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素芭(定)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5 16:48: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素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外貌描写(画眼睛)欣赏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导入:

在有关“人物”这个单元中,我们刚刚认识了一位俄罗斯少女娜塔莎,下面我们再来结识一个印度女孩素芭。 一、检查预习

同学们预习过课文了,下面请大家试用两个字概括小说写了与素芭相关的哪些方面内容?

(学生举例,教师板)

(素芭的:一、父母、外貌、眼睛,二、村庄、河流、语言、自然,三、朋友,四、初恋,五、婚姻,六、命运) 二、熟悉情节

能否连缀词语简介小说内容。

明确:素芭是个哑巴,她不会说话,但她却有一双美丽动人的大眼睛。素芭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村子,素芭没有朋友,只有两头牛、一头山羊和一只小猫陪伴她。古赛家的小儿子是唯一一个愿意理睬素芭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大,素芭越来越了解自己的窘境。父母在村人的逼迫下,将素芭嫁给了加尔各达城的一份人家。与其说是嫁,不如说是骗了一份人家。新郎家事先完全不知道新娘是哑巴,而自私的素芭父母,为了保住自己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竟狠心的将素芭留在了外乡。 三、重点研读

如果要在这些词语中找一个最能够概括素芭形象的关键词,你们会找哪个?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眼睛、语言、婚姻、命运

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一)要求学生找出描写眼神的词语、句子或语段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与人物心灵的关系

1、 美丽、聪颖(点评)

2、 心灵的映照流露、情感丰富细腻、性情庄严、静谧孤寂、心灵丰富深沉(品读)

3、 与万籁相通(点评)

4、 与动物为友(点评)

5、 丰富的心灵、微妙的心理、想象的世界(点评)

6、 情愫的觉醒(点评)

7、 恐惧和无奈(点评)

8、 受伤和绝望的心灵(点评)

9、 离别的痛苦(点评)

10、 不能主宰的痛苦(体验)

11、 无法言说的孤单和凄凉

(二)总结:我们从素芭的眼睛里看到了怎样的心灵世界?清澈的眼睛、善良的人性、清纯的人格、丰富的情感、敏感的心灵、痛苦的人生、孤独的心灵、静美的气质(教师择要板书: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五、眼睛是世界的映像

(一)我们通过眼睛进入素芭的心灵,素芭通过什么沟通世界?是眼睛还是语言?(眼睛语汇)

(二)素芭的世界主要有哪些东西构成?苏芭与他们的联系又没有差别?请寻找一些词语表达这种差别

1、与自然 契合(朗读)

2、与动物 沟通(关键词筛选)

3、与伙伴 熟悉(举例)

4、与家人 交往(关键词举例)

5、与丈夫 隔膜(关键词举例)

(三)总结:眼睛也是素芭的语言—观察世界、倾听世界、感受世界、表达世界素芭眼睛的阴晴也是世界的映像(板书)

六、眼睛是命运的缩影

(一)这些亲疏远近的差别,在素芭的眼睛里是怎样显示的?

契合:自然的响声、语言和运动,就是姑娘的语言

沟通:爱抚的目光注视,不定时的探看

熟悉:凝视和设想,令人怜悯的目光望着猎人

交往:盯着父亲哭泣,在母亲前大把眼泪

隔膜:观察四周,没有获得语言

(二)这些亲疏远近的差别,说明素芭的命运如何?你能总结素芭悲苦命运的几个特点吗?仿下面句子概括

1、上帝赋予她美目,却剥夺她的善言

2、上帝给与她整个自然,却断送了仅有的友情

3、上帝给了她略有悲悯的父亲,却给了她不通人情的母亲

4、上帝给了她心灵相契的自然,又把她抛弃在遥远的异乡

5、上帝给了她临时的丈夫,又给了她永远的孤独

6、上帝给了她美丽的心灵,却给了她苦难的命运

(三)总结:最美丽的心灵最凄苦的命运,全部映现在素芭的眼睛中所以说素芭的眼睛也是命运的投影(板书眼睛是命运的缩影)

