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内,木材在造纸原料结构中的比重,已由1880年的10%上升到1970年的93%。现在世界上主要的造纸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芬兰等,几乎全部用木材纤维造纸。在一些森林覆盖率达到30%至70%的国家,每年用于制浆造纸的木材占原木总产量的30%至60%以上。如美国1974年制浆造纸用材达到1.8亿立方米,占采伐量的36%;瑞典占63.8%;芬兰占55.5%;日本是个木材进口国,1977年制浆用材为3400万立方米,占木材总消耗量的31.4%。分析数据表明,木材制浆造纸仍是造纸产业的主要模式。
在我国,由于建国后对纸业的属性认识不足,加上中国森林资源非常贫乏,当时百业待兴,经济建设需要木材的领域很多。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用木材造纸是浪费资源,用草类原料才最符合中国国情。到1958年则形成了“以草为主”的原料模式,1999年我国商品木材的消费量在1.43亿立方米左右,与1981年的7560万立方米相比年递增4%左右,将近翻了一番。木材的消费主要集中在3个行业,即建筑及装修业、家具制造和造纸业。其中,建筑装修业消耗3000 万立方米木材,占20.8%;家具业消耗2400万立方米,占16.7%;造纸业消耗5250万立方米,占37.2%。近年来,中国进口纸浆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以弥补国产纸浆的不足,具体进口情况如图2-1所示。
图2-1 2000年~2008年纸浆总消耗情况
由上图可见,我国的造纸行业对纸浆的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极易导致受国际市场纸浆价格波动的影响。2007年以来,由于国内纸品需求旺盛、国际能源和木材价格上涨等影响,中国纸浆进口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以针叶纸浆及阔叶纸浆为例,2007 年以美元报价全年涨幅为19.09%及15.42%,如考虑货币因素,欧洲市场以欧元报价的针叶浆及阔叶浆的涨幅分别为9.25%及4%,这使国内依赖进口原料的生产企业面临极大的成本压力。
造纸工业不合理的原料结构和规模结构以及较低的技术装备水平,决定了中国造纸工业的水、能源、物料的消耗较高并成为主要的污染源。就每吨浆纸综合能耗和综合水耗来看,国际上先进水平为每吨浆纸综合能耗0.9~1.2吨标煤,综合取水量35~50立方米,而中国除少数企业或部分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外,大部分企业吨浆纸综合能耗平均为1.38吨左右标煤,综合取水量平均处于103立方米左右的高位。
2、环境污染严重
造纸业在中国是重度污染行业,有人称,中国的造纸业是“用白纸染黑了河水”。几十年来,中国为造纸业越来越大的生产力付出了高昂的生态代价。据2006年中国环境年报公布的数据表明,造纸行业废水排放量为43.5亿吨,约占全国重点统计企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8.1%,COD排放量为182.2万吨,占全国重点统计企业COD排放总量的33.6%,均居统计行业的第一位。而且这只是监测到的数据,实际情况要更严重,中国造纸工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依然很大、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除了直接造成的环境污染外,损毁森林造成的间接生态破环也相当严重。森林资源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宝贵的木材资源和原材料来源,更重要的是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和减轻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功能。同时森林拥有大量的生物物种,是巨大的遗传资源库,其各种生物作用相互渗透,构成了自然生态的平衡。而在森林的上述功能和作用中,生态效益或间接效益要比其所提供的木材的直接效益大得多。据专家分析,一个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如果其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分布比较均匀,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就比较好,对促进农牧业生产和发展也就比较稳定。
2.1.3 中国造纸行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政府提出:发展我国造纸产业,必须坚持循环发展、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道路的要求,更好体现造纸产业循环经济的特点,推进清洁生产,节约资源,关闭落后草浆生产线,减少污染,贯彻可持续发展方针,进一步适应
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
在政策目标方面,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适度控制纸及纸板项目的建设,到2010年,纸及纸板新增产能2650万吨,淘汰现有落后产能650万吨,有效产能达到9000万吨。
在产业布局方面,确定长江以南是造纸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林纸一体化重点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利用本地木材的木浆项目。
在纤维原料方面,要合理利用非木浆,逐步形成以木纤维、废纸为主,非木纤维为辅的造纸原料结构。到2010年,木浆、废纸浆、非木浆的结构比例达到26%、56%、18%。
在技术发展方面,非木材原料制浆造纸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开发与研究,是技术装备研发的重点之一。造纸产业技术应向高水平、低消耗、少污染的方向发展。
在产品结构方面,要适应市场需求,形成多样化的纸及纸板产品结构,对消耗高、质量差的低档产品,加快升级换代步伐。
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中国造纸工业的吨产品平均取水量要由2005年的103立方米降到80立方米,减少22.3%;综合平均能耗(标煤)由2005年的1.38吨降至1.10吨,减少20.3%;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由2005年160万吨减到140万吨,减少12.5%。另外,2009年5月末,国务院又发布了《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造纸行业的污染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到2011年,COD减少10万吨、废水排放减少9亿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