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施工总承包管理方 D.施工分包方
18、物资采购管理程序中,完成编制采购计划后下一步应进行的工作是( )。
A.进行采购合同谈判,签订采购合同 B.选择材料设备的采购单位
C.进行市场调查,选择合格的产品供应单位并建立名录 D.明确釆购产品的基本要求、采购分工和有关责任 19、当今时代进行信息管理的核心手段是( )。
A.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 B.委托咨询公司 C.设立信息管理部门 D.信息的分类
20、某土方工程于2010年10月签订施工合同,11月正式施工。合同约定,土方工程综合单价为75元/m3,按月结算,结算价按工程所在地当月土方工程价格指数进行调整;11月份计划工程量为5000m3,到月底检查时,经工程师确认的承包商实际完成工程量为4600 m3;2010年10月签约时土方工程的价格指数为100,11月份的价格指数为108。(1)该工程1 1月份的费用偏差(CV)为( )万元。
A.-0.24 B.-2.76 C.-3 D.-6
21、下列关于施工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说明,正确的是( )。
A.施工总承包模式如果采用费率招标,对投资控制有利 B.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业主方招标和合同管理的工作量较小 C.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一般要等到施工图全部设计完成才能进行招标 D.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有利于压缩工期
22、先由建设单位和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整个建设项目和总承包项目进行质量控制系统设计,再由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进行责任范围内的质量控制系统设计,是依( )建立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A. 分层次规划的原则 B. 总目标分解的原则 C. 质量责任制的原则 D. 系统有效性的原则
23、施工合同的实施中,应由( )对各工程小组进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交底。
A.施工员 B.项目技术负责人 C.项目经理 D.施工企业负责人
24、当业主方和承包商发生利益冲突或矛盾时,应坚持的原则是( )。
A.最大限度的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B.最大限度的维护承包商的合法权益
C.在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时,不损害承包商的合法权益 D.在不损害业主的合法权益时,维护承包商的合法权益 25、主要反映工序产品的质量特征和特性指标的是( )。
A. 工序施工条件 B. 工序施工效果 C. 工序施工过程 D. 工序施工验收
26、根据《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QJ/T121-2015,直接法绘制时标网络计划的下一步工作是( )。
A.将起点节点定位在时标计划表的起始刻度线上 B.绘制标时网络计划
C.计算各工作的最早时间 D.确定各节点的位置号
27、建设项目总承包的核心意义在于( )。
A.合同总价包干降低成本 B.总承包方负责“交钥匙” C.设计与施工的责任明确 D.为项目建设增值
28、某地面工程合同约定的本月计划完成工作量5000m3,计划单价20元/m3。到月底检查时,确认的承包商实际完成工作量4600m3,实际单价25元/m3,则该工程的费用绩效指数(CPI)为( )。
A.0.8 B.0.92 C.1.09 D.1.25
29、针对承包的工程任务,合同跟踪以( )等方面为对象。
A.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数量、工程成本 B.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 C.工程质量、工程数量、工程成本
D.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环境、工程成本
30、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发包人的责任进行分析时,主要分析其( )。
A.报批责任 B.监督责任 C.合作责任 D.组织责任
31、关于业主方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业主方的进度目标指项目交付使用的时间目标
B.业主方的投资目标指项目的施工成本目标 C.投资控制是业主方项目管理任务中最重要的任务 D.业主方项目管理任务不包括设计阶段的信息管理
32、针对设计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方案一般应委托( )提出。
A.原设计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第三方监测机构
33、某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A有两项紧后工作B和C,工作B和工作C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3天和第15天,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9天和第21天;工作A与工作B和工作C的间隔时间分别为0天和2天。如果工作A实际进度拖延7天,则( )。
A.对工期没有影响 B.总工期延长2天 C.总工期延长3天 D.总工期延长1天
3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就是自项目开始到完成,通过( )使项目目标得以实现。
A、项目策划和项目组织 B、项目控制和项目协调 C、项目组织和项目控制 D、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
35、已知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自由时差为3天,总时差为5天。该工作的实际进度拖后,且影响总工期1天。在其他工作均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工作M的实际进度拖后( )天。
A.3 B.4 C.5 D.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