的彼此消长,而是外部矛盾激化的直接结果;(2)从表现形式上看,它不是事物自身的演变,而是他物对自身作用的结果;(3)从发展进程上看,它不是原事物的延续,而是原事物的中止。所以,恩格斯又指出:“我不仅应当否定,而且还应当重新扬弃这个否定。因此,我做第一个否定的时候,就必须做得使第二个否定可能发生或者将有可能发生。怎样做呢了这就要依每一种情况的特殊性质而定。如果我磨碎了大麦粒,如果我踩死了昆虫,那么我虽然完成了第一个动作,却使第二个动作成为不可能了。因此,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特殊的否定方式,经过这样的否定,它同时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181页.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第139页.

- 4 -

搜索更多关于: 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再思考 的文档
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再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92k37cwed5nd0e7mk2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