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人教版高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1:48: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及教

学反思 (人教版高二)

第一部分:预习学案及答案(约900字) 第二部分:导学案设计(约3000字) 第三部分:课后检测及答案(约1700字) 第四部分:教学反思(约910字)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第一部分:预习学案及答案(约900字)

一、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请结合本文,查资料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成语“胸有成竹”现在的含义。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与可以书遗余()近语士大夫()蜩()腹蛇蚹() 兔起鹘()落袜材当萃()于子矣筼()筜()谷 笔砚()斤斧何曾赦()箨()龙剑拔出鞘() 烧笋()晚食畴()昔斫()轮 三、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2、以为口实() 3、投诸地而骂() 4、轮扁,斫轮者也,() 5、而读书者与() 四、熟读全文,疏通大意。 五、搜集文与可的资料,简介文与可

------------------------------------------------------------------------------------------------------------------------------------------------------------------------------------------------------------------------------------------------------------------ 参考答案:一、据有关史料说,文与可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可见,胸有成竹是与可穷尽毕生总结出来的绘画理论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略)

三、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遗:wèi赠送) 2、以为口实(口实:话柄) 3、投诸地而骂(诸之于,兼词)

4、轮扁,斫轮者也,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

5、而读书者与(与许可,同意) 四、熟读全文,疏通大意。(略) 五、搜集文与可的资料,简介文与可

文与可(1018-1079),姓文名同,北宋画家,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梓州梓潼(今四川梓潼县)人。《宋史》说他“以学名世,操韵高洁”。北宋名臣文彦博由衷地称赞这位青年才俊“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苏轼在《墨君堂记》中评价他说:“与可之为人也,端静而文,明哲而忠”。文同与苏轼为表兄弟。比苏轼大18岁善画山水,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文同告别了洋州山水,其后又被任命为湖州知州。第二年正月文同离京前往湖州赴任。据《宋史文苑传》记载:(文同)“至陈州(今河南淮阳县)宛丘驿,忽留不行,沐浴衣冠,正坐而卒。”享年六十二岁。

第二部分:导学案设计(约3000字)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张俊仙 邮编:721300电话:13152243369 E-mailzjx4889@163.com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讨论本文记人散文的结构内容,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2、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脉络,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文中阐发的“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道理。 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

1、感悟文章主旨,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2、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一、以诗引入,激发兴趣

苏东坡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古人颇得竹的灵气,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人教版高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9c6x4g0a902ra61x73m28mwx1483k01cz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