七、眼睛是人物的亮点

1、 我们通过眼睛,感动于素芭的心灵,感受到素芭的世界,感喟于素芭的命运作者为什么多次写到素芭的眼睛?(素芭是美丽的哑女,只好写她的眼睛)

2、速读“贴着人物写” ,理解其含义:根据人物的生活逻辑素芭是哑女,所以侧重眼睛眼睛是沟通世界的通道,所以侧重心理描写鲁迅的名言:要用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征,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达?芬奇也说:“眼睛叫做心灵的窗子” 八、合作探讨小说的结尾

1、小说的结尾素芭被逼远嫁他乡,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素芭反而顺利地通过了“考官们”的检验。但是没过多久,婆家就发现她是个哑巴。此后,素芭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你是怎样理解小说的结尾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

对小说结尾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一是素芭被她的丈夫理解接纳,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是一大团圆的结局;二是写她的丈夫抛弃了她,另娶新娘,轻松的笔调背后是深深的悲剧意味。 到底哪种理解更准确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问问泰戈尔,他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时代背景介绍:

在印度,有94%的人口信奉印度教与回教,而这两种宗教都歧视女性。根据印度教的教义,一个人死前必需由儿子施以临终仪式,灵魂才能得救,而且儿子继承家产,有扶养父母的义务,於是父母千方百计的想生男孩,女孩先天就受歧视。 不仅如此,大约西元前750年写成的印度教经典中规定,女子在世间唯一的神就是她们的丈夫,她们唯一的工作就是顺服丈夫,讨丈夫欢心,不论他有任何缺陷。这种思想,深入民间,女性从小就被灌输将来做个贤妻良母。

在印度,婚姻是许多女子的隐痛,因为印度盛行嫁妆,女子出嫁,如果没有体面的妆奁,易受夫家凌虐。而且嫁妆不是结婚时一次付清,夫家在婚后多年还会不断需索,脚踏车,机车,电视或者洗衣机,妻子因为父母无力负担,而被夫家浇上汽油活活烧死的新闻,屡见不鲜。父母为了女儿的幸福,不得不勉力营治,女儿於是成为家庭的包袱。

事实上,印度人的婚姻多半由父母安排。而相亲是女性一生之中极为羞辱的一刻,男方和他的家长应邀到女方家中。女方盛装以待,用丰盛的食物款待男方,女方的家长免不了要夸耀女儿的手艺,例如强调菜肴都是女儿亲手做的,然后才把女儿带出来让对方打量。倘若对方满意,双方的父母就开始讨论嫁妆。如果男方的条件好,比方是公务员,嫁妆就要多一些。反之,如果女方的条件好,譬如受过高中教育,嫁妆就可以少一些。如果谈不拢,整个相亲的过程就得重来一次。对女子而言,不论因为她外貌平庸,或是她的父亲筹不出男方要求的嫁资而遭到拒绝,都是极大的创痛。

八、领会小说的主旨

通过塑造这么一个美丽善良却命运悲惨的哑女素芭的形象,要表达怎样的主题呢? 主题归纳:

素芭是一个美丽聪慧、心地善良的哑女,他“有一双长长睫毛掩藏这的大黑眼睛”,有着纯真清澈的心灵,但由于自身的缺陷和世俗的偏见,却只能独享孤独和寂寞,最后被父母骗嫁到远方,最终被抛弃。作者通过对素芭遭遇和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素芭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对世俗的不满情绪。

3、引申:通过这篇课文的欣赏,我们也可以提出一个概念“贴着人物读”:根据人物的特点,根据作家的写法,欣赏人物的形象,——通过外貌描写理解小说人物

板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睛是世界的映像

眼睛是命运的投影

眼睛是人物的亮点

教学反思:

重点分析人物眼睛时,可以分析出内容的层次,眼睛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写?它反映出了什么?由此归纳出眼睛可以看出的四个方面。得出怎样贴着人物写,探究塑造人物的主题内涵。

搜索更多关于: 素芭(定) 的文档
素芭(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9dsi07mdz3pit886asl2xn8u9whjn0047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