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自学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5:14: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 》分材自学稿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高二历史组 班级: 姓名: 日期: 编号:B303 【课程标准】

掌握理学形成的背景,弄清宋代儒学的发展。 【学习目标】

1. 识记理学形成的背景,弄清宋代儒学的发展。

2、列举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影响。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3、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难点:理解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 【自主学习】

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 盛行, 在民间的传播。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有了新发展。

2、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概况:(1)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 ”。 (2)唐朝:统治者实行 政策:尊道、礼佛、崇儒。

(3)随着佛、道的发展,开始挑战 正统地位,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宋朝的程朱理学

1、理学兴起的背景:

①北宋时期,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抨击佛道;

②魏晋以来三教合一,使儒学更为理性化,思辨化。

③北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

2、理学特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3、代表:北宋 )和南宋 4、主要思想: 二程 朱熹 核心思想 “ ”是万物的本原,理气论,“理”是万物的本先理后物; 原,先理后气; 天理和伦理道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天理就是 ,在人德的关系 来。 就是“天理”; 身上就是人性。 提出心性论,强调 。 认识论 ,贯通明理 更认为物指天理人伦,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 。 用心 爱心 专心

- 1 -

5、程朱理学的影响: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 。② 是宋朝理学集大成者,他的《四书

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③他的思想还远及日朝以及欧洲。在日朝甚至形成“ ”学派。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南宋)思想主张:把 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万物都在心中。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 就可以得到天理。

2、王阳明(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

(1)思想背景:明朝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思想主张:①更多吸收佛教禅宗思想——主张心即理,“ ”;

②认识论:主张通过“内心反省”,提出 和 的学说。

【合作探究】

1、 程朱与陆王思想的异同?

2、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

【达标反馈】

1、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3.明代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总体看来,“心学”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 2 -

内容包括①“心即理也”②“天地万物皆备于心”③“致良知”④“心外无理、理外无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有关新儒学——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继承和发展了孔孟学说,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流派

B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对\理\的来源的理解不同 C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D 陆王心学认为天理存于心中,是一种消极反动的思想 5.下列关于理学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宋的程颢、程颐二兄弟是理学的重要开创者 B.北宋的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

C.陆王心学是理学的组成并推动了理学的新发展 D.明代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巩固训练】

6、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 黄老之学 B 佛学 C 程朱理学 D 西学

7、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8、对宋明理学地位及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南宋以后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B 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的庞大的思想体系

C重视主观意志力,注重气节,品德,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

D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9、宋明理学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表现为①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④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知者加速】

10. 阅读下列材料:

用心 爱心 专心

- 3 -

材料一: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先生(程颢)生千四百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斯道觉斯民。

──(宋)程颐《明道先生墓表》

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土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三: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材料中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颢思想的实质体系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一说材料中的哲学观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此哲学观的根本性质是什么?

(3)据材料三,归纳材料主张的思想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理学”的历史影响?

【网络构建】

用心 爱心 专心 - 4 -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自学稿 的文档
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自学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95h753tiu6d7jm4l21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